吴三桂这样心狠手辣果断决绝之人,他要么能带着吴氏一支在中军重新掌握兵权而复兴。
要么……
“不是大成,便是大败,且看他运气如何。”吴襄心道。
长子与三子默默跟了上去,老二要凭心狠手辣在中军立足,他们便陪同家眷去南都蛰伏。
这样,吴家才能将风险分开各自承担,保证有一支出了事另外两房还能保存香火。
而且,他们的确被吴三桂的狠辣吓坏了。
以前吴三桂可没这么狠毒过,战场屠杀俘虏这种事,骄傲的选锋营指挥使还不屑于去做。
走出很远,吴襄眯着眼睛看着火光摇曳之中的班弟夫妇。
要找个机会,斩草除根!
吴三凤忽道:“父亲,咱们家是王子腾拔擢起来的,这次恐怕要彻底得罪他。”
吴襄不语,人都说王子腾完了,他不信。
这次去南都,他不得不将吴三桂以投名状投入中军大营之事全数推在这个次子身上,从此后,吴家真分裂了。
天色初亮,祖大寿押着俘虏赶赴平山大营。
赶到时,祖大寿回头目视吴三桂。
选锋营已经在大营了。
但吴三桂的心腹一个都没看到,那要不是被袁崇焕先杀了便一定是被武烈清理出禁军队列。
吴三桂浑不在意。
他自己的前程,自己再一刀一枪去打。
一时见了李征,祖大寿不敢隐瞒,将此次战斗一一详述。
班底夫妇泣不成声。
李征高坐案后,很不高兴地叱责道:“我以你夫妇二人为建奴忠臣孝子,何故你二人如此欺我!敖汉部精锐尸骨无存,罪不在吴三桂,而全在你夫妇二人。我以汝为好人,汝旦夕图我,何足为英雄好汉?”
吴三桂抱着兜鏊匍匐帐内,该做的他都做了,能否留在中军只能靠运气。
李征瞩目两眼道:“此战功归你,若人指责,叫他们来找我。你之意我知道,你要在战场一刀一枪再拼杀个前程,好事。锦州之战你有大罪,孤暂不予追究,你即可带领选锋营,押着这些忘恩负义之人赶赴沈阳,有骑兵营两个营你去带,带的好,三年五年你做都指挥使,做不好就在指挥使职位再去打磨。”
吴三桂大喜,起身穿戴好兜鏊,出门便在大纛之下待命,绝不去与老部队走近。
这是个极聪明的人,他知道自己会付出什么。
但他更知道自己回获得什么。
区区骂名,年轻的吴三桂毫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