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一章 这种骑兵你见过么?(1 / 2)面包不如馒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们要这种饭盒,越多越好。”李问剑找李征直接要。

她担心铠甲没那么多,有这种餐盘她认为都能提高不少战斗力了。

李征吃口卤蛋,就看着那干干净净的餐盘,都为这些人心酸。

作为老将,李问剑当然知道用有盖子分两层的饭盒更好,可肃藩习惯了不伸手问朝廷要军资,但凡有大家都有的,他们总只能拿到最差的。

若非内帑经常供应,这些长年累月与鞑靼人,与瓦剌人,乃至于黑衣大食后裔打了上百年的好汉们只怕饿都饿死了。

“有铠甲,要这种当胸甲没必要。”李征也不忍使之失望,于是道,“让河西营后面的部队传信——不,调令满桂到平凉府,以巡抚兼都指挥使总督宁夏卫、平凉府;令熊廷弼挥师东进,到河南府来押运物资,肃藩物资叫他们送过去。”

“大王之意要调动林丹?”孙承宗一听就明白了。

“要调动他,鞑靼人不动,我们去打他。他若担心青海彻底为我军所有,则必南下攻击金城陇西一带为土默特部解围。”李征道,“若如此,察合台也会有所动作,肃藩大军要尽快完整整编,这种铁质餐盘给你们配十万,与军资一起送回去。”

李持剑笑道:“有这个其实已经够用了。”

“宁可用一万斤钢铁去换一个士兵,也不能用一条命去换一支火铳,传统该改一改了!”李征道,“不过你们要留下,令老族公出山罢,我们肃藩男儿没有一个不会打仗的,嘉峪关与察合台对抗交给他,扫平土默特部交给熊廷弼。”

李问剑一琢磨也提出建议。

既如此,可大张旗鼓,同时隐藏中军行踪。

“你们没有来,我中军须隐藏踪迹以突其不备,如今河西营业在我手里了,没必要藏着。”李征让红娘子立即写军令,口中道,“令榆林贺人龙高迎祥延绥镇整军备战,告诉他们,我辎重上去之后,他们要配合大同方向,作为此次北伐西路军向漠南东套地区(内蒙鄂托克旗地区区域)进军。”

孙承宗对比他也没见过的精密地图,自然看得出如此一来榆林便有些危险。

可中军北上,榆林用不着留着反击后手,只需要留够防守的部队就行了。

如此则与大同两路一起向漠南诸部施压,迫使他们不得不考虑西进青海湖还是北逃。

“令宣大卢象升整编军队,留下依托长城防守的,其余全部做好北伐漠北准备,密令他不必为北伐军需困扰,我中军到达,自然有足够他十万大军百万民众所需之粮草器械。”李征说着提醒孙承宗,“孙督帅要设法做好卢象升思想工作,叫他休要以军需不足,惹我军法无情。”

孙承宗一想这个简单,淮泗督帅所部供应充足,卢象升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令陕西镇赵率教在满桂到达之后立即交割防雾,以陕西镇进军、卫戍军一部北上宁夏卫(银川),怎么打那是他的事,他的任务就一个,堵住林丹汗与鞑靼人南下经陕西西部进入青海湖区域之路。”李征指着西路。

肃藩那边,李问剑李持剑的父亲、镇国将军李绍也是年少从军的老兵,半辈子把赤胆忠心都写在了河西走廊,他有的是威望与才能镇压三军。

故此李征责令:“老族公呆在王城,看着一堆死人牌位有什么意义?死敌就在面前,让他不敢顾虑那么多,立即以肃藩王命旗牌节制九营兵马、屯田军,嘉峪关不容有失。”

又责令孙承宗:“孙督帅不要顾虑淮泗,我出发前给禁军光火炮留了五千门,弹药全掌握在御马监三营手中,哪个逆贼敢造次?你要与山东袁太傅密切合作,自徐州到保定府乃至北都军情你都要过问,我们在漠南北伐,关外建奴不会闲看着,要防备他们与倭寇勾结,以袭扰我东部地区换届鞑靼人压力。”

孙承宗算了又算,既如此,他手里即将拥有十二万套铠甲,那便不用留着那么多军卒,遂道:“老臣可再调拨三万步兵,便是不能作战,也可打着中军旗号迷惑林丹。”

“这是好办法,”李征赞许,与李问剑道,“姑祖母带着九营旗号么?打出去肃藩郡主旗号,要大张旗鼓向大同进军,要让林丹乃至整个漠南漠北知道,我军将全力北伐,横扫草原。”

如此一来,林丹汗只能要么向北逃窜,要么迅速以青海湖为跳板南下与乌斯藏结合。

李问剑便要去执行。

“不忙,打出去旗号便是,你们都要留在中军,我计划于贺兰山西侧等待林丹南下,如此可最大限度杀伤鞑靼人抵抗力量。”李征指着地图道,“具体规划暂且没做,绿珠,你介绍一下大概部署。”

绿珠打开笔记本,对照上面的记录,在扯力克汗探索出来的路上点在了一个地方。

黄峡口。

贺兰山西部、后世阿拉善左旗东南部,鞑靼人西进南下的必经之路口。

但战争预设地点并不在黄峡口,而是在黄峡口西南、长流水(宁夏灵武白土岗)大片区域。

这个区域很恶心,东面是贺兰山,西边是大片沙漠,北面沙漠与黄峡口相距不到数里、难免长流水往西到沙漠边缘有十余里,形成了一个近乎等边三角形的区域。

在这个地方设伏很危险,要布置口袋阵就必须在北面通往西套的缺口处布置重兵,若不然鞑靼人后续部队从北面来增援,我军反倒成了被两面夹击之势。

“初步计划是,新兵占据贺兰山建立东线阵地,防止林丹汗进山;骠骑营、河西营进入沙漠,堵截追杀逃窜沙漠之敌;南线以车骑营结合阵地封锁鞑靼人南下道路,北部以中军亲卫营、神机营、新兵炮兵部队主攻,并封锁鞑靼余部自北方南下增援之路。”绿珠对照地图,将小红旗扎在预设位置。

尤世威尤世禄也在,他们看看各自要所处的位置,均都很担忧。

三大营加亲卫营、河西营以及新兵营,总数也才五万人不到,要对付林丹汗与却图汗联军至少十二万人,还要围歼,这人数可不够。

孙承宗便提出质疑:“若要以鞑靼人进入埋伏圈为伏击时机,留给我军之构造阵地时候太少了。而要伏击,则必然不能提前构筑阵地。如此一来,若想两全其美,非十万人不可。”

“要那么多人干什么?”绿珠道,“大王以辎重部队,可以在我军形成包围圈之后,于后方迅速筑造阵地。”

“差点忘了这个了。”三个大营老将一起拍了下额头,贺虎臣道,“这个辎重部队极为可怖,他们在我们眼皮底下,一夜之间便搭建一座流民营,地面还是夯实的。”

“还有我军配备的钢铁管子,配合大盾牌,只要半个时辰便可构筑出一条临时长城!”绿珠道,“连日来亲卫营已经试验过,亲卫营才三千余人,凭这些竟然能在稍加训练之后,半个时辰之内搭建出高一丈、宽一丈、长达百丈的钢铁临时长城,再以准备好的沙袋填充,便是火炮也打不穿。”

众人不信。

那便让他们亲眼看到。

亲卫营立即投入试验,以脚手架加大片钢板,果然在半个时辰内,顺利搭建出一条绿珠所说的标准钢铁长城。

而且,马彧还给了个建议,既然钢板那么多,便在长城之上搭建两层,最上面设置一排火炮,下面再设置一排火炮。

长城外面是长达一丈、根本用不完的钢枪,再加上躲在钢板后面从小孔射击的弓弩手与火铳兵,敌人很难急切间靠近,更别说打进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