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个三国粉丝的来信(2 / 2)面包不如馒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那两人哈哈一笑,脱下头上的帽子,只见金钱鼠尾两根,前面的头皮油光锃亮,是习惯性抹了貉子油的头皮。

李言大怒,当即要拔剑。

那两人齐声喝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哪里来的两国,我大虞继承大明法统,自继承白山黑水。自努尔哈赤至黄台吉者,不过是两个夜郎自大图谋不轨家贼。宰了。”李征喝令。

那两人万万没想到他真敢下毒手,一时眼看铁甲军冲出门来,连忙都摆手叫道:“且慢——大清皇帝使者已到南都,我等都是使团之人。”

李征此刻心中早明白了黄台吉之意,一时不由大喜,哪里还愿跟这两个明显是汉人的包衣奴才废话,拔剑向前一点,便宰了这两个奴才。

李言惋惜道:“应该多问些消息。”

“没什么好问的,这是两个投降建奴的军卒。”李征一剑斩下两人右手食指踢给李言。

李言蹲下去一看,这是长期拉弓的手,而官话能说的颇为流利的建奴,那只能是投降建奴的奴才。

李征从血泊中捡起那封书信,正要拆开看,李言慌忙劝阻:“大王何不拿去宫里?”

“最简单的离间计,有什么好避讳。”李征好笑。

拆开牛皮包着的信封一看,李征不由哈哈一笑。

李言凑过去一看,只见一张白纸上涂涂抹抹,大约只看出“仰慕已久”之类的扯淡话。

他也一排脑壳气得直笑:“人言建奴打仗就靠着一本《三国志通俗演义》,这贼酋还真就试图与我们玩‘曹操抹书间韩遂’那一招?”

可不就是曹孟德离间韩文约与马孟起那一招么。

李征心下一想,当即拿着书信直奔皇宫。

宫里,皇帝正在见黄台吉派来的使者。

这个却不是汉人,但也不是什么历史上黄台吉身边的名人。

李征进了奉天门,便知道那人名字。

边角料!

“皇爷气得不轻,按说事已至此,建奴派遣使者来朝,咱们大虞也并不为难,毕竟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王承恩迎着,怒容满面骂道,“可这次这些狗贼竟大言不惭,说什么大虞气数已到了江南,该让出北都给他们。”

李征问:“二圣作何反应?”

“自然是怒斥不已。”王承恩道。

“怒斥有什么用,这掳掠成性的蛮夷,他们只配听大炮。”李征拔剑在手,几个箭步蹿上月台,大步闯入文华殿。

二圣都在。

内阁周延儒与温体仁也在,贾政这个左通政也在。

还有一个李征不认识,猜测应该是兵部尚书杨鹤。

几人之外,六七个金钱鼠尾站在当地,看着似乎彬彬有礼。

李征持剑而来,周延儒慌忙喝道:“武烈王要做什么?”

“与这些蛮夷讲什么礼!”李征闯进门,迎面先一剑,话音未落宰了一个,又复一剑,又宰了一个。

剩下几个慌忙跳起来,背靠背站在一起,异口同声喝道:“两国交战……”

“天下唯有一个皇朝,便是大虞皇朝;天下唯有一朝天子,便是大虞天子。黄台吉只不过掳掠成性一马匪头子,他也配祭祀白山黑水而称帝,你这种蛮夷奴才也配称天子下臣?”李征仗剑嘲笑。

一人忙要辩解驳斥,李征趁机往前一扎,又意见,这次却斩断了两人咽喉,殷红的热血喷了一地。

再剩下两个倒退着要向二圣靠去,殿前金瓜武士奋力打去,一个闪身避让,另一个才刚蹲下,李征又是一剑宰了他。

二圣并未阻拦,其他人没敢阻拦。

等李征收起剑,温体仁无奈道:“大王,总要听听他们说什么,只听一个建奴要北都便宰了他们,也不利于大王北伐啊。”

“一群蛮夷,听他们的还不如我们自己判断。”李征将长剑扔给曹化淳,拿出“密信”双手呈上,与二圣笑道,“黄台吉这不学无术的,竟要跟我们玩曹操抹书间韩遂那套,两个他的奴才早被我宰了。”

太上皇忍俊不禁,使了个眼色,李征道:“何必与他们玩心眼,此番我粮草充足,兵甲锋锐,正要与之决战于山海关外。如今留下这一个奴才,且叫他回去告诉建奴,锦州抚远一线,正好给黄台吉做埋骨之地,叫他好生等着,不着急送死。”

那使者才要冷笑,李征斜视着他:“你这等好奴才不怕死,但若我在你头皮上刻下‘哲哲之夜壶’、‘布木布泰之马桶子’,你瞧黄台吉怎么看你?”

那人羞怒大叫,道:“南国之王,怎可如此粗鄙荒唐?”

“我塞北一村夫,你关外一蛮夷,我与你讲的什么礼义廉耻,你懂这个?”李征宽慰道,“你只需要闭上嘴巴,睁开眼睛,打开耳朵,记着回去告诉黄台吉,他死定了。”

那人只是使者护卫,然使者已经被宰了,他只好忍辱负重,发狠道:“本使必当回禀我大清皇帝,今日之事,天下必然得知,倒要看武烈王做什么解释。”

“陛下不必与这种蠢货发怒,”李征拦住要发作怒气的皇帝,好笑道,“黄台吉自称大清皇帝,他便是白山黑水之主?这小子写了离间信,无非是要使我大虞君臣同僚彼此相互质疑罢了,既不上当,那便北伐。”

说罢又小道:“臣倒希望黄台吉铸造了玉玺,祷告过天地。待沈阳中卫化作火海,什么哲哲、布木布泰为囚车之中一对女囚,那玉玺也好金印也罢,反倒成皇朝之威慑、万国之笑柄。”

使者哼一声,愤然拱手道:“既国书已送到,而南国皇帝不愿交还大明之国都,那便只好战场上刀兵相见,本使不便久留,这便告辞。”

说来也好笑,自大虞皇朝立国以来,凡建奴举兵造反,必自称为大明报仇。

前年黄台吉立国大清,据说便祷告上天曰:“只待恢复大明山河,臣自当返回盛京,解甲归田奉养子孙。”

这就搞笑了,皇朝始终没理睬过,如今还成了精、跑到南都来开这种玩笑。

李征要来长剑,斩下那几具尸体人头,叮嘱那使者护卫:“你只要把他们头带回,尸体便不管了。”

护卫怒极而去,李征当即请旨:“陛下,可以出兵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