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打工仔的逆袭(中)
第二天清晨,李光明比往常起得更早。
他带著笔记本来到校园的梧桐树下,借著晨光认真研读。
路过的张教授看到这一幕,欣慰地笑了。
回到宿舍,李光明迫不及待地翻看笔记。
他发现王梅不仅整理了考试重点,还在每个章节后面附上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比如在逻辑推理部分,她用红笔標註:“这类题要先找关键词,排除干扰项。”而在申论范文旁,她细致地批註了得分点和写作技巧。
绥寧县產业园,“遂州市华瑞五金厂”迎来了新一批华威公司的手机配件定单。
华瑞五金厂的厂长李有才只是一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他的创业经歷在当地颇为传奇。
七年前,李有才高中肆业就背上行囊,离开了家乡,开始了他的南下打工之旅。
那时,李有才的二姐李芳已经在粤省中三的一家製衣厂干了几年,她听说年底工厂缺人,招工可能比平时容易些。
於是,李有才瞒著家里人,决定赶在春节前出门。
家人虽然不舍,但也理解李有才的选择。
母亲和奶奶流著泪把李有才送上了车,她们的身影渐渐模糊,而他则怀揣著期待和忐忑,踏上了南下的旅程。
就这样从来没有出过县城的李有才,先是乘坐汽车到遂州,再从遂州搭火车到粤省。
旅途上的李有才是充满了陌生和新奇,心里不安又兴奋。
到了粤省羊城火车站,李有才和一起出发的本家哥哥李有利各奔东西。
李有利去东官市的桥头镇,而李有才的目的地则是中三东升镇。
李有才站在羊城火车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望著陌生的城市景象,心跳加速。
他的手里紧紧攥著写有二姐李芳工厂地址的纸条,生怕弄丟。
走出火车站,扑面而来的是潮湿闷热的空气和此起彼伏的粤语吆喝声,让他一时不知所措。
在好心路人的指引下,他坐上了开往中三的长途大巴。
车窗外的景色从高楼林立的都市逐渐变成厂房密布的工业区,李有才的眼睛一刻不停地记录著这些新鲜画面。
三个小时后,当大巴驶入东升镇汽车站时,他看到了早已等候多时的二姐。
“怎么瘦了这么多?”李芳心疼地接过弟弟的行李。
李有才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一路上的泡麵確实吃得他有些反胃。
坐在二姐李芳的三轮电动车后座,穿行在狭窄的厂区巷道里,他闻到了机油和金属混合的独特气味,耳边是此起彼伏的机器轰鸣声。
“姐,这是你的电动车吗?”李有才感觉这电动车真是方便,比家里的三轮脚踏车可快多了。
李芳拢了拢头髮,回头笑著道:“我可捨不得买这玩意儿,这辆'燕山牌'电动车需要四千多块钱呢!
不过,贵是贵了点儿,拉人拉货可真是方便。
这是我们厂仓库的,我借来使使……”
李芳所在的“金利来”製衣厂比想像中要简陋许多。
厂里没有自己的工人宿舍,二姐李芳在厂外租了一间小房子,这让李有才初到中山就不至於四处流浪。
李芳只是厂里的一名普通剪线员,手头没多少资源帮李有才找工作,不过她给李有才买了辆旧单车,帮他安顿下来。
东升镇有不少遂州的老乡,李有才好几位初中同学也在附近工厂打工。
於是每天,李有才就骑著单车在工业区穿梭,挨家挨户地问是否招工。
那时虽然是年末,工厂工人流失多,但也並没有李有才想像的那么容易,年关將近,反而陆续有工厂开始放假。
人生第一次在异乡过年,李有才心中不免寂寞,好在二姐李芳的工厂里有不少老乡。
每到下班时间,这些老乡们便聚集在李芳的租房里閒聊。
到了除夕,李芳还买了一个小煤油炉,几个人围在炉子边煮火锅,假装一派年味浓郁的模样。
饭后,大家成群结队地去镇上转悠,游公园、溜冰,倒也打发了那个孤寂的春节。
过完年,工厂终於开始招工,李有才不知疲倦地四处寻找。
然而求职之路並不顺利,好几次投了简歷,操作面试时因紧张手忙脚乱。
有次进了一家五金厂,厂长是皖省老乡,然而因操作不熟练,被面试官以“熟练度不足”为由婉拒。
李有才一个人站在工厂门口,心里满是失落和惆悵,却又不甘心。
最后死马当活马医,跑去求保安帮忙求情。
那位湘省保安大哥不知是被李有才打动,还是心生同情,竟真的跑去和主管打了声招呼。
於是,在保安大哥的帮助下,李有才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厂工作。
五金厂的工作比想像中辛苦百倍。李有才被分配到衝压车间,每天要站在轰鸣的机器旁重复上千次相同的动作。
不到一周,他的手掌就磨出了血泡,右耳因长期噪音出现了耳鸣症状。
但每当想放弃时,他就会想起临行前母亲塞在行李袋里的那罐醃辣椒。
三个月后,李有才因为头脑灵活,手下的活儿也不慢,操作速度已经超过许多老员工。
这个五金厂不包食宿,李有才白天骑车上班,晚上回到租房。
二姐李芳就在出租屋里等他回来吃饭,虽然伙食简单,却有一种家乡的温暖。
厂里因为订单多,忙的时候两班倒,李有才也从杂工慢慢转为衝压工,甚至还得到了一个“优秀员工”的奖项。
老板时常在加班时提供免费宵夜,有时还能吃到烧烤。
虽然生活清苦,但也有盼头,每月发的工资除了寄一部分回家,剩下的便存在银行里。
那段时间是珠三角製造业的黄金时期,工厂开足马力日夜不休。
不久后,李有才很快从杂工转正,每天在冲床前干活,沉浸在机械的嗡嗡声中。
工作之外的閒暇时间,李有才喜欢翻些书,琢磨如何学点管理知识。
偶尔放假,便和二姐李芳、老乡们骑单车去附近的镇上转悠,探索新鲜的街景。
最远一次,李有才他们从小欖镇骑到沙溪,再从沙溪回到东升镇,整整一天的骑行,虽累却也快活。
同行的几个女孩子轮流坐在李有才车后座,有说有笑,那时的日子也算温馨美好。
李有才刚来东升镇时,二姐李芳的一位工友——个性开朗的“胖妹”对他颇有好感。
然而李有才那时心思单纯,沉迷於工作和赚钱的目標,並未理解她的心意。
胖妹与二姐是同事,关係亲密。
李芳偶尔开玩笑暗示李有才,胖妹对他“有意思”,可李有才仍是一脸茫然。
还有一位来自鄂省的女孩琳子,有次李有才骑单车载著她,她悄悄地靠在他的后背,那时只觉得有些不自在,完全没想到她的小心思。
二姐李芳偶尔笑李有才说:“你呀,真是个呆子。”
李有才在五金厂的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