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模拟外军”!!!
集训终于结束。
整整3个月,刘小涛终于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38个课目的训练,并且获得5个第一。
而刘勇受伤却精神不倒,同样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全部的课目训练。
刘小涛和刘勇成为唯一坚持到最后的外籍队员,也是仅有的获得“荣誉军人”勋章的外籍队员。
委拉陆军院校司令诺加斯在迎风飘扬的“兔子”旗下授予刘小涛“荣誉军人”勋章时说:“山姆大叔走了,意呆利面条走了,倭寇……你们,'兔子'不起!我为'兔子'表现出来的毅力和勇气感到骄傲!”
正当刘小涛携带荣誉归来后,不久之后,黑豹特种侦察大队正式改称为西南大区黑豹特种作战大队。
而从东北大区调来的刘武上校就任黑豹特种大队大队长。
从总部某部空降而来的雷克朋中校就任黑豹特种大队副大队长,大队刘武还兼任西南大区情报副主官。
原副大队长何秋兼任黑豹特种作战大队参谋长。
集训归来的就刘小涛以及被“黑豹”大队长刘武同样挖来的刘勇,奉命负责组建全军第一支“模拟外军中队”。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长期以来,'兔子'的训练,往往是在“敌”我双方战术思想、作战原则、战术手段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进行的。
这种对抗模式,无法适应未来战场战胜对手的需要,探索实兵对抗训练的新途径已经摆在'兔子'面前。
外军模拟部队,又叫模拟蓝军部队,其主要任务是与轮流来训练中心演习的部队进行实兵对抗;
运用实车、实炮和现代化电子、以及外军先进装备模拟器材,为部队提供近似实战的战场环境;检验考核部队合同战术训练水平。
组建这样的蓝军部队目的就是成为“磨刀石”,与红军部队实施有效的对抗演练,使红军部队尝试到与多国部队交战的滋味。
大队长刘武很重视“模拟中队”分组建与训练情况,几乎是天天盯着他们。
刘小涛他们模拟中队的班排编制严格按外军的编制序列,训练也严格按照外军的条令、训练大纲进行,甚至就餐都使用西餐餐具。
在对抗训练中,还努力体现、运用外军作战原则和战术手段。
由于红军、蓝军双方是在互不了解对方兵力部署、作战手段和战术意图下进行较量,从而使战术训练由单方面合同演练转变为逼真的实兵对抗,改变了我军以往演习中总是红军百战百胜的模式。
年底,“黑豹”大队开始正式打造“蓝军”中队。
他们把培养一支凶残、狡悍、善变、心狠手辣、形神兼备的“蓝军”部队作为首要解决的课题,逼着“红军”在受挫中找差距,在失利中求振作。
经过将近一年的打造,一支由装甲、陆航、炮兵、电子对抗和特种作战等精锐部队组成的合成“蓝军部队”亮相基地演习场。
他们不仅在作战思想、战法运用与扮演的对象相似,就连外观打扮也真假难分,官兵都要熟记20万字的“蓝军部队”作战“秘笈。
大炮、坦克、装甲车等武器装备涂抹着外军迷彩,官兵身上佩戴着独特的服饰标识,自制的高技术兵器模型足以以假乱真。
他们收集了大量的外军动态信息,研究了外军最新的战术理论,编写出数十套作战方案,聘请了十几位外军研究专家来基地授课,反复进行室内网上模拟演习和室外“红、蓝”实兵对抗,使这支合成“蓝军中队”具备了能够模拟不同外军部队进行对抗的能力。
黑豹特种大队模拟外军中队的队员选拔堪称严苛,每一位入选者都是从全大区众多特种部队和侦察部队中层层筛选、脱颖而出的顶尖精英。
他们不仅具备过硬的军事技能,更拥有超凡的战术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是无可争议的军中翘楚。
进入模拟中队的第一天,新队员们便被带到了训练基地的核心区域。
这里的环境与普通军营截然不同,充满了高科技设备和复杂的战术模拟场景。
教官们身着黑色战术服,目光如炬,仿佛能洞察每个人的内心。
首项任务便是极限体能测试,队员们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负重越野、障碍穿越和攀岩等高强度项目。每一秒的延迟,都可能意味着淘汰。
接下来的日子里,队员们被分成了若干小组,进行战术对抗演练。
他们需要在模拟城市、丛林和沙漠等不同地形中,完成突袭、侦察和救援等任务。
每一次行动都要求精准无误,稍有差池便会导致任务失败。
队员们在高压下迅速成长,逐渐掌握了如何在复杂环境中做出最佳决策。
此外,模拟中队还特别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
队员们经常被置于极端情境中,例如被孤立、被审讯或被围困,以此考验他们的意志力和应变能力。
每一次心理挑战都像是一场与自我对话的博弈,只有真正坚韧的人才能挺过。
经过数月的魔鬼训练,最终留下来的队员不仅成为了战术高手,更成为了彼此信任的战友。
他们知道,未来的任务将更加艰巨,但他们都已准备好迎接任何挑战。
六班长张金称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张金称和大多数人一样,起点挺普通的。
他老家在中原省古都市的一个小山村,爸妈都是种地的,辛苦赚钱供他读到了高中。
幸运的是,张金称在学校里成绩还不错,考上大学基本没啥悬念。
就在高考结束后的那个悠长假期,张金称下了一个影响他一辈子的决心。
他觉得爸妈年纪已经很大了,大学需要的学费和生活开销对家里来说是个重担,再加上“当兵入伍”这个念头一直让他心潮澎湃,张金称可不想因为没尝试而抱憾终生。
两年前,张金称要离开家乡来到西南大区参军了,他爸妈眼里含着泪,依依不舍地送走了他。
张金称因为身体棒,刚到新兵连就在体能训练上表现得特别出色,连一些老兵都直夸他,说他天生就是块当兵的料。
新兵训练完成后,张金称在连队里头渐渐有了点名声,就这样,他也引起了“黑豹特种侦察大队”的注意。
去年六月份,还没当满一年兵的张金称,被黑豹特种大队挑中了。
当他知道自己要当特种兵的那一刻,张金称心里头那个美呀,觉得自己当初选择当兵这条路真是选对了。
特种部队就像是军队里最锋利的匕首,想要成为这匕首上的一部分,就得经受比别人更多的锤炼。
张金称刚加入特种部队那会儿,每天都得面对不停歇的练习,还有接连不断的考验。
可能很多看官都是从电视剧《我是特种兵里知道特种兵怎么训练的,但张金称的训练可比那电视剧里演的苦多了。
在冷得刺骨的冬天里,张金称只能和冷水做伴。
西南高原的雪山一点不比北方暖和。
尽管身体已经快到极限,但张金称没有放弃。
每当有队友一个个选择离开,他却始终咬牙挺着。
在他刚开始训练那会儿,最让他害怕的一项任务就是滑索过河。
这个任务得让特种兵抓着拴在两座山崖上的绳子,啥工具都不用,就这么一点点爬过去。
张金称有个怕高的毛病,平时在室内练习还好,能对付过去,但一到真正要往上爬的时候,他头一回感到了害怕。
看着两座大山间哗哗流着的河水,张金涛称心里直发慌,腿都软了。
当他趴在绳子上时,吓得紧闭双眼,不敢瞅一下。
当时他的教官瞧出张金称怕高,为了安全,只能叫停了张金称的第一次实地过河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