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主线并不复杂,出租车司机王响的儿子王阳,多年前因为跟一桩命案相关死于非命。二十年后,因为一起套牌案,逃逸多年的凶手再次出现,王响和他的妹夫龚彪、辞职的老刑警马德胜组成三人组,开始重新调查这起埋葬了二十年之久的悬案。
辛塽要了这剧本以后,又做了一些改编,在悬疑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年代感元素。
三个主演,王响的演员选了范伟,龚彪是合作过一次的秦浩,马德胜则找了陈明浩。
除了这三个“老年组”以外,故事里还有一个“青年组”,核心就是这剧的女主——外表文艺小白,实际上白切黑的少女沈默。
因为前作的成功,加上角色设定也很带感,所以“沈默”的竞争还挺激烈。不少人联系辛塽,想要下这个角色。
只不过所有这些都被辛塽拒绝了,没办法,这角色早早就被自家那位孟总预定了下来。
至于孟白的人选也不用问,没有比赵金麦这姑娘更合适的了。
形象、演技、人气这些暂且不说,麦麦作为一个沈阳人,从角色设定上就和“沈默”达成了契合。
正好这姑娘最近正因为“和孟白恋爱被发现”的事,跟赵妈妈吵起来了。进组一段时间,也能让双方都冷静一下。
除了《漫长的季节外,弧光还有两个小成本的电影项目,主创是之前“《扬名立万三人编剧小组”的另外两人。
一个是王一同,他写了个科幻题材的故事,叫《宇宙探索编辑部。讲的是一个人到中年的科幻杂志社主编,一辈子碌碌无为,结果突然收到一个疑似宇宙深处的信号,于是踏上了寻找外星人的道路。
据他自己所说,这个灵感来自于当年山东卫视播出的一个类似《走近科学的节目。里面有个大哥自称抓到了外星人,结果采访记者打开箱子一看,里面是个硅胶模型。
孟白看了下这剧本,感觉还挺有趣的,于是直接把他“发配”给了郭凡。
另外一个提交项目的是李阳,不过和他是和张偌昀一起来的,还带了一份很难说是科幻还是奇幻的剧本,名字叫《从21世纪安全撤离。
之所以说很难定义它的题材,主要是因为这故事写的有点太“癫”了。
这个故事是李阳很久之前就写好了的,但因为没人看懂,所以就搁置了。直到拍完《扬名立万,他又把这个剧本拿出来完善了一下。
新剧本意外被张偌昀看到,他觉得这故事还挺有趣,于是就联系李阳表示自己想演男主“王炸”这个角色,还自告奋勇的跟他一起来找孟白,看能不能立项。
孟白看着手里的这份“剧本”,严格来说,这东西和传统的剧本还不太一样,因为里面掺杂了大量的漫画和图形演示,看起来更像一份“产品说明书”。
“你真的确定你看懂这故事剧情了?”孟白看向对面的张偌昀。
“是啊,我看过了,感觉挺有意思的。包括主角王炸的人设,不觉得很有那种王道少年漫的感觉吗?”
“少年漫是真的,你的中二病也是真的。”
“呵呵,你个玩游戏开大招还喊技能名字的人,好意思说我中二?”
“喊技能名字可以加命中率,你懂个der啊。”
孟白回了一句,随后又看了看手上的剧本。
怎么说呢,以他的经验来看,这个电影属于具有强个人风格的类型。能不能看的下去,全看能不能get到编剧的脑洞。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小制作的成本一般也不会太高,从商业角度考虑,还是可以尝试一下的。
看着张偌昀和李阳两人,孟白点头同意了立项。然后和王一同一样,全部“发配”给了郭凡。
科幻题材就让他和懂科幻的人去讨论吧,自己这个老板负责掏钱就好。
无论是《宇宙探索编辑部,还是《从21世纪安全撤离,都属于小制作电影,成本加一起都不过亿,就算都亏了也亏不了几个钱。
这种投资,与其说想赚钱,倒不如说主要目的是为了扶持和培养行业新人。反正影视行业本来也就是个“广撒网,多捞鱼”的活,各种类型题材的项目都投一点,说不准哪个就爆了。
像光线传媒,很多年以前就把国内几乎所有的动画工作室投了一遍,然后就赌出了一个50亿的《哪吒。
听说这个项目最近开始拍第二部了,保守估计起码也是50亿起,还能顺带培养一个ip出来。
弧光成立的晚,崛起的更晚,虽然势头很猛,但在底蕴上还是差了这些老牌公司一些。所以孟白现在也在不断培养自己的人才基础体系,就是为了夯实基础。
等哪天弧光离开他的剧本,依旧能佳作频出,那才算是真正的王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