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零二章 魔教教主(2 / 2)不敢轻言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准备工作做好后,接下来就是开始花钱炒作,让大家知道这件事。没过几天,民夫们果然在河道里挖出了这个石头人,一时之间消息不胫而走,大河南北人心浮动。

独眼石人鼓动造反的新闻,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韩山童开始了他最后一步,那就是给自己加身份,树立自己领袖的地位。虽然明教教主的身份在底层广大人民群众中很吃香,但是那些知识分子阶层却并不买账。

于是,韩山童自称宋徽宗八世孙,打出“虎贲三千,直抵幽燕;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的战旗,表示要恢复宋朝。

很显然,韩山童与宋徽宗并没有多大关系,他只是需要用附会来号召更多人加入自己的反元队伍。

然而,韩山童十分倒霉。自以为拿到了刘邦剧本的他,戏份却连陈胜的一半都没有。正当韩山童聚拢人马准备起义时,收到消息的元军突然派兵前来镇压,韩山童被元军杀害。

可以说,他刚拱完火,人就下线了。

不过,虽然韩山童死了,但他燃烧起来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韩山童的死并没有影响起义,反而这把火越烧越旺。事实证明,蒙古人管事的水平确实不行,中原瞬间乱成了一锅粥。

当时的农民军都带着红头巾,所以这次起义也被称为红巾军起义。在韩山童死后,他的儿子韩林儿被他的旧部刘福通拥立为小明王,成为了明教的新任教主。

之后,韩林儿更是登基称帝,国号大宋,设立了龙凤政权,在反元的义军内部树立起了天命象征。

尽管韩林儿没有实权,但在宗教的烘托下,各地起义势力纷纷聚集在小明王的旗帜之下,从而拉拢了更多群众支持。

一时间,韩林儿成为了各路反元势力拥护的天子。红巾军迅速发展壮大,形成了强大的反抗势力。

虽然我们知道最后是朱元璋横扫天下,笑到了最后。

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朱元璋之所以能够崛起,以及明朝后来能够那么快地推翻元大都、统一天下,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韩童山领导下的北方红巾军把元朝的元气给放得差不多了。

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在龙凤三年(1357年)。

韩宋政权曾兵分三路讨伐元军,甚至一度杀进了蒙古的草原老家,一把大火烧了元朝的上都。一时之间,北方遍地都是红巾军,当时的元顺帝甚至差点都要迁都。

也就是在这个时间段,朱元璋成功占领了南京,徐寿辉也占领了四川。可以说,打蒙古人的事,这回基本上都是北方红巾军给干的,而南方的这些人都是在忙着闷声发大财。

然而,随着北方红巾军发展得太快,内部人员的素质也出了很大的问题。《明史》当中就提到过,打赢了几场胜仗之后,这帮人就不听指挥了。

随着元朝缓过劲来,北方红巾军三路大军几乎全被元朝给消灭。作为天子的韩林儿也只能一路逃亡,最后实在没有地方去了,只能投奔了朱元璋。

虽然北方红巾军损失惨重,但在与元军的对抗中牵制和消耗了大量元军,让南方的义军得到了安稳的发展。以至于最终南方战场成为了元末这场乱世的最终决战场所,而其中最大的赢家,毋庸置疑当属朱元璋。

据《国初群雄事略》引用李文富的观点,元朝之所以无法南下,是因为有宋朝作为屏障。韩氏君臣不仅对中国有所贡献,对于大明的兴起也功不可没。

朱元璋靠着“高筑墙,广积粮”的战略之后,用手握韩林儿这张牌“挟天子以令诸侯”,牢牢占据着道德制高点,胜利的天平也逐渐向朱元璋倾斜。

随着朱元璋消灭张士诚和陈友谅,整个中国南方基本上就没有人能够和朱元璋抗衡了。

眼看大局已定,作为“吉祥物”的韩林儿也就没用了。1366年,朱元璋考虑再三,决定采取行动,除掉这个曾带给他名分支持的少年领袖。

韩林儿死后,红巾军的时代也过去了,而朱元璋也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迈向帝位。之后那个定鼎天下的人,则是他朱元璋。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朱元璋确实不太喜欢韩宋政权。在修《元史》的时候,他直接把当年给元朝放血放得最狠的北方红巾军打成了反派,说这些人全是贼寇,元朝才是正统。

朱元璋曾说:“我本来就是个良民,乐生于有元之世。大元皇上被一群刁民给围攻了。等到我有本事能去救驾的时候,咱们皇上竟然都已经跑到草原上去了。

你说这个事闹的。这皇上我也只能勉强先等等了。”当然,你要是想回来那我肯定是不能让你回来的。死了的大元才是好大元。

咱们也没法拿这件事去批判朱元璋,因为他是一个优秀政治家。政治家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那都是相当灵活的。朱元璋虽然骂元朝,但也不耽误他同时利用元朝的遗产。目的就是为了加强明王朝的法统。

朱元璋作为韩宋政权的吴王,开国之后没有使用“吴”这个字作国号,由此可见他根本不想继承韩宋的那一套。你一个宋徽宗的后代有什么好得意的,而且“吴”这个字怎么听都像鼠辈用的字。

大元朝的国号来自于《易经》的乾卦,“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明朝等于说是用了这一句的下一句,“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意思就是朱元璋要继承的是元王朝的遗产,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朱元璋会把忽必烈的牌位请进历代帝王庙的原因。

在他眼里,大明的百姓就包括北方的蒙古人,只是这帮人和刘福通他们一样,现在都是刁民,收拾一顿就好了。

至于在元末给元朝放了大招的韩林儿,本身一开始就是个“吉祥物”,等它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之后,那自然就该合理地消失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