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一回来就被软禁在南宫里面,禁止任何人前去探望。虽然史书上说朱祁钰对大哥非常不待见,处处刁难,但朱祁镇在南宫的生活却远没有史书形容的那般困窘。根据史料统计,朱祁镇在南宫的青年时期生了三个儿子、三个女儿,而且都得到了妥善的照顾。
在婴儿夭折率极高的古代,这六个孩子全都长大成人。从这方面来看,朱祁钰在物质待遇上并没有苛待太上皇。然而,从高高在上的皇帝变成一个有名无实的太上皇,这对于朱祁镇来说还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这也为日后朱祁镇对朱祁钰一家的报复埋下了伏笔。
1452年,朱祁钰不顾群臣反对,强行将朱祁镇的长子朱见深从太子废为王,改立自己唯一的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还废了自己的原配汪皇后,改立太子生母唐贵妃为皇后。
没过多久,朱见济夭折,唐皇后因伤心过度而去世。朱祁钰将他以皇后之礼安葬于天寿山。此后,朝中要求复立朱见深为太子的声音越来越强烈,朱祁钰却充耳不闻,把希望放在自己还能再有儿子上面。
5年后,朱祁钰病重不起,石亨、徐有贞等人在得到孙太后的手诏后带人冲进南宫迎接太上皇朱祁镇复辟。20多天后,朱祁钰去世,终年29岁。朱祁镇处死了朱祁钰重用的于谦、王文,废除了朱祁钰的帝号,将其以亲王之礼葬于BJ金山。同时勒令朱祁钰的妻妾全部殉葬。
被废的汪皇后因为为太子朱见深说情才逃过一劫,被赶回朱祁钰的王府居住。而早逝的唐皇后就没有那么幸运,她的陵墓被朱祁镇派人捣毁。
公元1464年,38岁的朱祁镇驾崩。英宗临终前废除了残忍的殉葬制度,成为朱祁镇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善政之一。
已经改名为朱见深的明宪宗在登基后善待庶母汪氏,恢复了朱祁钰的帝号。汪氏最终于正德年间去世,享年80岁,与朱祁镇合葬。
——“朱祁钰但凡有个儿子,朱祁镇根本当不了皇帝,而且朱祁镇造了反自己儿子的反。”
——“也不是没有儿子,二子肯定是被人害的,这时候孙太后实力很强大的。”
——“别的不说,杀于谦这一条罪过,就活该被后世人骂一辈子。”
——“要是诶呦朱祁钰,大明就要会在朱祁镇手里了。”
【一口气看懂大明王朝的救星——于谦#历史#明朝#于谦】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他是可以与岳飞齐名的民族英雄,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救国救民,但却救不了自己。
他一生刚正廉洁,爱民如子,留下了“两袖清风”的典故,却遭小人记恨,含冤而死。大明王朝为何由盛转衰?旧时宰相于谦为何救不了自己?本期视频就让我们按照时间的顺序一起走进于谦的一生。
于谦出生于今ZJ省HZ市上城区恩多祠堂巷,其祖父在明初曾任工部主事。于谦自幼就刻苦读书,而且十分崇拜文天祥。
7岁时,有个老和尚曾对他说,他日旧时宰相也在元末明初,和尚是个人才辈出的行业,且不说太祖皇帝朱元璋就当过和尚,单说在于谦的时代,就有一位赫赫有名的黑衣宰相姚广孝。这个老和尚虽然在史书上没留下名字,但是他的这句话却在幼年的于谦心中种下了救国救民的志向。
24岁这一年,于谦考中进士。5年后,汉王朱高煦叛乱,于谦作为御史随明宣宗朱瞻基出征平叛,迎来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高光时刻。汉王虽有其父朱棣的野心,但是远没有朱棣的实力。皇帝率领大军兵临城下,当即就吓破了胆,主动开城投降。明宣宗派于谦去数落汉王的罪行。
于谦声色俱厉,斥责汉王犯上作乱,把汉王骂得抬不起头。明宣宗十分满意,在回师后犒赏了于谦,还派他去徐州平反了几百起冤案。于谦生性正直,为官清廉,每到一地都为百姓解决困难,深受百姓爱戴。
1435年,明宣宗驾崩后,太子朱祁镇登基。由于朱祁镇年纪太小,无法治理朝政,所以朝廷大事都由内阁元老“三杨”处理。
所谓“三杨”是指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位元老大臣,他们德高望重,对于谦颇为重用。然而随着三杨相继去世,宦官王振获得了朝政大权。朱祁镇对王振非常信任,无论是勋贵外戚还是文武百官都要对王振阿谀奉承,百般才能保住仕途。
生性正直的于谦不愿攀附王振,每次回京奏事都不带任何礼物。通辽劝他不要得罪王振,于谦却说“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王振听说以后心生怨恨,恰巧有个御史和于谦名字类似,得罪了王振,王振误以为是于谦就把他下狱论死,过了三个月才想起抓错人,又把于谦放了出来。经此一劫,于谦也不改其正直本性,在地方安抚流民,赈济百姓。
1448年,51岁的于谦被召回京出任兵部左侍郎。次年,瓦剌太师也先南下进犯,王振怂恿朱祁镇率50万大军御驾亲征,于谦极力劝阻。
可皇帝却是铁了心的要去讨伐瓦剌。无奈之下,于谦只好留守BJ主持兵部的工作。事实证明于谦的反对很有先见之明,由于王振的瞎指挥,明军在土木堡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惨败,50万大军全军覆没,皇帝朱祁镇被俘,瓦剌大军乘胜向京师进发。
消息传回BJ,朝廷震动。天顺帝朱祁镇之弟朱祁钰连忙召开朝会,让群臣讨论下一步应该怎么办。徐有贞鼓吹朝廷应该先回南京,于谦挺身而出,厉声反驳:“言守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
朱祁钰恍然大悟,当即就同意坚守BJ,并让于谦负责北京城防应对瓦剌来犯。此时北京城里人心惶惶,无论是文武百官还是居民百姓,都想起了三百年前的靖康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