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章 刨根问底(2 / 2)念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豆粉是有钱人用的,像我们这种平常人家,米水足够了,或者草木灰。”杨不留蹲着挪了一步,“殿下去休息吧,哪儿有让一军之帅刷碗的道理。”

诸允爅摆手,“没关系,我可以的。”

杨不留微微一笑,实话实说:“我嫌你刷得太慢。”

诸允爅一窘,只得老老实实的让位,可心里有点儿过意不去,蹭吃蹭喝还什么都不做也未免太富贵习气,杨不留一眼瞧出他的想法,便指着药炉,“劳烦殿下顾着药炉,别烧干了汤水要紧。”

看火煎药诸允爅倒是会的。他走到炉旁捡起蒲扇,有一搭没一搭地扇着风,“这药是言先生喝的?”

杨不留动作麻利,一桌子的碗盘这会儿已经大半都扔进了盛着清水的另一只木盆里。她应了一声,随口问了一句,“怎么了?”

诸允爅抬眼从布帘往里望,隐隐约约听见言归宁扒拉算盘理账的声响,“可我倒是没见言先生露出过病容,他这是何病症?”

诸允爅话问出口,担心有些冒昧,便补了一句若是不便不必回应。

杨不留笑了笑,笑得却苦涩,颇是挂念心疼,“我师父是三年前生了一场大病,急火攻心。柳神医诊脉说他五脏六腑周身脉络都不大通,毒血凝滞,差点儿没命……后来虽说活过来了,可底子差得要命,隔段时间就得拿药吊着。这是新换的药方,总归试着调理,万一有用呢——他好了坏了一般旁人看不出来,不过这会儿应该还不错,有劲儿扒拉算盘。”

诸允爅动作一滞,“可是——因为杨捕头?”

杨不留手上一滑,刚洗好的最后一只碗“噗通”落回水中。她没吭声,但也没回绝作答,隔了半晌忽而笑着转了话题,“殿下手边那个熄了火的药炉上是辟秽汤,我验尸时不喜欢苏合香丸的味道,只能回来补药汤驱寒除秽,这药是我师父改良的,殿下可以试试,免得今天帮忙抬放尸体,尸气惹得身子不适。”

诸允爅对于杨捕头言先生之间略有些出格的猜测,但杨不留既然避而不提,他便不会再追问。诸允爅掀开药壶盖子嗅了嗅药汤的味道,热气猛地扑在他脸上,熏得他抬头咳个不停。

方缓和了些许,诸允爅抬眼瞧见了挂在灶台雨棚上的,一枚褪色黯淡的香囊。

——张永言还回来的那枚香囊。诸允爅认得。

杨不留分明说她是打算丢了的,结果竟还是在这儿挂着。

诸允爅直勾勾地盯着香囊看了一阵。似乎让她丢了这东西显得有点儿名不正言不顺,可诸允爅偏生就瞧不惯这枚香囊留存着什么回忆似的,挂在杨不留的家里。

杨不留收好碗筷转身还要去轧明日后日需要的干草药。

诸允爅坐回到药炉旁,心不在焉地扇了几扇,沉吟片刻,问道:“不留?”

“嗯?”

“白日里在义庄,你说你平时是熏什么草药除尸臭来着?”

杨不留略微分神思索,“麝香,细辛,川穹,甘泉……做成蜜丸焚烧,怎么了?殿下也想弄个香炉熏一熏吗?”

“香炉就罢了,姑娘家才喜欢的东西……”诸允爅面不改色道,“要不,你帮我弄个香囊?”

“啊?”

杨不留纠结地盯着诸允爅看——杨不留一直认为,香囊大概比香炉更怀少女之心……难不成京中北境风气与广宁大不相同?

诸允爅笃定地点了点头。

杨不留无法,有些想笑,转身避开诸允爅认真的眼神,背对着他边择草药边笑,“明天,明天一早我教殿下配香囊。”

诸允爅挑眉。他回身继续扇药炉,猛地抬头,看见自布帘后面幽幽地探出半个身子。

言归宁眯缝着眼睛瞧他,阴阳怪气的哼声。

“肃王殿下,药快溢出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