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1章:朕要和青雀坦诚以待!(2 / 2)余秦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陈平安曾说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其实大部分原因都是没有有效的沟通和交谈。”

“所谓赤诚之心,其实就是坦诚以待。”

“而父子之间也可以坦诚以待,朕就直接说明了缘由,有一些事,藏着掖着,反倒是坏事儿!”

长孙皇后点了点头。

……

陈平安摇了摇头。

看着自己所写的史册,就是一阵惋惜。

开元十九年之后。

李隆基的操作也不少。

首先就是这宦官越来越得宠,得宠也就罢了,还能掌权。

这是完全忘记了东汉末年的十从侍之祸了啊!

好在,姚崇、宋璟之后,还有几个宰相,也算是尽职尽责了。

这些能臣里面,有着张说,然后还有韩休。

要不是这些个能臣辅佐李隆基,再加上,李隆基也正值壮年。

心性和手段也是不缺的,所以还能做到任人唯贤,能够做到不以私宠而挠法。

而一直到开元二十二年,李林甫入相。

唐朝之衰败,差不多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吧。

再然后,就是开元二十三年,册立杨玉环为寿王的王妃。

至于这位寿王,那也是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武惠妃所生,也是极为宠爱的皇子。

在这时候,可能是最有机会入主东宫,成为大唐太子的那个人。

只不过,造化弄人。

李隆基为自己最宠爱的儿子册立了一位王妃,最后却又翻脸了。

可谓是这大唐史册上,最大的笑话之一。

只不过,这都是后话,也就是以后的史册上,才会出现的一幕呢。

所以呢,这一次交上去的史册,李世民看了之后,也没什么想要说的。

一切看起来也都还算是正常。

并且,李隆基的一些做法,堪称是明君之风呢。

“朕打算写信告诉李泰,朕不想再出现玄武门之事,所以会尽心尽力培养李承乾,不仅如此,还会扶持他接手皇位。”

“他和承乾乃是亲兄弟,应该互帮互助,朕也会告诉承乾,他也要好生地对待李泰等亲兄弟。”

“毕竟,几十年之后,这大唐就真的要靠他们。”

陈平安见到李世民似乎想要听一听他的意见,才回道:“陛下,臣以为,坦诚一些,总要比犹犹豫豫、隐隐约约,甚至是表以恶意要好很多。”

“最起码,魏王殿下看了之后,也可明白陛下之心思,明白陛下之用心良苦。”

“为人子,他若是能够领悟得到,那自然是皆大欢喜。”

“若是领悟不到,那自然就是不值得了。”

说实话。

作为大臣,若是参与到这种皇家之事,特别是关乎于皇位传承这种涉及到夺嫡的事情上,多半是没有好下场的。

陈平安也明白,历史上也写的明明白白了。

但是,他已经自爆身份了,在李世民的心中地位不一样。

而李世民也并不是朱元璋那等人,动不动就是血流成河,手中的四大案,也是青史留名了。

故此,陈平安虽然也有顾忌,不过并不是那么的重,也是主打一个坦诚。

李世民点了点头。

他也明白陈平安的意思。

若是李泰能够领悟到他的心思,能够好生地开发岭南,做出一番功业来。

李世民肯定会让他去南边,当一个土皇帝都可以。

若是领悟不到,那以后,就永远只有贺州这一块封地了!

甚至是可能连封地都没了。

“再说说陆权论和海权论吧,朕上一次听完,还是领悟到了不少的。”

“如今,突厥内乱越来越多,那些个胡商们更愿意来大唐定居,而不是在有着十二个可汗,互相抢牧场的突厥。”

“至于吐蕃,因为佛教和密宗之间的争斗,也激烈了起来。”

“禄东赞已经是自顾不暇了。”

“东瀛那边,自从上一次的地震之后,到现在也没能缓过来。”

“朕用了物资,换取了在鹿儿岛再建造一座都城,一个码头。”

“于陆地上,朕已经打算开出第三条丝绸之路,从长安到交趾,再从交趾到天竺,从天竺到拜占庭。”

“这样一来,岭南那边的一些果脯、丝绸等,也可以从贺州到交趾,再到天竺等地。”

“一北、一南。”

“你觉得如何?”

陈平安想了想,脑海里面关于世界地图也检索出来了,按照这个地图,看了一下。

若是北地的东斯人能够形成一个有着规则的番邦,这西域丝绸之路将会更加有着让商贾们眼红的利益。

然而,如今的北地之东斯还没能形成一个有规则的番邦,还在一个非常原始的时代。

商贾们去了,只会被杀死,然后分了货物,甚至是连商贾的尸首都能给分了。

所以,从北地这一条路到拜占庭,凶险十分大。

到现在,也只是组建了大型的商队,然后有着不少的刀客护送,才敢走一遭。

而从南方出发,从交趾到天竺,似乎更近一些。

就是这南方的瘴气实在是太严重了。

很多都是深山老林,一些猛兽也比较多。

就比如这雅鲁藏布大峡谷,就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天堑。

这可比蜀道难多了。

不过,也不是不能找到一条路。

真要是能开发出来,同样也是功在千秋。

这将会是中原连接西方最好的一条路线了。

北地可是会因为冬季的严寒而停止行商,还有一个土地沙漠化,也会影响到丝绸之路。

南边的影响就少了。

“陛下英明,臣以为此法可行。”

“臣会想一想,千年之后的西南之地的路线,若是可以,倒是也能先把路线做出来,再让人去探路。”

李世民道:“嗯。”

“如此也好,倒是也能节省时间了。”

陈平安道:“陛下,只不过,这西南之地也多山川,那山川比之蜀道之山川还要险恶。”

“千年之后那也是花费了很大的代价才修建的道路,如今,若要说路线,其实从海上沿着海岸线往西,会更方便。”

“若是没有那般便利的路线,那就顺着海边往西。”

李世民道:“路程长也没关系,只要是能够到天竺,岭南的商贾们也会选择走一遭的吧。”

陈平安叉手行礼道:“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