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9章:论赏!(求订阅)(2 / 2)余秦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到时候,人人都能读书识字,人人也都能明辨是非,人人也都能接受教化,人人也都能遵守仁义礼智信,天下必定太平!”

高士廉等人也是称赞不已。

又是一次发自于内心的赞美,毫不吝啬,也不是拍马屁。

而是真的赞美,真的佩服。

这样的纸张出现,其影响力绝对是非常大的。

大到房玄龄都不敢想象的地步。

“咳咳……。”

甚至是杜如晦这样决断的人,这时候也不免激动,面色微微潮红,控制不住地咳嗽了几下。

李世民看着陈平安,自然是满意无比,嘴角含笑,问道:“诸卿,尔等认为,朕该如何赏赐?”

是啊,该怎么赏赐?

陈平安现在已经是县侯,从二品的爵位啊。

再往上,就是县公。

而陈平安现在才多少岁?

他们身上的功劳,那都是早年就跟着陛下南征北战争取到的,以后,也有上升空间。

但是,大唐也不是只有他们这几位武将了。

才被陈平安举荐,得到了陛下赏识的苏烈、裴行俭,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以后,他们上战场的机会少了,争军功的机会也会变少,爵位升起来,不会那么的快。

最后,也肯定是国公之爵位了。

陈平安不一样啊!

他那脑子里面到底还装着多少的巧夺天工,没有人知道。

如今连一年都不到,已经是连升好几个爵位了,从一介白身,直接升到现在的县侯。

还不是依靠军功,而是各种发明创造,这些个发明创造却又真的影响非常大,对大唐而言,也绝对是利国利民之物,当得起升官加爵。

这样的升官加爵的方式,古往今来,也是少有。

没有人敢在这时候,直接站出来,提出给陈平安加爵的建议。

这不是一句话的事。

众人只觉得有一些为难。

李世民却选择继续为难他们。

“时文公,你以为该如何赏赐?”

萧瑀连忙回道:“陛下,臣以为,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陛下赏赐什么,对于陈平安来说,都是恩赐。”

有人眼前一亮。

哟呵,萧时文的这一句话,实在是太有道理啊。

学到了,学到了。

李世民就知道萧瑀会说一些漂亮话,说了就等于是没说一样。

又看向了高士廉。

高士廉如今还在兼任将作监主官,这一次,纸张能够造出来,其实,他也算是出了一份力。

陈平安在将作监,就相当于是一个高级顾问、顶级工程师,不负责将作监的日常管理,只是负责技术支持。

像是将作监的保密工作,还有将作监的奖惩制度,还有将作监的招新等,那都是高士廉在负责。

所以,陈平安改良造纸术有功,说起来,他其实也连带着有一些功劳。

再加上,高士廉和陈平安共事过一段时间,知道陈平安有着赤子之心,为人也比较谦恭随和,从来没有恃才傲物,也没有自持身份,区别对待其他人。

这样的一位少年郎,相处起来,也是十分舒服的。

“陛下,新纸之功,功在千秋,仅仅是凭借此功,陈平安之名,必定流芳百世。”

“东汉龙亭侯蔡伦改良造纸术,因此而被人称之为纸圣。然,蔡侯纸也只不过是于造纸术上锦上添花,让纸张可以书写,却弊端太多。”

“今日,陈平安所献上来的新纸,质地柔软却又坚韧,纸面光滑,易于书写。”

“这等改良,比之龙亭侯蔡伦更有着深远影响,臣以为,若是这等纸张造价若能再简单一些,产量若是再提高一些,必定能够让大唐弃简用纸。”

“这等功绩,虽不是于战场之上,立下赫赫战功,却也已经是一纸可抵万军!”

“以功论赏,当加爵为县公,以示皇恩浩荡!”

“古有子贡赎人,今有陈平安一技封公。此后,必定还会有云从者,趋之若鹜,发明创造,改良技术,求得君恩赏赐!”

高士廉最后还用了一个典故,子贡赎人,意思就是说,陈平安造出新纸,得了陛下您的赏赐,世人得知,必定也会学着陈平安,努力发明创造,从而得到陛下的赏赐。

说不定,还会有人和陈平安一样,真的能够发明创造出来一些利国利民之物。

这乃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既能够赏赐了陈平安,以示皇恩浩荡,收拢陈平安,也能够告知于天下,陛下有功必赏,乃是明主,更可以让世人学习陈平安发明创造之能,求得陛下封官加爵。

高士廉还记得,陈平安请求皇帝下令,告知于天下,改良纺织机。

最后,还真的有人改良了纺织机,得到了万钱赏赐。

那一天,高士廉也在场。

还是有一些感触,知晓什么叫做术业有专攻,人外有人了。

陈平安也并非是全能,也有他不会的手艺。

李世民听完高士廉的建言,点了点头,还算是满意,又看向了房玄龄、杜如晦。

这就是李世民能够被称之为明君之典范,也是贞观之治的内因之所在。

广纳谏言。

陈平安发明新纸有功,自当论赏。

那就要体现出‘论’之一字。

李世民就算是心中已经有了想法,更是知道陈平安的身份和来历,清楚该给他什么样的赏赐,却也不会直接独断专行。

至于房玄龄、杜如晦等人,若是陈平安拿出来曲辕犁,因此而加封为县公,他们或许还会说道说道,觉得这个功劳不太够。

可陈平安拿出来的是新纸,这新纸的手感、质地,他们已经试过了。

绝对是上乘。

高士廉说的也没错,若是这新纸的造价便宜一些,产量也高一些,大唐从此以后还真的不会再用竹简书写,而是用这新纸书写。

若是新纸再大一些,写出来的内容,肯定要比竹简还要多吧?

陈平安以此功,确实可以加封为县公。

再加上,陈平安之才能,他们已经是心服口服了。

这样一位术业专攻,一心都在将作监,拿出来的手艺,影响都是非常大的,还是一位有着赤子之心的少年郎。

又何必还要挡人加爵之路呢?

就算是大喷子魏徵,也觉得陈平安这一次加爵,乃是理所应当、实至名归。

李世民得到了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建言,这才自豪地笑着,说道:“好,既然如此,当赏之!”

随即,就一封圣谕,加封陈平安为县公。

该有的待遇,也都要加上。

赏赐之后。

李世民又问道:“陈卿,此新纸之技术,你认为该如何用之?”

他还记得陈平安当初提出来的大唐造纸司,专门建立一个造纸的作坊,朝廷用纸,也要从这造纸司购买,不过,给的钱,要低很多。

然后,这造纸司除了保证供应朝堂的用纸,还可以卖纸。

只有当新纸形成了一个商业,才会吸引更多的商贾去建造新纸作坊,不仅如此,还会在新纸的技术上,继续进行改良。

就好比炒茶手艺一样,如今已经有人进行了改良,不仅仅是加了其他的花,有了各种各样的花茶,也有新式的茶饼。

当初,新纸还没研发成功,造纸司也就只能先放在一边,如今新纸出来了。

造纸司,自然也可以摆在台面上,共同商讨一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