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松竹和角川映画都非常看好《情书》,但电影的热映程度还是大大地超乎所有人的预料。
得益于拍摄和上映都赶在日本泡沫经济时期,民众的消费热情和能力高涨,就连打出租车,起步价没有1万日元,司机直接就拒绝载客,而区区这么一张电影票,才不过上千块日元而已。
于是乎,《情书》的狂热读者们根本不满足于只看一遍,两刷、三刷,乃至多刷,比比皆是。
甚至于出现一个女人把自己能联系的所有“钱包男”都约了一遍,让他们相陪着看《情书》。
明明《情书》电影里讲的是“纯爱”、“唯美”、“柔情”,结果却闹出如此奇葩的情况。
但不管如何,电影票房水涨船高,几乎每天都能有2到3亿日元的进账,而且已经连续5次逆跌。
在如此大卖的疯狂形势下,《情书》的自然而然地再次爆火。
被抢购一空的书店总是会第一时间地催促有斐阁赶紧加印送货,与此同时,受到方言电视采访的影响,《挪威的森林》、《东京爱情故事》等采访中所提到的作品,销量也是不出意外地节节攀升。
全日本的媒体绝不会放过这样的热度,开足马力地报导《情书》电影的相关新闻。
比如,《读卖新闻》就直截了当地说,《情书》电影在日本再次掀起了一场纯爱旋风。
而就在如此火热的氛围中,方言低调地呆在北海道的温泉旅社里,拆着一封封读者来信。
大多数都是女人的,少女、少妇、阿姨、大妈……
而且,信的内容五花八门。
有的代入感极强,替男女藤井树伤心难过,把方言骂得狗血淋头,质问为什么不是圆满的结局!
有的则是直夸《情书》是一部堪称完美的电影,不知道应该对电影有什么的评论才足够衬得上它的精彩,也许在感动的时刻喷薄的泪水暂且可以。
有的一边感叹男女藤井树之间无疾而终的爱情,一边倾诉自己的悲伤秘密,说了自己跟男藤井树或者女藤井树一样,在心里默默地暗恋着某一个人,但却是始终没有勇气跟那人表白,倾诉衷肠。
当然也有文艺范的女青年在一张白纸上,只留下了简短的一句话:
“方言君,你好吗?”
这句话可是《情书》最为核心最为感人的一句,方言轻车熟路地在回信中附上一句:
“我很好。”
这样的回复,已经写了不下20封,当然更多的来信主要是表达对《情书》的喜爱和感动,更是把素未谋面的方言当成最值得信赖的人,在信里写了一些心里的小秘密。
简直当他是树洞!知心小哥!
难道自己有当顶级牛郎的潜质?
方言咂摸了下嘴,然后放下笔,甩了甩微微发酸的手腕。
就在此时,背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松坂庆子拿着报纸,小跑过来,丝毫不在意宽松的浴衣让自己有些春光乍泄。
“快看!快看!”
“什么?”
方言顺着她手指指去的地方,望向报纸上有关《情书》的影评:
“这部电影给人的感觉像青涩的初恋一般明媚忧伤,像雪中的蜻蜓般幽雅清丽,像冬日里的阳光般温暖人心。那张《追忆似水年华》中的借书卡、秋叶的爱恋与责任、病榻上的树与雪中的博子一声声的呼唤‘你好吗’、‘我很好’都让我潸然泪下。更可贵的是本片关注的不只是爱情,还有人生中所有的暖人情感……”
“唯美的原著,浪漫的剧本,干净的拍摄,无暇的演绎,这一切构成了这一部《情书》,今后的爱情电影可以好好借鉴,但凡能从中学习到六七成的水平,在爱情电影上都足以取得巨大的成功。”
“怎么样?”
松坂庆子激动不已,“这可是佐藤老师的影评!”
“他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