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11月14日,尤金·伊利驾驶寇蒂斯双翼飞机从美国海军伯明翰巡洋舰上起飞。
从那一刻起,一个伴随着军舰发展直到今日都还存在的问题诞生了。
如何抵御来自空中飞行物的打击?
首先想到防空火炮和战斗机,
战斗机逸仙没有。
而防空火炮,逸仙真正有用防空武器只有4座75mm高射炮。
且对于防空炮,有一句话非常精确地描述了防空炮的作用:“防空火力更倾向于击退攻击,干扰敌机的投弹以保护舰船,但它们不可能对敌机造成足够的损失以解决问题。”
即使到1982年,比二战防空水平要高出许多的马岛海战中,皇家海军得出的战斗总结亦是如此。
逸仙没有海王星那样充足的防空火力。
而且被击落一架飞机的赤城会更加小心。
张容想要击落飞机,只有一个选项。
逸仙用她的150mm单装炮完成大炮打蚊子的壮举。
张容盯着准备攻击的三架飞机。
首先要判断的是这三架飞机,是用鱼雷攻击还是用炸弹攻击。
鱼雷攻击和炸弹攻击会采用不同的战术。
通过逸仙共享的视角,张容看见了飞机腹部挂着的鱼雷。
这3架舰攻咬住逸仙的尾巴,从后方快速贴近逸仙。
“逸仙,舰首主炮装弹,瞄准右舷15度。”
张容补充道:“发动攻击的舰娘是重樱,又是从后方接近,可以得出她采取的是马蹄阵。”
“两座75mm开火,两座75mm待命。”
张容心中的计划早已酝酿完毕。
剩下的,就是一点点东风——运气。
这3架舰攻在高空中逼近。
在距离逸仙3000米左右,猛地降低高度,直到距离海面只有5米左右的距离。
它们分散开来,彼此之间的距离能让防空炮旋转90度角。
面对逸仙稀疏的火力,这三架飞机没有做出机动动作。
其中两架从逸仙两侧快速飞过,飞到逸仙前面,而后转向,机头对准逸仙。
前左,前右,和后方。
三架舰攻三面包夹逸仙。
“逸仙,开火的一座75mm开火对准左边,逼迫其规避。”
三架飞机还在迫近,它们不会在3000米以上的距离投放鱼雷。
当然,太近也不行。
鱼雷在进入水中的时候,并不是直接进行水平航行的。而是先下沉一段距离,之后进行水平航行。
左侧的飞机身后出现朵朵水花,那是逸仙的防空火力,像是雨点打在海面。
“逸仙,待机的两座75mm对准右侧的敌机开火,射界中留下一条可以通过的通道。”
张容觉得口有些干燥,吞咽口水:“留下这条通道,留给敌机。”
一直未曾开火的75mm怒嚎起来,编制的网朝飞机扑去。
飞机如同滑手的泥鳅,左闪右避,炮弹噼里啪啦全部落到海面,溅射出一朵朵水花。
赤城在太稀疏的弹幕中发现了一条通道,立刻操作着飞机上去。
这些事,发生在眨眼的时间内。
留给决策的时间非常短暂。
就像是75mm存在射击死角一样,这条通道内没有任何炮弹。
前右这架舰攻不再机动,而是直面目标逸仙,做直线运动。
因为飞机上的解算仪需要结合本机航速航向和敌舰航速航向,从而得到投放鱼雷的轨迹。
2500米……
1500米……
1000米……
足够了!
就在准备投放鱼雷的瞬间,赤城看见了黑漆漆的炮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