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眼下只是嘴上说说而已,身为大孝子的他怎么能不满足母亲的愿望呢?
李弘很干脆地答道:“此一时,彼一时。后汉如和熹皇后,临朝之时,正是后汉天灾人祸风雨飘摇之际,若是任由幼主掌权,天下难安。”
和熹皇后,算是后汉六个临朝太后中最贤者了。
听完李弘所说,武后的心情很是不错,她复又问道:“然史书之上,皆把此时的天灾人祸归咎于阴阳失序、太后临朝,弘儿的想法倒有些不同。”
李弘答道:“其实儿很喜欢荀子的一句话,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不管武后信没信,反正李弘自己是信了。
因武后走在前头,李弘看不见武后的表情。
但从后续闲聊的内容和语气来看,武后的好心情应是一直持续下去了。
……
在贡献出了自己关于制盐的办法后,李弘又恢复了以前深居简出的生活。
该上课时上课,该观政时观政。
当然,听从皇帝陛下的嘱托,要求老师们减轻一下自己的课业负担,并在其他时候找准时机摸一摸鱼,缓解一下繁重的压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而在这段时间,皇帝也与大臣商量出了办法。
谁说古人没有经济头脑的。
在盐田正式推出之前,大批量的来自官方的精盐就已经出现在了长安的市场之上。
一度让原本因产量少而昂贵的精盐降价了。
等到所有人都知道这些精盐来自何处后,才有人放出风去,说是朝廷发现了新的晒盐之法和以粗盐制取精盐之法,要与民同享。
接下来盐田的售卖近乎水到渠成地被提上了日程。
别管盐田远在海边,现在根本就是一片荒芜,你就说你买不买吧?
反正李弘是买了,他花费了东宫的大半家资,另外一小半也准备投在盐田的建设之上,差点就倾尽府库了。
为此,就连他的一日三餐都减了一道荤菜。
正好这是太子支持皇帝大战略的表现,李弘买的越多,孝心越大。
与之相比,投资啥的只能算是个添头。
反正阿蓁看着东宫的账目忧心忡忡,尤其是在知道李弘决意将剩下的大部分钱财继续投入到盐田之后。
她忍不住劝道:“婢知盐田晒盐之法是五郎献上的,可如今将东宫的生计全都投在此上,万一发生了意外……”
对此,李弘胸有成竹,丝毫不惧:“阿蓁放心,就算出了意外也无妨。”
“你可知在民间有一故事——彼处受灾,此处官府组织捐钱,然百姓不愿,遂有世家带头,终得了钱。”
阿蓁眨了眨眼,这故事她听着有些耳熟。
好奇地问道:“然后呢?”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见到阿蓁有些错愕的表情后,李弘才笑道:“世家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成……”
阿蓁登时担忧起来:“难道五郎的晒盐法是假的?这可不行,以后事发是会招人恨的。”
“当然不是……晒盐法当然是真的。”李弘拍了拍阿蓁的手,安抚说,“我只是想说,就算有个万一,耶娘也不会坐视不理的。”
……
“多亏了五郎啊,若非五郎记挂,那个新罗贱人还不知要在我身边待多久!”
再见到江王李元祥,李弘觉得只过了个年,李元祥似乎又胖了点。
“叔翁不必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李弘答道。
他有点不太好意思揽功,但相比于告诉江王真相——你只是个添头,李弘觉得还是说点谎吧。
“那个新罗贱人,不过是家里父母弟妹得了些优待,竟敢因此而背叛我,实在是……”
李弘:……
虽然立场上他应该站在李元祥这边,可听着李元祥说的话,他竟觉得那个新罗婢的选择挺合理的。
听李元祥所说,在此次事发之后,长安城的新罗婢热度为之一减,倒是让新罗人少了些外汇来源。
在李元祥再三感谢之后,李弘说道:“叔翁若是想谢我,就去多买些盐田吧……”
李元祥一愣,随即会意,答道:“五郎放心,我这别的没有,钱财还是有一些的。”
“不仅如此,我回头再叫上虢王几人,一定不会让五郎失望的。”
“叔翁这话从何说起?怎么能说不让我失望呢?是不让圣人失望,都是为了我大唐社稷啊!”李弘强调说。
李元祥说道:“五郎说的是,为了大唐社稷,我辈亲王,义不容辞!”
而李元祥回去之后,果然行动起来。甚至坊间传闻,他还拿出了在任上搜刮来的钱财,并用王府在外的财产去寺庙中做了抵押。
别管这事是真是假,此消息一出,还在京却并未购买盐田的宗室诸王们全都坐不住了。
即便皇帝再怎么善待宗室,宗室自己也得给点力呀。
江王出了风头,其他亲王、郡王就算心有不愿,也只能老老实实地出钱。
相比之下,勋贵这边的反应就要差一些了。
开国之时跟着太宗皇帝东征西战的功臣们如今已经凋零的差不多了。
余下的二代、三代们多有纨绔,能继承父祖辈英勇果断的人不多。
昔日唐太宗作为分封之法的簇拥者,对分封有着极高的爱好,在登基后的前十几年,不止一次同群臣们讨论将宗室勋贵们永久担任州刺史。
但每次都被包括勋贵在内的大臣们集体否决。
若是换做如今还嫌弃恩荫名额不够多的勋贵们,只怕巴不得分封呢!
好在勋贵中还是有些人物的。
李勣、许敬宗等寥寥无几的老人没有让人失望,
除此之外,已故程知节(程咬金)的第三子,如今长安在担任右金吾卫将军的程处弼。
程处弼也继承了老程家喜欢广结善缘的特色,他本就是山东济州人,离海边不远,自作主张花了不少钱。
郭孝恪之子郭待封,作为二代中冉冉升起的一颗将星,本来过完年他就要被派往凉州镇守,如今出发之前,正好赶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