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世界地图十分熟悉的朱慈煊为明军设计的“下南洋”路线大体是这样的。
他先率领军队向西北方向移动,翻越群山,进入缅甸境内。
随后在缅甸境内继续向西前行,直到抵达伊洛瓦底江。
伊洛瓦底江作为缅甸境内最重要的河流,两岸绝不会缺少舟船。
到时便可以将其抢夺来,作为自己“下南洋”的运载工具。
这些船只虽然都不大,不一定适合长期远洋航行。
但并不要紧,因为朱慈煊定的第一个目的地并不是东南亚诸岛,而是位于印度洋上的安达曼群岛。
安达曼群岛离缅甸南方距离很近,最近处不过300公里。
即使是乘坐小型船只,也可以轻松到达。
更重要的是,根据朱慈煊的了解,伊洛瓦底江上可不不仅有小船,还有许多大型船只。
而且,缅甸现在的首都阿瓦就在伊洛瓦底江边,那里绝对不会没有大型船只。
到时候,只要击败缅军,要多少船有多少船,要多大的船有多大的船。
当然,这些都是未来的事情,现在最重要的是尽快进入缅甸境内。
自朱慈煊率领五万军民出发后,并不算很顺利。
此时正值盛夏,天气炎热。
云南一带又多山,道路崎岖,十分难行。
若是年轻健壮的将士还好,可随军百姓中老弱妇孺并不算少,因此行军艰难而缓慢。
这一天,李定国便单独找到朱慈煊说道:
“陛下,军中老弱病残较多,而我等去南洋开发荒岛乃是艰难之事。儿童虽然也体弱,但早晚会长大成人,成为大明中坚力量。
“可那些年老者,行将就木,已无大用,不如将他们留在故土,让他们安享晚年。”
朱慈煊知道李定国所言很有道理,但他觉得如此做的话会心中有愧。
这些老人生于大明朝,长于大明朝,已把自己当成大明人,不愿意投降鞑虏。
他们在明知道南下道路艰难,很可能死于路上的情况下,依然选择跟随明军南下,其忠心可见一斑。
对于这些忠义之士,朱慈煊并不愿意轻易将其放弃,于是便回道:
“元帅莫担忧,这些年老体弱者虽然暂时行动不便,但只要咱们军队进入缅甸境内,抵达伊洛瓦底江,乘上舟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李定国听此,也不再多言。
他也知道,让这些老人独自留在故地,安享晚年是不可能的,不被清贼杀掉就不错了。
于是,朱慈煊继续带着所有人翻山越岭,朝着缅甸境内行军。
由于速度缓慢,所以行走了数日,大军依然没有抵达中缅边界。
这一日中午,烈日当头,军民们不敢在如此炎热的天气下行军。
只能停止前行,在一些巨石、树木下乘凉,准备待天色晚一些,天气凉快一些后再出发。
而朱慈煊和李定国等将领在一棵大树树荫下乘凉,正商讨着进入缅甸境内后的事宜,不远处跑来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