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9月11日,星期四,傍晚。
一栋三层老旧的楼房顶楼,闷热的空气中,电风扇不知疲惫地呼呼地送来一点凉风。
汪海峰坐在红色的书桌前发呆。
他手里握着钢笔,桌上铺着白色的信纸。
今天上午,汪海峰从27年后的世界穿越回来,回到了初中一年级时代。
穿越前是起点中文网一名写手,等级也升到了四级。
没有想到一次通宵码字,猝死在电脑前,回到1997年。
此时摆在汪海峰的眼前就是搞钱。
现在家里太穷了,全家5口人,靠大哥一个人的五百多块钱工资过日子。
难道要真干回老本行,写小说?
也只有这条路可行。
现在还没有网络小说。
《遮天》、《凡人修仙传》、《鬼吹灯》、《斗破苍穹》等诸多网络热门小说还没有呢。
自己多少也是一名四级写手,对许多网络热门小说那是相当熟悉,把后世那些热门网络小说拿出来?
写网络小说,你得有电脑上网,让自己手写几百万字,自己手不废也得关节炎。
这里时候的杂志很流行。
《故事会》、《知音》、《意林》、《读者》、《青年文摘》等许多杂志。
特别是《故事会》,给汪海峰印象最深刻。
在互联网没有普及前,它是广大青年读者包括学生的精神食粮。
汪海峰记得,晚上在被子里偷偷看《故事会》场景。
《故事会》32开,每页1000字左右,平均350字一个高潮,短篇小说6000字左右,中篇10000到14000。
由于篇幅有限,并不能像后来网文那样水字,以简约和精炼的篇幅完美填充了读者碎片阅读的需求。
在互联网并不发达的当下,杂志就如同几十年后智能手机,上个厕所都要先赶紧找本故事会,边拉边看。
不过写小说要适合当下的时代特征,不能照搬。
以前在网络上听过一个段子。
八零后瞧不起七零后,九零后瞧不起八零后,零零后瞧不起九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