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就卖了。不过
他的语气有些不自信,今时不同往日。查先生手中剩余的股票市价至少有14亿,默多克如果提前拉拢到查先生,肯定要大幅溢价,二三十亿,人心难测啊
是啊,财帛动人心。
尽管觉得这种可能性不高,可事关重大,她必须把所有的可能性都想到。
不妨先调查一下于品海和沈先生。林朝阳建议道。
陶玉书点点头,再次拿起电话,刚要给梁伯韬打电话,她又把电话放了下来。
你说伯韬有没有可能也接触过默多克?
林朝阳眉头起来,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奔达中心!陶玉书提到前几天去看的写字楼。
林朝阳明白了陶玉书的意思,他的眉毛皱得更紧了,眼神凝重。
阴谋论又或者是巧合?
林朝阳一时也有些分不清了。
沉思良久,他才说道:
梁伯韬跟你合作多年,香江又是他的大本营,他不会轻易败坏自己的口碑的。
默多克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才能说服他来用这桩生意牵扯你的精力和资金?
况且,奔达中心的出售不可能是人为因素。
陶玉书缓缓点了点头,林朝阳的分析是在理的,她感觉自己可能是被默多克的故布疑阵给影响了,有些思虑过重。
致电梁伯韬后,陶玉书心思依旧纠结,很晚才睡去。
梁伯韬调查沈宝新和于品海需要时间,不是一两天就能有结果的。
翌日,陶玉书将手下证券部的人召集起来,让他们分析明报企业近半年以来的交易动向是否有可疑的地方。
默多克如果提前做局,必然会在二级市场留在痕迹股票交易量激增、股价大幅涨、期权交易量的涨跌、机构投资者的持仓变化都有可能隐藏着潜在收购的信号。
但可惜的是恒生指数自89年以来稳步向好,今年更是热得发烫。
明报企业业绩又蒸蒸日,盈利能力持续稳定升,又有星空卫视的强力发展做支撑。
市场关注度居高不下,交易活跃度自然也高,想要通过二级市场的蛛丝马迹来判断默多克是否有提前入局,还是勉强了一些。
证券部的人忙碌了两天,提交来一份结论模棱两可的报告,陶玉书神色凝重。
林朝阳以前说过一个词叫虚空索敌,其实这一切有可能只是她的虚空索敌。
但陶玉书不敢轻视默多克,林朝阳有一句话说的很对,默多克这样的人驰骋商场靠的可不是与人为善。
纵观他三十年来的发家史,主动门,放低姿态,求购自标,可不是他的作风。
现在没有任何明确的证据,有很大的可能是因为默多克的布局太过精细,羚羊挂角,不见踪迹。
面对这样强大而狡猾的对手,陶玉书心中也不由得生出一股强烈的斗志来。
圣诞期间,由林氏影业出品的赌神2映,王晶、周润发这对王牌组合再度联手,赌神2一映便呈现出横扫市场之势。
首日票房破300万港元,观众口碑良好,助力电影首周票房打破2000万大关,
看样子又是一部本埠破5000万港元的大卖之作。
这已经是林氏影业今年第二部、历史第三部本埠破5000万港元的电影了。
第一部是去年周星驰的审死官,票房5021万港元第二部是9月映的
黑侠,票房5164万港元。
三个多月来黑侠已经在香江、湾岛、内地、美国、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区和国家陆续映,各地票房表现不一。
其中表现优异的是香江、内地、湾岛、美国、韩国,分别取得了5164万港元、4230万元、226亿台币、103亿美元、4512万人次的成绩。
日本、东南亚的表现则差强人意,总体算下来,黑侠的全球首轮大规模放映,累计票房为154亿美元。
对于投资3000万美元的黑侠来说,这个票房数据自然要算得是大卖了,仅仅是税后的票房分账就净赚2400万美元。
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黑侠还将陆续登陆欧洲、美洲各国。
而且黑侠作为类超英动作片,录像带租售和家庭转播收入一向不错,保守估计收益超过4000万美元问题不大。
除此之外,林氏影业的股价也在影片的热卖中一路走高,到赌神2映,
依旧大卖,林氏影业的股票热得发烫。
在距离94年元旦还有四天的时候,林氏影业的市值在市场的狂热追捧中终于打破了200亿港元大关。
去年这个时候,林氏影业的市值刚刚突破120亿港元,仅一年时间,涨幅达到67。
称不是妖股,但这个表现绝对是绩优股了。
关键跟那些生死一线间的妖股不同,林氏影业市三年,业绩稳步提升,又时不时带给市场和投资者们惊喜。
已经完全赢得了投资者们的信任,同时投资者们也对林氏影业所描绘的国际化道路深信不疑。
电锯惊魂赤壁大战黑侠,一年之内连续三部影片创造了全球票房破亿美元的佳绩,林氏影业的国际化已经初见成效。
赶在12月末,美国综艺杂志发布全球票房p100影片名单,侏罗纪公园以978亿美元的夸张成绩一骑绝尘,这个数字几乎是第二名到第十名的总和。
如今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影票仓,其地位如同侏罗纪公园之于1993年的全球票房。
在这份排行榜单之中,环球影业、派拉蒙影业、二十世纪福克斯之类好莱坞巨头不断重复出现,美国出品的电影占了至少八成。
好莱坞在国际影坛的统治力可见一斑!
可就是在这样一份好莱坞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的榜单当中,有一个公司的名字却分外突兀的出现了好几次一一林氏影业。
甚至林氏影业还有三部电影的票房闯进了前十名,分别是第五名的黑侠
154亿美元、第六名的赤壁大战149亿美元、第九名的电锯惊魂103亿美元。
综艺创刊近90年,是美国领袖级的娱乐商业杂志,素有好莱坞圣经之称,近年来也逐渐成为了全球传媒娱乐业的风向标之一。
其制作的全球票房排行榜,权威性自然无需质疑。
好莱坞的电影称霸各种榜单不是什么稀奇事,美国现在是世界霸主,经济发达程度冠绝全球,多年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了好莱坞的强势。
但林氏影业这条猛龙的出现却惊掉了国际影坛一地下巴,让许多国际知名的电影公司都不得不将注意力放到这家出身于香江的电影公司身,而后越扒越心惊。
成立不过短短七年时间,却已经称霸香江,覆盖东南亚,经略东亚,闯荡好莱坞,这是何等恐怖的怪物?
综艺杂志的一份票房榜单,让林氏影业第一次在世界舞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这份榜单发布集团之后,就被香江政经周刊迅速转载,引发了香江电影界和市民阶层的广泛热议。
以前大家都知道林氏影业很强,强到可以称霸香江,但因为视野的局限,大家对于林氏影业的认知始终不够全面。
现在大家看到了,根据综艺的1993年年度全球票房p100影片总结,林氏影业今年共有五部影片进入了前100名,其中3部更是闯入了前10名。
也许是觉得单单转载这份榜单还不够吸晴,香江政经周刊又贴心的为香江读者统计了林氏影业在过去一年在全球创造的影片票房。
529亿美元!
折合港币高达402亿港元!
冷冰冰的数字看起来不够有冲击力,但凡事就怕对比,1993年度香江电影市场总票房为153亿港元,仅为林氏影业全球票房的38。
也许是觉得与香江电影对比已经无法彰显林氏影业的强势,香江政经周刊还附了美国电影产业的一些信息。
1993年度,美国电影市场总票房为56亿美元,二十世纪福克斯的全球票房为55亿美元。
林氏影业的全球票房占据美国电影市场的十分之一规模,与好莱坞巨头旗鼓相当。
这一对比,效果立刻就来了。
别说是香江电影界,哪怕就是整个商业界和市民阶层,也不由得对林氏影业产生了刮目相看的观感。
七十年代以来,香江经济蓬勃发展,号称亚洲四小龙之一,但却极少诞生走出香江、迈向全球的跨国公司。
谁也没有想到,率先带领香江商业和文化走出去的,竟然是林氏影业这样一家电影公司。
1994年的元旦期间,林氏影业全球票房成了整个香江讨论的热门话题。
所有人都感受到,他们似乎正在见证一家可以媲美好莱坞巨头的全球化电影公司的崛起。
在如此狂热的气氛下,林氏影业的市值在突破200亿港元以后并没有停下,而是继续一路狂突进至230亿港元。
涨得连陶玉书这个老板都感到有些害怕,大涨之后有大跌啊!
于是她选择了主动给这波热度降温,元旦假期过后,林氏影业发布公告宣布:
大股东林氏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计划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1800方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2。
林氏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是由陶玉书夫妻俩控制的控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