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方暂时没来,又额外给了洛阳一点准备的时间。
各处的粮食开始了大规模的收割、扬晒、入库。
总要种地的,哪怕再难,也要努力活下去。
糜晃最近在与满奋、苗愿拉关系。
这是他擅长的。
以都督身份“折节下交”,希望两人能在关键时刻服从命令,不要各自为战。
满奋对糜晃不冷不热,但也没有不给面子。
苗愿是司马乂时代的旧将了,曾经跟过上官巳,为人贪婪、残暴,但还算识时务,对糜晃的拉拢比较热情。
这两人的兵多为新募,整训的时间不过三四个月。前几天出城集体会操,糜晃跟过去看了,回来后就有些沉默。
在邵勋的熏陶下,他现在有点眼光了,看得出什么是强兵,什么是羸兵。
这两位帐下五千兵马,就战斗力而言,可能还不如王国军。
战洛阳,却无可战之兵,让他很是神伤。
邵勋则在狠抓新兵训练。
王国军基本被补齐了,来了很多有军事经验的溃兵,经过一个月的整训后,算是粗粗熟悉了营伍。
邵勋只希望敌军来得慢一点,再慢一点,好给他更多的整训部伍的时间。
但有时候啊,你越担心什么,什么东西就越容易来……
永安元年(304)八月初,邺城以南的广阔平原之上,惨烈的战斗已近尾声。
一万五千河北降兵甫一交战,就被打得狼奔豕突。
大部分人当场投降。
都是河北人,何必打生打死呢?没那個必要啊。
甚至还有降兵临阵倒戈,加入邺城阵营,向南杀去。
他们的动作并不快,似乎有意让消息发酵一般。
与此同时,鲜卑骑兵却加速南下。
他们没有朝王师中军扑去。
两三万禁军不是他们能对付的,尤其是在轻重骑兵配备齐全,甚至具装甲骑都有的情况下,贸然冲上去就是找死。
他们专挑羸兵下手。
安阳西南,柳耆狼狈地奔马而走,不敢回顾。
他的同族兄弟柳安之挥舞着大戟,扫落数枚箭矢,紧紧护着柳耆。
亡命奔逃的同时,二人简直欲哭无泪。
解县柳氏是河东一个颇具实力的家族,部曲众多,牛羊被野,但乡品并不高。
柳耆祖父柳轨曾任尚书郎(第六品),与贾充共订新律。
父亲柳景猷只做了个小官。
到了他们这一代,干脆在家当坞堡帅,等待出仕的机会。
司空奉帝北伐,柳家没怎么响应,只有柳耆及同宗兄弟柳安之带着部曲东行,想搏个机会。
柳耆纯粹是功名心较重,柳安之则是因为娶了裴氏女为妻,二人结伴而行,共带了三千部曲,在黄河边汇入王师之后,一路劫掠,正快活呢,突然就遭到了邺师的突袭。
饱掠之下,众人皆无战意,于是一路溃退,甚至冲散了不知道从哪来的友军部队。
友军一看这个样子,跑得比他们还快,让柳耆、柳安之二人破口大骂。
不过骂归骂,逃命要紧。
二人仓皇南逃,不敢回顾,连部曲也不要了。
这仗,谁爱打打去,我们不伺候了,回家!
荡阴东北,一支被临时征发的农兵部队正在行军,结果越往北,遇到的溃兵就越多。
仓皇逃跑之下的溃兵,简直就是“谣言制造机”。
一会有人说全军覆没了,司空被擒杀。
一会有人说洛阳中军临阵倒戈,投降了司马颖。
甚至还有人说天子中箭负伤,下诏退位的。
谣言越传越离谱,让这帮农兵心慌意乱,当场溃散。
荡阴西北,来自陈留的郡兵听到各路兵马退却的消息后,原地驻扎。
期间有鲜卑骑兵汹涌南下,不过没管他们,径自走了。
到了晚间,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后,全军趁夜拔营,调头而走。
这就是北伐战场。
乌合之众们根本没心思力战,在谣言的刺激下,纷纷溃走。
而他们逃跑的举动,又极大影响了洛阳中军……
八月初七清晨,石超趁着大雾,率邺师主力进薄中军。
中军人心惶惶,但到底素质不错,激战一日,未分胜负。
当天晚上,向南鼓噪而退的友军越来越多,中军士气愈发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