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现在很多人都学聪明了,日常里根本不和林安东讨论数学问题,免得怀疑人生……王斌耀算是唯一的例外。
不过王斌耀教授,人家也不是专门研究数学的,人家搞材料的,研究数学只是为了创造一些数学工具搞材料研发而已,虽然研究程度也很深入,但真说起来,其实王斌耀也只能听个大概。
但是人家聪明啊,稍微给他点提示,人家就能跟上林安东的思路啊,他自己搞不出来,但是陪着聊一聊没啥问题。
为了体现对这两个顶级科学家的重视,徐申学还专门设立了w16技术级别,只授予了这两个人,生活后勤保障以及安保等领域的待遇,直接按照徐申学自己的待遇来……至于钱不钱什么的就不用说了,多的很。
甚至他们两个人根本没有需要自己钱的地方。
他们的所有开支,哪怕是王教授三天两头看女团表演的开支,都是属于后勤保障开支……不需要他一分钱。
——————
采用了林安东教授最新研究成果的yun rt2核心算法,才是智云集团旗下在智能机器人的最为核心的技术。
同时智云集团的机器人专用大数据模型经过一年多的持续训练,其模型已经有了比较大幅度的提升。
智云集团外包出去的‘数据训练工厂’,数万名数据收集员工持续工作,为模型提供各类人类行动模式的数据,同时在之前已经销售出去数十万台机器人上搜集到的各种数据。
利用这些数据,智云集团在机器人大数据模型是越来越完善,让原有的功能更加完美,并且还陆续开发一些新功能。
这就让人们看到了更加强大的智慧机器人。
尤其是在发布会现场里,徐申学进行yun robot b3机器人演示的时候,其表现出来的行动模式看起来已经非常顺畅,机械臂的操作也极为灵活而精确。
整个看起来,甚至和以往的诸多科幻片电源里所看到的机器人都差不多了。
其实自从智云集团的机器人推出来后,搞得很多创作科幻片的剧组,都不约而同的提升了机器人的性能设定,总不能拍出来的科幻电影里的机器人,还没现实里的机器人厉害吧……
人们对这种实用性非常高的新一代智能机器人非常有兴趣,一个个看着都流口水,奈何大部分人囊中羞涩,买不起!
yun robot b3的售价很贵的,标准版是39.9万,高配版则是49.9万,这个价格让很多人望而止步……根本买不起!
东西是好,但是卖不起徒之奈何,也就只能在网上看看别人的使用体验,羡慕嫉妒了。
四五十万的车,比如海蓝slmc,海蓝mev,很多国内的中等偏高收入的家庭,咬咬牙也能买,毕竟车辆是家庭的必备品。
但是四五十万的机器人,真心舍不得这价格。
既然这么贵的买不起,很多中等偏高收入的家庭,尤其是夫妻双职工,没什么时间干家务,照看小孩或老人的家庭,就会捉摸着干脆买个十来万的c6或c7机器人,用来做一些家务活,照看小孩也是很好用的。
多少能减轻自己的日常压力,不用每天累个半死回来,还要干一大堆的家务。
并且智云机器人也是属于大件产品,为了促进销量,智云集团旗下的金融机构也会提供分期付款服务,就和买车一样,可以分期数年不等还款,利息也很便宜。
诸多情况下,就导致了比较有意思的情况,那就是智云集团发布了yun robot b3后,该机器人还没有正式上市销售呢,旗下的入门级c系列机器人却一夜之间增加了不少的订单。
很多人看过发布会以及相关的新闻后,对这个智云机器人真的很动心,但是贵的买不起,就选择了购买c系列机器人。
最便宜的c6机器人,只需要十三万,分期付款的话每个月支出也不会很大,大部分没有其他额外压力的中等偏高收入家庭,其实都能负担的起。
国内这边出现了c系列机器人的订单增加的情况,国外很多国家也同样如此,哪怕是发达国家也不例外。
智云的机器人在这些国家里的售价普遍比国内的售价更高,毕竟有关税以及其他税务,财务,销售成本,这导致了yun robot b3机器人,在国家的上市售价更高,其标准版在五十多万到八十多万不等……美国那边最贵。
这个价格,哪怕是对于这些发达国家里的普通家庭而言,依旧是属于比较昂贵的价格……哪怕他们收入高,但是日常各种开支也高啊!
所以,在新一轮的智云机器人的各种营销广告,开始铺天盖地的出现在全球各地的网络媒体以及线下媒体的时候,依旧只有少数人选择购买b3的机器人,更多动心的还是选择退而求次,买一台c6或c7机器人用着。
这意味着,智云集团旗下的机器人业务,其b系列的高端机器人在总销量占比里,开始迅速下降……
而别以为这是坏事,实际上不是!
以前的b系列机器人虽然销量占比高,但实际上总销量少,前期尝试购买使用机器人的都是不差钱的家庭,科技爱好者这些人群,他们自然是挑好的卖,价格反而不是太重要的因素。
而现在,随着智云集团持续推广营销机器人概念一年多,再加上之前购买机器人的一些用户的各种分享使用体验,这让不少地区里的普通人也接触,并有了购买的心思。
贵的买不起,那就买便宜的!
这才是导致c系列的订单短时间内暴涨,进而导致c系列的销量占比迅速拉升的核心原因……
不是b系列卖的少了,而是c系列的销量快速攀升了。
这种情况是智云集团那边有所预估,但是也没有预估到如此剧烈的……
智云集团的市场营销部门,考虑过yun robot b3机器人的发售,会带动老款机器人的销量,但是没有预料到带动力度会这么大。
毕竟之前正式发布销售c系列机器人的时候,也曾经进行了非常大力度的宣传,然而销量也就那样,整个c系列的月销量,并没有比b系列的高太多……这一度让智云集团的市场营销部门的人很无奈。
但是现在,随着b3机器人的发布,进一步带动市场热度后,已经发布销售半年的c系列机器人,却莫名其妙大火了起来。
发布会的三天后,季成河向需徐申学报告说:“最近几天我们在全球渠道里的c系列机器人缺货了!”
“最近三天,c系列的新订单太多了,这比我们预估的c系列新订单多了至少三倍,我们有预料到b3机器人的发布会带动增长,但是没有预料到带动力度会这么大!”
“仅仅是这三天,c系列的新增订单就已经达到了十六万台,其中国外的订单达到了九万台,国内订单是六万台!”
“我们的库存不足,供应链产能一时半会的也供应不上,只能让客户排队拿货了!”
季成河感叹道:“本来我们还计划过半个月左右,对c6和c7机器人进行降价促销的,但是现在看来没这个必要了!”
“这两款c系列的销量势头还在上涨,按照我们的分析预测,这一波销量上涨应该能稳住三个月左右,然后才会进入一个平缓的下降期,等到四月份的时候,我们发布新一代的c系列机器人承接其生态位,并对c6以及c7型号进行降价促销,继续扩充c系列的销量!”
“明年,我们的目标是要把整个c系列的销量目标提升到一百万台,成为我们的机器人业务的主要销量机型!”
“而b系列的情况,b1机器人受到b3机器人的冲击,销量出现了比较大幅度的下滑,但是b3机器人顺利接过来了这一价位的市场,目前三天过去了,我们在全球范围内一共接到了七万台的订单,并且这个订单数据还在持续增长当中!”
“明年,b1以及b3这两款机器人加起来,力争突破五十万台。”
“b系列以及c系列加起来,我们明年的销量目标就是一百五十万台,这也是比较符合我们目前的产能规划!”
“至于b2以及明年中的型旗舰级,预计销量不会太大,全年下来有个上万台就很不错了。”
“d系列以及e系列特种机器人也是如此,销量会比较有限!”
“明年一百五十万台的总销量,四百五十亿美元的销售额,这是我们拟定的销售目标。”
“机器人业务,从今年开始,将会彻底成为我们集团的主要营收来源!”
季成河没说是利润来源,因为现在的机器人研发投入,制造成本都非常高,别看预计营收明年有四百多亿美元,但是智云集团在机器人领域的各种研发投入也是非常恐怖的。
光是zy34以及zy35这两种专用芯片的设计研发费用,加起来就超过六亿美元,其制造成本也高。
机器人专用的大数据模型的数据收集以及训练费用,这个更高,以及明年都需要几十亿美元的支出。
这还没算底层的核心技术:yun rt2算法呢,这东西比较难进行成本计算,但是人工智能研究院的研发开支是非常大的,顶级科学家以及核心研发人员的人力成本也很高,动不动就年薪几百万起步,很吓人的。
最后在制造领域里,各种硬件都是当下最顶级的硬件,从电池到电机,再到感应器等,全都是很昂贵的硬件。
最终算下来,目前的机器人业务里,其实智云集团没赚多少钱……这也和智云集团野心太大有关系。
他们要几千亿美元的市场以及高利润,自然也就需要付出前期的高昂代价。
只要需要砸钱,通过大量的产销量把研发以及硬件成本打下来,然后才能够谈得上高毛利。
至于现在,还早着呢!
但是即便如此,智云集团里的机器人业务,也已经成长为了智云集团里不可或缺,潜力极大的核心业务之一了。
对此,徐申学是非常重视的。
甚至都接受了一次专访,亲自站台为机器人打广告,吆喝智能机器人的时代已经到来,人类的生活已经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云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