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也没人想过强抢了,黎大海在县里已经成势了,他不卖谁也拿不走。
“算了,我们直接去他店里等着吧。”
林老板想说什么,两个老人摆摆手就走了。
两个老家伙是十三行路搞服装批发生意老板的长辈,不过他们家里主营业务就是进出口贸易,听说海外关系很厉害的,他得罪不起。
黎大海这边还不知道有人找他呢,带着莹莹逛了下就回去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他俩刚到港口,就听到老七在喊他。
“大哥,有俩个老家伙找你,好像和银冬瓜有关。”老七最后一句小声说道。
黎大海点了点头,这段时间找他买银冬瓜的人不少,但都不是正主,他没理会。
“回去再看看吧,还有什么事?”
光有人问银冬瓜,老七不会特意跑一趟的。
“崔记者等会过来,我在码头接他。”
“哦?是为了超低温渔船?”
“是的,县里联系了珠江晚报,报道这次丰收回港的事,昨天凌晨县里就拍了不少抢购的照片。”
“嗯,那样也好,起码没人能抢船。”
黎大海满意的笑了下,估计是余县长发话了,不然早该有人打他电话。
“这次送多少?”
“还是一千块吧,现在他级别不够,别养刁了。”
“哦。”
事情说完,黎大海就带着莹莹回去了,等下她还要骑车上班的。
现在的人产假很少的,快临盆的那个月才开始放假,放在二十一世纪,简直就是离大谱。
不过法院安排的工作也会调整,不会给孕妇太多压力。
黎大海劝过她早点辞职,反正后面还要怀孩子。
但是莹莹不愿意,她想在最后的时间里,把法院的关系沉淀一下。等她离职了,家里还能联系的上法院那边,这段时间她可是花了不少钱的。
黎大海倒是蛮感动的,这个傻女人对他傻乎乎的,但是对外的话,当家还是很合适的。
现在法院那边的关系都是老七在联系了,莹莹慢慢把老七介绍过去的。
到了鱼档,两个老人在热切的盯着茶台上面的银冬瓜,外面还站着几个年轻人。
黎大海让莹莹骑老七的车上班,他去泡了一壶茶,请两个老人坐下。
“两位老爷子贵姓?”黎大海给两人倒了七分茶水,自己倒了一杯,小口嘬着。
“我叫查良军,这是莪叔叔查远山。”岁数小一点的老头先开口了,满头银发的查远山微微点头。
“两位查先生辛苦了,我是黎大海。”他恭敬的对着查远山施礼,这老头儿岁数不小,自己该有点礼数的。
“这次过来,主要是想买这个银冬瓜,我家还有五个,希望把这个也买下来。”查良军开门见山。
“买,肯定是能买的,不过价格要商量一下。”黎大海客气的说道,他现在有点被动,实在是两个老家伙岁数大,他不好拿捏姿态。
“30万怎么样,这个价格不低了。”查远山一直不开口,都是查良军说话。
“不是钱的事,我现在不缺钱,前天一船鱼都快上百万了,后面每半个月都有一船呢。”
两个老家伙心里一惊,这叼毛这么能赚钱的?
“真的?”查良军震惊的看着他,一年几千万的生意啊。
黎大海把两人的表情收在心里,笑呵呵道:
“马上珠江晚报的记者就到,这事不会骗人的。”
“那你想要什么?”查远山开口了,主要是侄子刚刚露了怯。
“看两位老先生能给什么了,西关大火都没烧光的东西,可是很值钱的。”
咸丰年间,西关一场大火把十三行毁掉了。不过后来还是有不少人重组了一个,但是那就不是当年的垄断洋行了,后来抗战的时候再次被解散,股东也是跑的跑,死的死。
两人有些棘手,这黎大海什么都懂,连西关大火的事都知道,不好办。
“可以把银冬瓜翻过来看看吗?”查远山想先确定一下。
“不好意思,我现在也没办法拿出来,等谈妥了我直接砸吧。”黎大海淡淡的说道,不见兔子怎么能撒鹰呢。
万一现在砸了,他们不认账怎么办,自己还要再砌回去啊?
“上下九的门脸?十三行路的楼房?”查良军试探的报了价格。
“天河区的码头,我要港商转让的那种。”黎大淡定的喝了口茶。
不是港商转让的话,他自己拿了也不能建成鱼港,通过港商转一道手,就方便多了。
不过后面其他区域都发展起来了,那些渔船就都能靠郊区卖货了。
现在还不行,天河区都是一大片荒地,后世比较著名的猎德、石碑几个村子还在种地呢。
“你怎么知道?”查良军开口之后立刻反应过来,立刻闭嘴。
黎大海满脸笑意的看着两人,十三行的遗老,肯定有港台关系的。
“不够,一个银冬瓜不够。”查远山没有搭理那些细枝末节。
黎大海闻言就知道有戏,心里不禁兴奋了起来。
“你们可以先让开,我先把银冬瓜拿出来。”既然对方愿意拿码头,那刚刚说的拿不出来的话就是放屁。
查远山立刻拉着侄子远离一点,心里有点期待。
黎大海把茶几抱了上来,下面露出一个水泥墩子,一个银冬瓜立在中间,旁边还有牛皮散在周围。
当时本来想把牛皮撤了的,后来老七搞了茶台,索性就留在那里了,反正别人也看不见。
他站到水泥墩上面,双手抓住牛皮,在手上绕了一圈,一个标准的硬拉动作,银冬瓜缓缓升了起来。
“都让开。”黎大海别红了脸,慢慢把银冬瓜挪到边上。
“嘭。”地上砸出一个大洞,甚至把距离不远的一个鱼缸震碎了。
“叼,这人好凶。”
跟着两个老爷子过来的几个年轻人都惊呆了,这叼毛什么路数,力气这么大?
黎大海喘了口气,才跳了下来,先让伙计收拾屋子里的鱼缸碎片。
“两位查先生请看,这里的印记是1835年,还是鸦片战争之前呢。”
现在作假这玩意的还真没有,主要是这么多白银本身就价值不菲了,没有谁闲着蛋疼搞这个作假。不过等古董盛行起来就不好说了。
而且现存的十三行遗物可是不少的,查家有五个他是不信的,不过肯定有就是了。
查远山仔细的看了下,心里默默的相信了,他家的也是1835年的款式,连字体都一样。
“查公确认了吗?”黎大海问道。
查远山点了点头,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作假。
“大哥,你们在干嘛?”老七正好进来,看到一地的乱象,有点警惕,手也摸到了后腰的短管。
“没事,给两位老先生看一下十三行的银冬瓜。”黎大海安抚了一下老七,怕他掏出家伙场面不好看。
“正好你回来了,帮我把它抬回去,我一个人搞不动。”他没敢喊那些伙计,万一失手容易残废。
“黎先生,可以让我拍个照片吗?”老七身后站出来一个身影,正是崔记者。
“哈哈,崔先生来的正好,平时我可不会拿出来的。”黎大海笑着说道。
崔记者闻言立刻上前拍照,两个老头儿也没阻止。
这个银冬瓜他们家里也有一个,这次主要是想买了送给香港那一支,那边的传家信物损坏了。
“谢谢黎先生,这个照片我都可以发个小通稿了。”崔记者开心的说道,下个月的通稿可以提前预备了,嘿。
等崔记者拍好照片,黎大海和老七用牛皮包着银冬瓜,又放了回去。
这次黎大海就没有留了,拿着小刀沿着边缘把牛皮剃了下来。
现在是彻底拿不下来了,只能砸,查良军本来想阻止的,不过被查远山拦住了,反正可以砸就是了。
“老七,你带着崔记者忙活吧,我和两位查先生有事商量。”顿了一下。“崔记者,招待不周,今天确实比较忙。”
黎大海这边还有事呢,今天能搞到码头最好。
“哈哈,哪里话,黎先生客气了,那我先去忙了。”
等两人走后,黎大海把茶台抱上去,开始重新冲茶。
“查公,考虑的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