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2章 瞎子阿炳(1 / 2)我住汉江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又过了几天,周孝愚准备就绪。

他一共撸了10张时间兑换卡,也就是说,进入《瞎子阿炳》剧本空间后,一直到结束后出来,剧本空间中的跨度是五个月,要经历阿炳的一生。

而现实中的时间流速则是五天。

周孝愚准备妥当,同时给齐曦发过去一条微信,就说这段时间他要忙一点事,让她五天后再过来。

中间不要来打扰他。

随后调出系统面板,意识落在《瞎子阿炳》的剧本名字上,那团五光十色的气泡再次出现,这次他没有犹豫,直接用意识幻化成一根针,朝着上面一戳。

啪嗒一声。

气泡破碎,一团带着乡土气息的人间烟火味将他包围。

当他睁开眼时,发现自己位于一座道观旁边的一间简陋的山房内。

厢房中的大床上躺着一位村妇,此时正满头大汗,声嘶力竭,而她身边则围着几个上了年纪的老妈子。

床边还有准备好的白毛巾和热水桶。

“就要出来了,加把劲,快……”

紧跟着,哇的一声,村妇像个刚爬上岸的落水人,一下子用尽了所有力气,她靠在床头,一声不吭,身上已被汗水浇灌了一遍。

房间中则出现了一阵响亮的初生婴儿哭声。

周孝愚眼神落在被接生婆倒提在手中皱巴巴的婴儿身上,莫非这个小孩是阿炳?

房间中又有一名产婆出门去告知在外面等候消息的男人。

周孝愚像一具无形无声的幽灵一般,也跟着这名产婆来到门外。

门口守着几名身穿道袍的中年道士,其中一名二十七八岁的道士来回度步,神色焦虑。

“华道长,生了,是个大胖小子,母子平安。”

“恭喜恭喜了。”

旁边几位同伴向男子拱手道贺,神色间颇有些尴尬。

华清和脸上挤出一抹笑意,也跟着拱手道:“多谢了,等孩子满月后,我会在家摆一桌,到时候一起来吃酒。”

等产婆将房间内收拾干净,又交代了一些坐月子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领了赏钱后相继离开。

山房内又恢复了平静。

华清和坐在床榻前,捏着产妇的手,产妇旁边摆着一个被包裹严实的婴儿。

产妇嘴唇动了动,声音虚弱道:“清和,给孩子取个名字吧。”

华清和思索了一下道:“小名就叫阿炳吧。”

全程在旁边围观的周孝愚神情一动,果然这个小孩就是阿炳。

床头前,这对‘夫妇’又说着体己话。

原来,这对男女就是阿炳的亲生父母,不过两人的身份却有些尴尬。

父亲华清和,是无锡洞虚宫雷尊殿的当家道士,属于正一派道统,按道规不能娶妻。

而母亲则是无锡秦家的寡妇,此刻在雷尊殿内帮佣打杂,两人不知怎地擦出了火花,悄悄同居在一起。

这间山房位于雷尊殿附近不远,算是两人同居生活的地方。

此时还是清朝末年,不管是地方民俗还是乡规都很严格,寡妇按理应该为丈夫守贞操终生不嫁。

也不是不可以改嫁,但是必须要走正规程序,取得夫家的许可才行。

两人的结合在民间属于伤风败俗,有悖纲常伦理的一件事。

之前同居时只需偷偷摸摸,忍受一些闲杂人等的风言风语,现在连孩子都有了,直接坐实了偷人出轨的事实。

产妇脸上一片愁容,捏着华清和的手道:“清和,你说以后怎么办啊?”

华清和想了想道:“秦家那边我找人去说和,给他们送一点钱,想必他们就不会为难你了,至于那些风言风语的外人,且让他们说去,不用管它。”

只能说,华清和想的太过理想化了。

有时候,风言风语是可以杀人的,宛如一把刀,就和后世的网曝差不多。

此时此刻,好像也并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因为雷尊殿的道士是不能娶妻的。

三年后,悲剧还是出现,阿炳母亲因为不堪其辱,投井自尽,此时的阿炳还是一个三岁大的孩子。

父亲华清和因为白天要在道观上班,没法单独带着一名三岁大需要人照顾的婴儿,又为了保全自己的名声,不至于影响自己的工作,只得将阿炳送回他老家。

也就是东亭乡小泗房巷村,托付给自己的族人寄养。

直到他8岁时,华清和才把他接到雷尊殿,收他为徒,送他到私塾念书。

两人名为师徒,实为父子。

只是阿炳的身世,华清和只字未提,只让阿炳叫他师父。

每天清晨,华清和牵着阿炳的小手,穿过大街小巷,送他到私塾,放学了,又亲自把他接回来。

比起读书,阿炳更愿意听师父吹拉弹唱。

华清和是无锡有名的琴师,胡琴(二胡)、琵琶、玄子(三玄)样样精通,尤其是琵琶弹得出奇的好,被人们称为“铁手琵琶”。

平日里没事时,他就抚弄那些乐器,如果阿炳没有去上学,必然坐在旁边听,两只小手托着腮,一动不动,听得很入迷。

见儿子如此喜欢音乐,华清和很欣慰,他心想,“学好了这门技艺也好,孩子将来总有个谋生的饭碗。”

于是,华清和决定把毕生所学全部教给儿子。

每天,他抽出一定时间,安排阿炳学习各种乐器,对他要求很严厉。

阿炳在音乐方面也极具天赋,学得如痴如醉。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为了练习琵琶,他将十个手指都磨出血印,手指碰到琴弦便是钻心地疼,可他硬是坚持练到伤口结了痂,形成厚厚的老茧。

吹笛子不仅要有长时间屏气的能力,还要有自动转气、换气的本领,只有这样吹出的笛声才嘹亮、绵远幽长。

为了达到要求,阿炳跑到河里,把头扎进河水里练习闭气;为了练习转气和换气,在数九寒天,他依然站在风口吹笛子;

为了增加腕力,吹笛子时,他在胳膊上挂上铁环。

在如此刻苦用功的学习下,19岁时,他就熟练掌握了琴、瑟、琵琶、鼓、锣、笛等乐器演奏技巧。

音乐技能早已超过师父,超过殿里所有人。

这一年,阿炳正式参加道教音乐吹奏,技惊四座,又因他英俊帅气,便有了“小天师”的美称。

阿炳在与华清和相依为命的日子里,虽然以师徒相称,但是早已过成了父慈子孝的幸福生活。

然而,不幸的命运再次降落在阿炳身上。

1919年,此时的阿炳已经26岁,也成了一名雷尊殿的年轻道士,师父华清和因为感染肺癌,因病去世。

在华清和去世前,他跟阿炳说出了他们之间的真实关系。

此时的阿炳如遭雷击,痛苦万分,又五味杂陈,原来他是个不被世俗接受和容忍的‘私生子’。

在父亲去世后,阿炳继承父业,成了雷尊殿的当家道士,与洞虚宫火神殿的当家道士华伯阳轮流掌管香火钱。

雷尊殿的香火一直很旺,如果阿炳好好过日子,雷尊殿的香火钱足以让他衣食无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