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章 朱元璋:军师说得对啊!【求订阅!求月票!】(1 / 2)与东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季秋的意思,朱元璋已然明白了。

但雄才大略的他,却是有些难以接受这个结论。

“秋儿,你的意思是,北元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被剿灭?”

“咱的后世子孙,必将永远遭受北疆的侵袭?”

“不,一定有办法!”

“一定有办法彻底消除大明北疆的威胁!”

不觉间,朱元璋的五官几乎要皱成一团,双拳紧握,不断颤抖,暴露出朱元璋此刻并不平静的内心。

他是真的不甘心!

作为“开局一个碗”,最终赢得天下的千古一帝,朱元璋的能力,毋庸置疑。

而他的野心,或者说是抱负,更是前无古人!

他想靠着自己的努力,一劳永逸的为大明解决所有隐患,让他的后世子孙能够安安稳稳的永享江山!

而他在位期间一系列政策,都是围绕这份抱负提出的。

然而,这位独一无二的帝王,并不知道一個道理。

或许知道,但是他不愿意承认。

那便是人力有尽时。

但朱元璋就是要逆天而行,只争朝夕!

再苦一苦咱老朱,就能让标儿,让咱的后世子孙,少操劳一些,多享享清福。

这便是大明成立后,朱元璋所有执政方针的根本,更是他为之奋斗的目标。

可季秋的一番话,却是明明白白的告诉他。

他想要实现的事,不可能成功!

朱元璋怎么能甘心,怎么能接受?

若不是季秋和朱元璋之间的感情实在深厚,又或者这番话是别人告诉朱元璋的。

怕不是当场便被毛骧拿下了!

迎着朱元璋复杂而又满是期冀的目光,季秋在心中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见状,朱元璋心中再一次燃起了希望的火焰。

咱就知道,一定有办法!

还不等朱元璋高兴太久,季秋便又摇了摇头。

“干爹,北元当然可以是被剿灭的。”

“当年汉匈大战,汉朝虽然损害国力,不也把匈奴打的狼狈西迁,几十年都不敢窥视中原吗?”

“但草原的部落,是不可能被彻底剿灭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游牧民族南下劫掠,是必定发生的结果。”

“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杜绝这种情况发生。”

说完,季秋在心中默默补充了一句。

至少目前没有。

哪怕是在一战时期,骑兵这玩意都是不少国家的主力兵种,动辄就维持着十几甚至是几十个骑兵师的编制。

一战之前,骑兵为了应对热武器,还进化出了“胸甲骑兵”,子弹射上去屁事没有,运气差点也就是个脑震荡。

从这就能看出来,全民皆兵,并且还都是骑兵的游牧民族,战争潜力有多么恐怖。

也就是随着“马克沁机枪”这种威力巨大,且火力强悍的热武器出现后,才把能征善战的游牧民族打的能歌善舞。

而在工业革命之前,游牧民族这玩意简直就是人类文明当中的“病毒!”

部落壮大→南下劫掠→被暴揍→回草原休养生息→继续壮大南下劫掠→继续被暴揍...

只要中原文明有一次没能抵挡住,那中原大地便是生灵涂炭的结局。

最恐怖的是,游牧民族休养生息,恢复人口与实力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农耕文明想要繁育人口,还得给孩子养到七岁以上,才能分担一些简单的工作。

等到十几岁以后,家里这才算多了个劳力,这便是一个完整的“培养”周期。

放到游牧民族身上,根本没有这种说法。

培养?什么培养?

放牧就完事了!

游牧民族的孩子,生下来唯二需要学会的技能,便是骑马与射箭。

而农耕文明生下孩子,还要担心奶水不足的问题,不敢连续生养,怕养不活孩子,人口增长速度存在限制。

而游牧民族呢?

生就完了!

孩子生下来饿了有羊奶,渴了还特么有羊奶!

一场大战过后,人口少了?

不怕!人口少了,草场那不是空出来了么?

不到几年的功夫,牧群便能够重新壮大,而牧群所产出的物资,又能供应游牧民族的人口,不断壮大。

这不是病毒是什么?

说白了,游牧民族的根基,并不是人口,或者是耕地。

而是蒙古高原上,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所孕育出的大片大片的草场。

游牧民族唯一的短板,便是人口上限。

由于草场的面积有限,能够负载的牧群数量,同样是有限的。

这对于以放牧为生的游牧民族来说,便相当于限制了他们的人口。

而游牧民族“全民皆兵”的特性,又很好的弥补了这个短板。

正所谓“邻居囤粮我囤枪,邻居就是我粮仓。”

日子过不下去了怎么办?

抢!

恰好在蒙古高原的南方,有着工业革命之前,最繁荣,最富饶的农耕文明。

不抢他抢谁?

为啥匈奴也好,蒙古也罢,只有活不下去了才愿意往西边走?

穷,榨不出油水嘛!

为了让朱元璋直观的认识到彻底消灭游牧民族,究竟是一个多么不切实际的想法。

季秋又给朱元璋算了一笔账。

“干爹,这样吧,咱就从军事的角度,分析一下咱们与北元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季秋转头看向徐达和常遇春,自信的询问道。

“大将军,副将军。”

“本次北伐,咱们一个士卒,需要几个农夫负责运粮?”

徐达率先开口,沉稳道。

“两个左右。”

“如果路途遥远,十万大军...起码需要三十万以上的农夫,负责运粮。”

这话一出口,徐达便露出了诧异的表情,显然意识到了什么。

“是了,正是这个道理。”

季秋适时接过话茬,看向同样做沉思状的朱元璋,娓娓道来。

“十万大军,便需要三十万农夫供应后勤,加起来便是四十万人。”

“而这四十万人,又需要多少农夫,来为他们提供征战所需的口粮呢?”

“最重要的是,这四十万人不能参与当年的农耕,通俗的讲,就是产不出任何价值。”

“长此以往,国力必定空虚!”

说到这,季秋再次看向徐达,轻笑着询问道。

“大将军,您是了解北元军队的。”

“如果他们南下劫掠,一个士卒需要几个随从,负责后勤之事呢?”

这个问题一出口,徐达便已然明白季秋到底要说什么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