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六章:请君助我【二合一,求订阅】(1 / 2)一只笨蛋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些人潜伏在暗中已经许久了,但是陈居在咸阳城中的时候,就如同一根定海神针一般,将这复杂而又汹涌的咸阳城局势给定住。

而当这根定海神针离开了咸阳城,这片暗中已经积蓄了许久波涛的浪涌便再次开始了。

坐在王座上的人,也感受到了这其下的浪涌。

但扶苏并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对此有什么表示,只是好像没有发觉一样处理着自己手中的事务。

春去秋来,恍惚之间半年的时间便流逝了。

大秦内的改革倒是依旧稳步的进行着,无论是黔首还是那些不悦的贵族都好像已经接受了这个变革一样。

平静的有些令人害怕。

而或许,天翻地覆,就在顷刻之间了。

.........

官渡。

陈居坐在官渡老宅中,脸上带着疲惫的神色,他按着自己的额头,身旁的女子坐在那里,看着面前的陈居,脸上神情不变:“良人何必如此担忧呢?”

她笑着说道:“虽然天下局势变动,但这不是和之前始皇帝陛下所预想的一样么?”

“即便那些人再怎么想要汹涌,大秦这艘战船也依旧是会在水面上平静的行驶,不会出现什么意外。”

“长公子如今看着颇为聪慧,若是能够顺利而又平稳的交接秦国的大权,秦国便能够安稳了。”

“至于求变的事情,安稳了之后再求不也是一样的么?”

陈夫人走上前来,站在陈居的身后,为其按着肩膀,让陈居的神色逐渐的缓和了下来。

陈居只是叹了口气说道:“事情并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他沉默的说道:“先皇在临驾崩之前,曾经与我交代过,让我着重注意一下他的其余子嗣,而如今几位皇子看似安分守己,但对于陛下的登基只怕心中都是有意见的。”

“更何况,无论是先皇还是陛下,都坚定的推行郡县制度。”

“这样子的制度如何能够让他们满意?”

“宗室之中似乎也颇有意见啊。”

陈夫人只是为陈居捏着肩膀,一边按揉一边说道:“他们有意见便让他们有吧,难道还能够威胁到秦国的统治?”

说到这里,她的声音变得轻柔了一些。

“再者说了,哪怕秦国发生了什么变故,也不会牵连到陈氏的,不是么?”

陈居没说什么,他只是看着桌子上点燃着的油灯,眼睛中的神色颇为幽深。

的确是不会涉及到陈氏。

陈氏如今其实已经可以算得上是先祖陈野在世的时候,经常提到的“世家”这个阶层的贵族了。

整個天下间,没有任何一个家族可以媲美陈氏的传承。

论才学,陈氏的每一代都有才学横压天下的人物,论传承,陈氏的拙身楼中有着先贤们的经典著作,而且是亲手所书的著作,论势力,朝堂上下有一大半都是陈氏的门生故吏。

论财富,就算不将历代秦王、皇帝赏赐的宝物算上来,陈氏的财富也并不算少,因为总有一些支脉的人不愿意进入仕途所以去经商的。

在这个时代,陈氏的人无论想要去哪里经商,哪里的人、哪里的官员敢不配合呢?

这天下无论想要干什么,都绕不过陈氏中人。

这便是陈氏,一个在暗中已经成长为巨无霸,但是却并没有让人们真切的感觉到恐惧的庞然大物。

唯有坐在那高高在上皇位上的人才能够感受到陈氏的强大。

这也是为何历代秦王、甚至是始皇帝都会怀疑陈氏的原因,因为他太强大了!

一个高高在上的皇,怎么可能容忍这样一个威胁在身侧呢?

然而还是那句话,容忍不了也得容忍,因为你对他毫无办法。

可.....

这样的世家便是陈氏想要的么?

或许有人会说陈氏中人过于“自傲”,过于“伪善”,可无论是自傲也好,还是伪善也罢,陈氏中人都是真正的想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让天下黔首过得更好的人。

如今的陈氏维护秦国的统治,那是因为秦国的统治能够令天下黔首过上更好的生活。

可若是哪一天秦国出现暴君令天下黔首生如不死,那么陈氏便会是第一个朝着秦国拔出腰间长剑的人。

当然,这个对象不单单是秦。

陈居放下手中的东西,看着远处那飘散在半空中的青烟微微的叹了口气,继而说道:“也罢,该回去咸阳城了。”

他回过头,拍着自己夫人的手:“彼儿便交给你了,你在官渡老家这里好好的养一养,莫要去咸阳城沾染那里的污浊了。”

陈居站起身子来,推开了面前的窗户。

窗户外些许清风吹拂进来,打在他的脸上,外面那连绵不断的屋檐黑压压的一片,似乎想要说什么,又似乎要停止了一样。

“呼——”

无数的风将那断断续续的雨吹到半空中。

陈居沉静的看着这一切。

...........

咸阳学宫

萧何、曹参、陈平三人结伴走在咸阳学宫之中,脸上带着按捺不住的惊喜和雀跃,那喜悦之中还藏着些许的紧张和忧虑:“你说我们能够进入到想去的地方么?”

曹参点了点头,脸上带着平和与自信:“一定没有问题的,若是我们都无法进入朝廷的大选之中,其余的人只怕是更难了。”

他拍着胸脯:“你我三人的成绩每次都是最好的,这一次一定能够去往我们想去的地方。”

去岁的时候,陈居方才离开官渡,朝廷上下便再次掀起了一次改革。

或者说不算是改革,只能够说是将往日的一个议程提上了日程。

丞相署也好,廷尉也罢,御史台也行,所有的臣子们都在朝着扶苏说一句话“人不够了陛下”。

是的,人真的不够了。

于是在昭元三年的秋日,扶苏颁布了新的旨意,在昭元四年,将要从咸阳学宫中选拔一些优秀的弟子进入到朝廷中为“吏”。

这些人无论是去往哪一个地方,都暂时只是最基层的“吏”,俸禄也是少得可怜。

但咸阳学宫的学子们却并不在意,他们只是眼巴巴的等待着这一次大选的到来,

毕竟,从古至今,京官和地方的官员都是有很大区别的。

他们从来就不是一个层次的人。

.........

昭元四年,春。

在一片祥和之中,陈居坐上了回返咸阳城的车辇,已经即将抵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