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具?”卫青不解,觉得这数目似乎有些不对。
“怎么?是不是觉得太少了一些?”刘彻再笑问道。
“陛下与末将议论的出兵之计,起码要动用四万人,分四路进发,若只有一万具马具,恐怕会有些不够分。”
“卫青啊,朕何曾说过,这一万套马具要分给四路大军了?”
“陛下……微臣不明白。”卫青如实答道,他此时想不明白皇帝的言下之意。
“明年出征也好,后年出征也罢,朕定会力排众议,让你单独领一支人马出征。”刘彻走到卫青面前说道。
“陛下以前便与臣说过此事。”卫青正色答道,他日夜操练,便是为了此事。
“朕希望你能取得一场大胜,一场无人能及的大胜!”刘彻猛地挥了挥衣袖,豪迈展露无遗。
“末将定然肝脑涂地,绝不辜负陛下的重托。”卫青不仅动容,更有了重压。
此时,原本有些亢奋的刘彻忽然冷静了下来,背着手盯着卫青,半晌之后,才压低声音说了一句极寒的话。
“朕只希望你能取得一场大胜,一场无人能及的大胜!”
起初,卫青不解其意,还以为皇帝说了一句一模一样的话,但很快他就反应过来了,这次多了個“只”字。
马具的事情连起来了!皇帝只想给卫青一路大军配制马具,其余三路大军没这个资格,或这说没这份信任。
“可若是四路大军都能配上这新式的马具,岂不是可斩杀更多匈奴人!”向来服从的卫青,竟争辩了起来。
刘彻没有回答卫青这等同质问的争辩,而是转过了身去,将自己高瘦挺拔的背影,留给了卫青。
“卫青,你是朕的近臣,是朕的挚友,是朕的亲戚……朕能信任的朝臣不多,你是其中的一个。”
“军中的宿将不少,可能用来赶绝匈奴的寥寥无几,不只是领兵才能不够,更是难解朕的意志。”
“他们只以为朕要御匈奴于长城之外,但朕想要的是漠南不见匈奴贼,甚至是漠北无有单于庭。”
“你与朕朝夕相处,定然能知道朕的这份野望,朕希望你能成为汉军柱石,在大漠上扫庭犁穴。”
“所以,你要胜过其余的人,带一场大捷回来,比所有人都大的大捷!”刘彻平静的语调中是汹汹燃烧的烈火。
卫青被这把火烧得心潮澎湃,如此远大的野望报复,如此直率的信任坦诚,让他甘当皇帝投进炉灶的一根柴火。
要知道,他们草拟的将军中,有自己的妹夫公孙贺,有自己的好友公孙敖,还有飞将军李广……
换句话来说,这些人都被皇帝牺牲了,用他们反衬卫青的英勇善战,让他们对卫青俯首帖耳。
卫青不是皇帝,做不到绝对的果决和冷酷,一时间,便有一些分神,竟然没有立刻给出回答。
“嗯?卫青,你可愿像这樊千秋一样,当好朕的刀吗?”刘彻似乎感觉到了一样,再次问道。
“末将甘受驱驰,万死难辞!”卫青藏起了心中的那丝寒意,对着刘彻的背影下拜行了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