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75.第175节、雁塔下,题名处(五)(2 / 2)野兔窟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然后他就发现,这做官,竟也十分辛苦。虽然以他的品级,还用不着上朝,可既然翰林院有记录起居注及翰林“待诏”之职责,那就要轮班值守,以备宫中或上官不时之需。

武德帝一般卯时早点5点起床,卯时四刻早点6点上朝。所以平时公务,便是卯时四刻到班。而翰林院轮班值守的官员点卯,却就是卯时正。就算裴家是勋贵人家,离得皇城算近,赶上轮班的时候,为怕误了时辰,裴师昭也要寅时二刻凌晨3:30到三刻凌晨3:45之间起来梳洗吃早点,然后再快马赶到翰林院点卯。若再晚些,他这饭就吃不成了。

只裴师昭第一次轮班值守,就差点闹了笑话。

大晋朝规矩,除一、二品朝中大员,或年高有德者,特赏可以骑马或坐轿入宫外,其余人等一律步行上朝。且随从不得入内,便无人举灯。虽说是卯时四刻上朝,但需从宫门步行至崇政殿,加上御史点卯,等候传呼等时,各位官员总要提前一些到宫门外候着才是。

这个时辰,夏天还好,冬日当真是黑灯瞎火。况,为防止火患,晋阳宫内,除朝房及各宫门外,并无灯火。结果便是百官深夜趋朝,皆暗行而入,伸手不见五指,官员相遇皆不能辨。因无灯烛,还曾有雨夜趋朝,路滑失足跌入御河溺死等事。

当然,这等惨事,绝不会发生在王公大臣身上。按大晋律,凡亲王与一二品大员及各部尚书上朝,皆有专人打灯指引至宫门。还有,各奏事处、各部院衙门递奏官与各州府提塘官,因要提前呈送各种文书、奏报,也特许给灯。

因此,这些灯火,就成为普通官员的借光之源。需各自赶早,远远的瞧见有灯光过来,便蜂拥而上,亦步亦趋。若这打灯的是马车,一般步行的官员赶不上,还要再翘首以盼下一个可打灯的高阶官员到来。

那些丫鬟叮嘱的再仔细,如何能知道这些事,裴师昭才入朝为官,哪懂得这许多。

这天裴师昭赶早来点卯的时候,也是一片漆黑。恰巧来了个什么尚书,也未看清,他就茫茫然的跟着蜂拥而至的大队人马一起走了。等快走到宫门前了,他才省起来,他一个六品翰林,上的哪门子朝啊?!

幸好出来的早,他就偷偷打着火折子,分辨了一下方向、路径,往翰林院赶去了。

这是一,再一个,早到了值守,是要做什么呢?

除休沐外,每日里卯时四刻上朝,一般要到巳时上午9点正乃至巳时四刻上午10点才下朝。而住的远的官员,往往寅时便出门了,这三、四个时辰撑下来,真是要饿得饥肠辘辘。这般折腾,年纪大些的恨不能要昏死过去。

所以散朝之后,皇上便赐上朝官员在宫中就食。而这给官员分发食物的“美差”,正是归翰林院。凡事都要讲个论资排辈,自然也就是着落在他们这些新手身上……

说也赶巧,裴师昭第二次值守,就气温骤降,还下了薄雪。

他骑着大黑马,一路滑滑擦擦,连滚带爬的的赶到翰林院,点了卯与同僚们一起进去。

这日散了朝,重峻撑着伞从宫中出来,无意中一抬头,远远的就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一闪就不见了。

重峻心里打量是他,虽看不真切,却不死心,就一路寻过去了。

“这……”

重峻忽然就看见他穿了青色的朝服,手里端了一个托盘,放些糕饼、粥食、酒肉等物,往这边来了。

重峻猛吃一惊,怕他瞧见自己瞧见了,慌忙躲到屏风后头。

重峻背靠在屏风上,只一瞬间,就明白了,他这是来与官员们送“朝食”的。每日“退食”是定例,而这,恰恰就是翰林院的职司之一。

天之骄子,人中龙凤,点了翰林,人人趋奉,都以为这一去,就是平步青云了的,谁知却是来做此等事……重峻不由的眼圈就红了。

接着听见几个熟悉的声音,重峻小心地探出头张了张,见是王霖、纪泽敖、韦应勤等人,与其它翰林一起,手里皆拿了托盘,鱼贯而入。

你看,又不独是他,旁的翰林学士也都是学富五车的,一样要来做这些杂役。

虽然如此设想,重峻心中还是只觉酸涩不已。他苦笑了一下,明知不应该,却还是管不住自己的腿一样,跟了上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