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起武辰发丝,飘渺从容,如仙似幻。
双方长剑相击,竟短暂止剑。
武辰嘴角勾起,笑容不屑,眼神更是不屑。
何方石目光惊诧,周围的武林人士更是惊诧。
他们都有一個共同的疑问,武辰是如何在万千剑影中,找到何方石的本体长剑的?
只有先解决这个问题,才有可能击其本质,断其枝节。
武辰笑道:“你有武当派上乘的太极剑不用,却用此等末流剑法,真是明珠暗投。”
“太极剑用了,怕你输得太难看!”
何方石怒喝一声,武辰忽觉剑上有股力道牵引自身长剑向外偏转。
当他想收剑而回时,却发现何方石长剑缠绕自身长剑之上,又顺着自己力道偏转回旋,令其长剑难以自控。
这便是太极剑法了,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沾黏连随,巧力破千钧!
武辰双眉一挑,道了声好,又按住剑柄讥笑道:“可惜火候不够,以柔克刚,你不够格。”
话音一落,他便使出南海剑法中的平湖听潮,静剑诀!
静剑诀同样讲究一个听劲的运用,不过武辰还掌握了狂风迅雷功,这门功法大成后,会大幅增强自身五感。
于听劲之道,不练亦明,对静剑诀有着极强的促进作用。
何方石本打算用太极剑法中的缠字诀,拟化太极拳中的推手技法,缠着武辰长剑,不断御化其力将其彻底控制,然后再绞去其长剑,胜得潇洒干脆。
然而待武辰使出静剑诀后,双方长剑绞缠,你用劲,我化劲,你化劲,我移劲,你移劲,我截劲。
互相之间,外功内劲相互绞缠抵消,谁都难以完全控制谁,更别提绞去对方兵刃了。
只见二人双剑交缠,步法随走成圆,来回转移,表面看似如舞蹈一般平和婉转,实则暗中激斗汹涌,以至于劲力外张。
双方脚步走过之处,砖石尽碎,深入泥地数寸。
旁人本看得皱眉不已,眼拙之人甚至以为这是在小儿玩耍,然而待他们看见二人双脚所经之地,寸寸开裂,泥土深陷,顿时全场寂静,无人敢出一言。
少林派的那位高壮和尚走到吴九渊身旁,疑惑道:“贫僧已看出二人双剑交缠看似平和,实则出劲夺劲,凶险异常。
可劲力不该于双剑之中不断震荡来回,却为何会卸往脚下?”
吴九渊哂笑一声,说道:“若是如此,周围这些看热闹的庸手,能活几个?”
和尚大惊,慌忙让众人后退,让出交战圈子。
众人不明所以,有人一边后退一边问道:“和尚,你看出什么门道了?”
和尚凝神看了许久,只见场上二人皆是额头出汗,又看到二人步伐频率相当,皆以对方为圆心而走弧线,相互交错,来回之间,似乎何方石当圆心的时候多一点。
于是便以自己理解的说道:“此二人皆是以御化听劲交手,表面风平浪静,内里则暗潮汹涌,凶险异常。
要看二人谁占上风,就得看谁掌握对方劲力的时候更多。
判断方法也简单,能守静者,岿然不动,自然是掌握了对方劲力,才能从容不迫。
二人虽相互绕走,将劲力卸于地面,但何道长守静时居多,常为圆心,引导苏施主绕走。
所以,现在已是何道长占据了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