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小跟随大儒学文,对怪力乱神之事一向嗤之以鼻,对这些说辞自然不信。
“陛下,如今南直隶已经没有多少可用之兵,若是将他们也拿下,恐怕……”
夏守忠连忙劝谏。
赵世宣刚才也是一时气急,此时冷静下来,也知道此举有些不妥:“既然如此,就先将这些妄言之人查出来,暂不处置,等击溃红莲教后再说。”
随后赵世宣令人传召内阁和六部主官,令其前来御书房商议如何剿灭红莲教之事。
和陕西的民乱不同,红莲教一直是大景朝的打击对象,自然不可能选择招安,必须全力剿灭才行。
片刻之后,一众阁臣和六部主官齐齐赶到了御书房。
他们脸色都很凝重,显然也已经看过了扬州传来的战报。
“如今扬州局势败坏,诸位都说说,朝廷接下来如何应对吧!”
赵世宣没有废话,直接对众人询问道。
“孙万成此人无能,导致大军惨败,请陛下立即下旨将他捉拿问罪。”
侯文镜第一个跳了出来,对赵世宣建言。
他和孙万成并无私仇,不过南直隶巡抚是他的人。
如果能将孙万成拿下,正好可推他的人上位。
“不妥!胜败乃兵家常事,孙总督在军中一向颇有名望,若因他一次战败就问罪,恐军中人心不服。”
杨文渊立即出言反驳。
他也并非要为孙万成说话,只是看穿了侯文镜的打算,不愿让对方得逞罢了。
显然,哪怕此时国事危机,这些大臣还是不忘党争。
“杨爱卿言之有理,就让孙万成暂时戴罪立功吧!”
赵世宣虽对孙万成也极为恼恨,但略一犹豫,还是赞同了杨文渊的建言。
军中将领只要不是触犯军法,正常战败是不是受到处罚的。
否则军中人人自危,就会变得畏战怯战,军队自然也就没有了战斗力。
况且孙万成是景朝名将,曾立下汗马功劳,赵世宣也无法轻易动他。
最后君臣商议后,下旨令孙万成防守金陵,戴罪立功。
又令湖广总督林之行、两江总督陈建良共同出兵,讨伐红莲教。
这两位总督麾下兵力都超过了十万,实力远在孙万成之上,而且都是赵世宣真正的心腹。
五年前宫门之变时,林之行率先带兵攻入皇城,陈建良率军擒获太上皇于寝宫中。
两人立下大功,加官进爵,从原本参将,一步登天成为一省总督。
这两人可以说是踩着赵元这位太上皇上位的,也是赵世宣的肱骨之臣。
他将两人安排在两江和湖广,本来是为了防备孙万成的。
如今孙万成战败,两人就是对付红莲教的最佳之人。
赵世宣当即让人拟旨,盖上皇帝宝玺,六部阁臣用印,八百里加急送出京城。
议完围剿红莲教之事后,赵世宣又感觉大脑有些眩晕,就打发众臣离去了。
“陛下,张太医说您这几天必须好好修养,不能太过操劳,老奴送您回寝宫休息吧。”
夏守忠连忙上前搀扶住赵世宣,一脸关切的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