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俨,乃当朝内阁首辅,与其门生弟子构成一党,世人谓之“高党”,也因其行事做派和政治主张,称之为“奸党”。
“那此事,我们需不需要向指挥使大人,向圣上汇报呢?”
“报!当然要报!”郑青舟冷笑一声,道:
“我们是天子的爪牙,既然发现了这种蒙蔽圣听的事情,为什么要隐藏,你现在就回去把收集到的情报写成一份文书,拿给我签字,快马急送金陵,交给指挥使大人,由他老人家亲自交给陛下!”
“是。”
李新年立刻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里,然后就开始撰写汇报文书,其实前世李新年就经常写这种公文写作,不过穿越到这个时代,讲究古文书写,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但是有趣的是,在李新年第二日上午把公文写完,交给郑青舟审核签名,派人快马送往金陵。
下午,一只小船就悄然出现在船队一侧,船只上没有挂旌旗字号,有一青书生子站在船头,朝这边拱手作揖。
李新年认得此人,是这江西巡抚,赵世贞之子,赵经纶。
“李大人,可否让小生上船一叙,有要事和千户相商。”这人面带礼貌微笑,温文尔雅,却也把李新年认出来了。
李新年有些猜到这人来是干嘛的,请他稍等片刻,进去和千户通报了一声,得到许可后,才请他进来。
“李大人,诸位大人,一路上长途跋涉,总算是完成了任务,真是辛苦了。”
李新年皮笑肉不笑,对着赵经纶道:“千户大人在等着你,赵公子,随我来吧。”
“是。”
郑青舟此刻正在喝茶,没有戴面具,脸上的表情也比较和善。
赵经纶见了,脸上也浮现出喜意。
“小生经纶见过郑大人。”
“哦,赵公子,乘坐小舟寻本官有何事?不妨直说。”
赵经纶却不着急进入正题,反而是顾左右而言他,先询问了一些靖安司沿途经过所见,谈笑风声,若不是李新年知道内情,只怕会以为这人是来找千户喝茶聊天,谈天说地的。
不过没多久,赵经纶终究撑不住,把话题往那个方向上面引,说道:
“郑大人,您之前带领手下经过我江西省时,是不是听到一些风声……呵呵,都是一些虚假的消息,大人千万不要相信啊。”
“有什么事情,家父自会向朝廷上书禀报。”
意思很明白了,让郑青舟不要多管闲事,把江西的事情拿到朝廷去说。
郑青舟没有说话,等着看赵经纶给出筹码。
果然书生来这一趟也不是空手来的。
“郑大人,属下有白银三千两,送给靖安司的诸位弟兄们。”
三千两白银来堵住靖安司的嘴,很明显堵不住的,因为消息上午就已经透露出去了。
但是不出意外地,郑青舟堂而皇之地答应了赵经纶的要求,并且收下了那三千两白银。
赵经纶满怀期待地来,心怀满意地走,只以为父亲吩咐的任务达成了,他万万没有想到,是自己来晚了一步。
但是靖安司也有话说啊,你给我送钱就送钱,我又没有答应帮你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