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5章 :有来有回(2 / 2)起飞的东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只是唐国内部关于“间人”之事的处理。

又安抚了吴冲几句,待他离去后,吴广将陈平召入宫中。

“大王,经高氏招供,这安插间人之事乃是齐国相邦亲自所命。”

陈平已调查出此事的幕后黑手。

“田荣。”

吴广咀嚼着这个名字。

其实向他国安插间人是件很正常的事情,春秋时代的吴孙子就将用间之道写在了书上,战国之世诸侯们也多用此道。

吴广自己还专门让陈平负责向诸国安插间谍的事情。

总不能你唐国能用间,齐楚等国就不用吧?

只是这次齐国间人通过吴伯来劝吴广称帝,再加上之前娄敬挑拨唐楚关系的事情,齐国敌唐之心昭然若揭。

“昔日田儋战死,齐人扶田假上位为王,最终为田荣率兵所逐,可见齐地多有心念原齐氏王族之人。田假之前也多传书寡人,言其在齐地多有拥趸,你且去寻田假,通过他联系齐地诸多对田荣不满的人。”

吴广冷冷开口。

来而不往非礼也。

现在唐国尚需时间发展,吴广不会公开和齐国翻脸,可齐国要搞他,他也得还击才是。

田假。

就是他用来对付田荣的武器。

除了齐国外,吴广还从这件事上大受启发。

吴伯这样的人,可不是唐国才有,其他诸侯国同样存在。

“陈生,你对楚国用间,当着重于收买一人。若得此人,则胜十间。”

“不知大王所言何人?”

陈平好奇询问。

吴广念出一个名字:“项梁之族弟,项缠项伯。”

陈平想起之前渑池之会,那个笑呵呵前来唐营出使的男人,心中有了数。

“大王放心,平必得项缠之友谊,让他为大王所用。”

将对齐、楚用间之事安排下去,可吴广的心情并未好起来。

项梁的西楚未来必是唐国大敌。

现在齐国也露出敌唐之意。

两个大国若联起手来,形势将对吴广不利。

“若欲和齐楚对敌,还是需要盟友啊。”

……

韩国首都,新郑。

因之前章邯秦军在此肆虐,又同楚军对峙厮杀许久,新郑一带颇为萧条。

韩王成复国后,韩国的经济状况并没有好上多少。

除了之前颍川、三川两郡为中原主战场,饱受大战之苦外,更大的原因还是因楚国驻军的缘故。

西楚王项梁在撤离韩国时,以韩国力弱,恐为他国所欺为名,使亲信郑昌为韩国相邦,率兵八千留守韩地。

其中五千人驻守荥阳敖仓,三千人则在首都新郑守卫。

这些驻扎的楚军,依仗着强大的西楚国为背景,在韩地嚣张跋扈,不仅饮食衣着全要韩人提供,还常常干一些掳掠奸淫的事情,欺压韩人甚重。

许多韩人被欺辱后向官府求助。

可韩相郑昌自己都是楚人,怎么可能会惩罚自家人,最多就是事情闹大的时候,下令斥责几句,并无重罚的意思。

这态度让驻韩楚军越发嚣张起来,在新郑作威作福,堪称人上人。

这种情况下,韩国连最基本的治安都无法保证,全国还得养着八千楚军,经济怎么可能好的起来。

韩王成和张良看在眼中,急在心头,曾为此去和郑昌交涉。

郑昌态度很强硬,甚至斥责韩王成道:“唐国据河北关中,其仆从魏人则占东郡砀郡,此三面围韩之势也,若唐王派军伐韩,一战便可使大王社稷沦丧。然唐国不敢为之,何也?”

“皆是因我楚国之故也。这八千楚地儿郎背离家乡,来韩地护佑大王之社稷国土,牺牲何其大也。大王岂能因些许小事就进行苛责,若是因此使将士心生不满,认为大王负恩,最后闹出事来,那就连我也无法保证未来将会如何!”

满是威胁的话让韩王成和张良心中怨怒。

但他们并没有什么办法。

张良善于谋略,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和韩王成可用的力量太弱了,在拥有八千楚军的郑昌面前不堪一击。

或许能用暗杀或是其他手段干掉郑昌,可是除了八千楚军外,郑昌的身后还有一个庞大的西楚国。

你韩地一反抗,西楚大军袭来,便有灭国之危。

这让张良心中忌惮,不敢有任何动作,只能和韩王成私下哀叹。

直到一日,有河北的使者前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