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2章:各有用处(1 / 2)起飞的东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夜色沉寂,明月悬于高空。

吴广走上邯郸城头,借着清亮的月光眺望远方大地。

平野辽阔,像是一眼望不到头。

但吴广仿佛能透过夜色的笼罩,目光跨越数千里直抵遥远的关中大地。

从南方传来的情报中,只说周章数十万大军被秦人击败,逃出函谷退守曹阳,至于击败周章的秦将情报,却无人说得清楚。

相比于诸将的震惊和疑惑,吴广从收到消息开始,便一直很平静。

意料之中的事情罢了。

吴广轻轻叹了一声。

“章邯。”

大秦帝国最后的名将。

也是未来关东义军想要灭秦所必须面对的人。

不过此时的吴广,已不像在陈县时那样畏惧此人。

手中有兵,心中不慌。

吴广暗自盘算着:“我如今有兵三万,且只是邯郸一郡。如果在章邯出关和王离东渡前,收燕赵之地,以两国之力起兵三四十万当无问题。”

想到此处,吴广又自顾笑着摇头。

周章的大败,已经说明兵力多寡并非是左右战争结果的决定性因素。

章邯能击败周章,除了临时征召的刑徒军外,驻守关中的五万中尉军是关键。

而历史上巨鹿之战,项羽以五万人击败章邯、王离数十万大军。

彭城之战,项羽又以三万精兵击破刘邦五十六万大军,连杀汉军二十余万,睢水为之不流。

种种案例都说明将勇兵精,远比纯粹堆字数的大军有用。

也证明吴广如今所走的路线是正确的。

裁撤军中老弱,使其归田务农,发展经济后勤。

又召青壮为杂兵以壮声势,并派去攻取四方城池。

最后又于杂兵中挑选精兵进行训练,练出一支能打硬仗的虎贲之卒。

只是这兵员不缺了,吴广却差真正优秀的将领。

葛婴可堪一用,然上限差了些,做先锋可以,当不得一面大将。

司马卬和岳成有潜质,但经验不足,还需再历练成长一下。

至于其他人。

舒欣主政略,阿牛搞宣传,曹仲只会练兵,毋死是先登之士,张婴是平庸之将,罗云是后勤辅助。

至于陈馀、张耳两人则是小心思太多,可以参考建议,但不敢委以重任。

在攻下邯郸后也有不少赵人豪杰来投,只是时日太浅,吴广不知晓他们的能力和心意,还不敢大用,只能暂且试用观察。

他现在需要真正的优秀将领和谋士。

想到此处,吴广转身让短兵去将曹季找来。

“曹季见过吴王。”

曹季恭敬行礼。

他与其兄一样,都是舒氏陪嫁过来的家臣,在吴广面前姿态非常低。

吴广问道:“事情办得如何了?”

曹季道:“回吴王,臣选机灵之士百人,各教授应变之能,已可一用。”

“好!”

吴广露出喜色。

曹季这人常奉舒勋之令走南闯北,很是见多识广。

所以吴广很早就交给了他一个重任,让其挑选机灵的人组建一支情报部队,专门为吴广进行情报活动。

之前吴广用虚假兵力的消息诱骗王贺南下,就是曹季在其中出力。

等攻下邯郸后,吴广更加看重情报的作用,让曹季扩充手下人员数量。

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吴广也不说虚话,径直道:“我要你去为我找两人。”

曹季忙躬身道:“还请吴王吩咐。”

“我要找的第一人是故赵武安君李牧的后人,名为李左车。”

吴广道:“前日我军已拿下武安,彼处是武安君封地,或许能在那里找到。如果没有,你当寻迹在赵地搜索,若能找到此人,我将以客待之。”

“请吴王放心,我定为吴王寻到武安君之后。”

曹季拱手应下。

相比无名小卒,李牧这种名人的后代找起来难度要小得多,至少有迹可寻。

“至于第二个人……”吴广顿了一下,才道:“这人不在河北,而在东海郡淮阴,名为韩信,他在当地应有事迹。你派人去吧,如果能找到此人,也当以客礼请回河北。”

“淮阴?”

曹季怔了下,还是点头应了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