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理寺等人的配合下,李勣直接带兵来到长林县县衙。
“韦常,你的事犯了,跟我回长安。”
韦常脸色丝毫不变,眼神平静看着李勣:
“英国公,我是第一个,应该不是最后一个吧!”
“自然!山南道由魏王接手,你不用担心百姓会心生怨怼。”
“那就走吧!”
李勣眉头微微皱起,总觉得韦常太过平静:
“你不怕吗?”
“哈哈哈……英国公,你是战场下来的,根本不知道人心会有多脏。
知道什么叫置之死地而后生吗?这一场谁胜谁败还不一定呢!
快走吧!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到大理寺牢房。
放心,我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李勣挥了挥手:“带走!”
不仅仅长林县,整个山南道的官员几乎都不能避免。
只剩下荆州刺史,在李承乾的示意下,提前联系上李泰的人,让他逃过一劫。
“顾郎中,对荆州宣承司这个礼物,魏王殿下还满意吗?”
身为文学馆学士,辅助李泰编写《括地志》的大才,顾胤明白白承庆的想法,想用荆州宣承司来给自己找一条退路。
“白刺史,你该明白,没有你们,山南道宣承司早晚也是我们的。”
“你可知太子殿下给我下了什么命令?”
“何意?”
白承庆嘴角上扬:“山南宣承司所有官吏都是不入流官员和读书人,他们并没有领取朝廷俸禄,也没有记录在吏部文书上。
也就是说,他们可以随时走人,想做就做,不想做也不用向朝廷请辞。
在吴王去长安的第一时间,太子便让整个山南道宣承司全部走人。
也就是说,现在除了荆州,房州等地宣承司衙门已经没人了。”
“那又如何?”
顾胤冷笑出声:“文学馆里面多的是读书人,别说山南道宣承司,就是安排整个大唐也足够了。”
“你以为宣扬邸报那么容易,什么话能说给百姓听,什么话不能说都要知道。
还有一个朝廷政策,该如何讲解才能让百姓听懂,这也需要学。
你以为拿着邸报读给百姓听就好了?你们读过书,百姓读过吗?
你们要学方言、然后用比喻的方式慢慢说给百姓听,这样才不会让百姓误解。
魏王接手山南道,为了安稳民心,必须要先发第一道政令,这道政令你们要怎么说给百姓听?”
顾胤垂着头沉思,他知道白承庆没有说错,第一道政令非常重要,必须要准确无误的传到每个百姓耳中。
若山南道宣承司所有人都没有,哪怕文学馆人员再多也没用。
不管做什么,哪怕最简单的走路,也需要有人教导。
还有语言不通,百姓是百姓,他们有许多不会讲官话。
想到这些,顾胤眼中满是凝重:
“白刺史,你刚刚说整个山南道宣承司已经没人了?”
“没了!若不是太子为了帮玄奘法师宣扬无遮大会,荆州也没了!
我可以让荆州宣承司教导魏王的人,条件则是保住我的官位,刺史、县令都行无所谓。”
“我会告诉魏王殿下,至于能不能答应你,由殿下做主。”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