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道林看出观自在和观世音不同,许多僧人也看了出来。
在僧人做完供奉佛祖的仪式后,有人忍不住大声询问:
“玄奘法师,敢问你刚刚念的可是《心经》?”
“是!”
玄奘双手合十,看向传出声音的方向:
“施主,接下日子中,小僧每天都会讲一篇佛经,今日便是这《心经》。”
“能否先说说为何是观自在而不是观世音。”
“诸位可知何为佛法?”
“助人解脱之法!度世间一切苦厄的方法。”
玄奘坐在蒲团上,朗声开口:“佛法不会直接度人,想要度世间八苦还需自己,正如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观自在菩萨和观世音菩萨是同一个人,一个是正在修行的你我,一个是修有所成后正在普度众生的高僧。
一个人生下来,先要学爬、然后学走,最后才是跑。
吾等连自己每次起心动念都观照不到,何以能普度众生?”
“观世音的意思不是让我们说出自己困难让菩萨听到,而后帮助我们度过苦厄吗?”
玄奘眼中透露出一丝悲哀,为佛祖之意被曲解感到悲哀:
“人人有佛性,人人是菩萨,你们自己才是解救自己的菩萨。
佛祖其实就在我们身上,能观照到起心动念的那个东西就是佛祖,我们任何想法都瞒不过他。
他不会出声指引你,可你看到他就知道遇到困难该怎么做。
求神拜佛,都是为了让心平和,然后看到佛祖,所以说心诚则灵。
你若心诚,时时刻刻观自在,不用求神拜佛亦可得到佛祖保佑。”
“法师的意思是说,哪怕不去寺庙,不给佛祖上香也能得到庇佑?”
“是!上香、念经、拜佛不过都是修行法门。
若佛祖只保佑上香之人,那他便不是佛祖。”
“玄奘大胆!”
一名中年僧人再也忍不住厉声呵斥:
“佛祖庇佑众生亦需力量,若无香火供奉,佛祖如何能护佑众生。
信徒上香亦是为了传递消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
玄奘,你蛊惑人心枉为佛门子弟。”
玄奘表情不变:“我佛慈悲为怀,不论贫穷贵贱,只要诚心都会得到庇佑。
若百姓买不起香,就无法得到庇佑,那他还是慈悲为怀的佛祖吗?
佛在每个人心中,观照自身心之所在便能看到佛祖,何须上香?
佛就像上天,云行雨施造化万物,可曾要求人有所回报?”
“大雨连绵难道也是造化万物?”
“自然,众生平等,人是生灵、花草树木亦是生灵。
相由心造,吾等觉得发生洪涝是上天的惩罚,可对于蛇鼠虫蚁来说何尝不是馈赠?”
此言一出,现场一片哗然,议论声响彻整个广场。
“我觉得玄奘法师说的有理,哪有天天上香就能当官,还不是需要自身才学。”
“可就是有人因为拜佛而心想事成,就像高阳公主府不是有灵童降生?”
“那是人家心诚,跟上香有什么关系?
归义坊的王婆子还天天上香,有用吗?她儿媳不照样怀不了孕。”
“能怀才怪,不管多冷,让人天不亮就在门外侯着,还想让她怀孕?做梦比较快。”
“就是说,还是要靠自己,我以后就观照自身之性,看看能不能见到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