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35章 全球化时代(2 / 2)断刃天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因为意见不统一,谈判地点选择在波斯湾的我方基地,作为调停方,我方儘量保持了中立的姿態。

各方谈了一个月,最终还是打不下去的缘故,签署了停战协议。又是停战协议。

俄方狮子大开口,对於克里米亚提出了要求,遭到英法反对,遂作罢,又提出赔款要求,遭到中方反对,並且发出了强烈的威胁。

该协议签订之后,土耳其失去了南欧各国的领地,勉强保住了克里米亚半岛。因为英法的反对,沙俄退出了三国同盟。

自此,五国同盟破除之后,三国同盟再次破產。

欧洲列强之间的博弈,传到国內之后,给皇帝李琬狠狠的上了一课。

全球化时代已经开始了,各国之间的博弈,从政治博弈走向战爭。国內高层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如果不主动的参与进去,失去的不仅仅是话语权,还可能失去更多。与此同时,各国的科技水平突飞猛进,铁路成为了各国竞相发展的方向,欧洲各国在中央帝国的影响下,新式武器发展速度也很快,尤其是拿到了一部分新式步枪的样品后,针对性的展开了仿製。

真可谓摸著东大过河。

奥斯曼土耳其方面,向中央帝国重新提出了结盟的要求,遭到拒绝之后,转而提出新的军事採购合同。

没法子,离开中央帝国的军事援助,这仗確实打不贏。认识到这一点,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

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此消彼长的格局,在这个过程中,西方列强尝到了联合瓜分的利益之后,相互之间虽然依旧互相防备,一直以欧陆霸主自居的法国,再次提出了新的结盟要求。受邀的第一家还是英国,但是被英国直接拒绝了,转而拉拢普鲁士,却得到一个噩耗,英普结盟了。法国遂向奥匈提出了结盟要求。但是奥地利也有要求,那就是与沙俄之间关於巴尔干南斯拉夫地区的矛盾。

法国不想与沙俄结怨,实在谈不拢,只好放弃。毕竟为了奥匈帝国,得罪沙俄实在是不合適的买卖。

沙俄向法国递来橄欖枝,但是法国拒绝了。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央帝国与沙俄的矛盾太深。

与英国结盟的普鲁士,开启了大德意志统一的步伐,奥匈帝国被迫迎战的时候,义大利半岛却先动手发难,撒丁王国喊出了统一半岛的口號。

法国遭到英国的警告,故而坐视奥匈陷入两线作战。沙俄因为对伊斯坦堡的久攻不下,消耗太大,暂时还在回血中,也只是看戏。

小国丹麦则捲入其中,希望能火中取栗,遭到普鲁士的当头一棒。丟掉了德语地区,奥匈则丟了义大利半岛北部。

一番折腾下来,普奥都有点打不动了,遂宣布停战。低地国家见势不妙,荷兰主动与英国结盟欧洲乱七八糟的时候,东华国从李亨去世的阴霾中走了出来,继任的东华王李格,继承了其父的政策,继续向东发展。不过李格没有派兵,而是搞小动作,援助大批土著渗透进去,帮助並鼓动南方黑奴逃逸或造反。

美国南部各州纷纷向费城求援,美国政府派遣使者来问,东华国是否要再次发起战爭。

李格怒喷对面,你想开战就直说,不要找这种警脚的藉口。

美国使者灰溜溜的离开,北上开远城,求见贾芝。

其实美国人也发现了,东华国南北两边也不是一回事,也是各干各的。类似於美国的联邦制度。

差別还是有的,东华国北部贾芝,整合了中部之后,搞的还是郡县制那一套,没有所谓的中部联邦的说法。

美国使者与贾芝之间的对话还算顺利,贾芝保证现阶段没有出兵的意图,当然要看美方的態度。

美方使者信誓旦旦的指著十字架发誓,没有战爭的企图。

贾芝表面上没问题,实际上当他指著的是洛水。

这个时期的贾芝,確实没心情发动战爭,主要是內部发展进入一个高速的阶段。东部的圣保罗地区,也要时间消化。

毕竟上次战爭,东扩数百公里,这可不是闹著玩的,当地的百姓都是信教的。你想容纳他们,確实比较费事。

这帮人想要消化进来,还不如土著来的容易。土著是原始信仰,学中文之后,两代人就消化掉了。

这帮信教的人,那真是顽固的很。贾芝也很头疼,对他们好吧,基本盘不能答应,只能比照土著的待遇。

原则上东华国民不分三六九等,实际上內部的歧视链一直存在。

来自本土的移民,歧视日朝移民,日朝移民歧视土著,土著则歧视信教的这帮人。

办法还是那个,必须学中文,信仰方面暂时顾不上,先发展经济吧,否则东扩地区要吃不上饭了。

这个没法子,以前不打算拿下实际的地盘,战爭期间那是卖力的破坏,后来实际拿下了圣保罗后,美国方面也没啥反应,贾芝又要为百姓的吃饭问题头疼了。好在可以以工代賑,冬天之后,开启了大规模的以工代賑,大搞基建,大修公路,大修铁路。

冬天结束之后,铁路修到了穆尔黑德,开春之后转入春耕,进入了恢復期。

所以这个时候,贾芝是不会发动战爭的。他不像李亨那样,占下一块地方,直接將信教的那帮人赶走。李亨的政策很明確,寧愿要墨西哥人,不要美国那帮人。黑皮肤更是一个都不要,绝对不许入境那种。

从东华国的角度看问题,美洲各国简直就是捧著金饭碗要饭吃,像秘鲁那个国家就是,独立之后仅仅靠出口铜锭和硝石就能致富。

人家偏不,我就卖铜矿石,就卖硝石,你能咋地?

確实不能咋地,尤其是李格与贾芝举行一次会晤之后,决定联手去秘鲁投资,建设工厂,生產铜锭。

他们联手去秘鲁拿下了大量的矿山,建厂生產铜锭和硝,转手卖回国內。

类似的情况出现在澳洲,现在的澳洲最大的出口產品居然是生铁,最大的进口產品则是硝石。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