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33章 做官还是做学问(2 / 2)断刃天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南方的话,去江南做官吧,你外公的人脉还有一些。”黛玉说了一句气话o

贾璉笑嘻嘻的抬手拍拍黛玉的手,將孙女给丫鬟抱著,这才正色道:“沿海省份治理好了,显不出你的本事来。我建议你去河南,许昌就不错。你考虑考虑,你是硕士学歷,科举中了进士之后,可以从七品的县令做起。“

“父亲,能说说理由么?”贾荫也没反驳,他已经过了叛逆的年龄了。这些年在学校里,见太多官员上不来,逼著去读硕士了。

黛玉气呼呼的瞪了贾璉一眼,转头笑著对儿子道:“別理你父亲,他就是个不会好好说话的人。年后你姑父上任河南巡抚,你去许昌做县令,正好配合他推广经济作物的种植產业的发展政策。这些年內陆省份经济一直表现不佳,河南是农业大省,农业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如何让农民过上好日子是今后內陆官员评价的一个重要標准。”

贾璉这才笑道:“这是陛下的意思,这些年沿海省份官员的晋升速度快了一些,陛下的意思,內陆省份也不能不照顾到。河南的粮食关係重大,当地官员的评价標准主要还是看粮食產量和经济增速。河南的士绅被洗过几次,土地兼併的问题大缓解。你去了也好发挥。”

贾荫这才明白,有这么一个父亲,做官是何等的便利。

只能说河南的士绅是真的倒霉,从承辉帝到乾正帝,两代皇帝几十年孜孜不倦的整顿河南,打击兼併。根子就在粮食安全这上面,河南的粮食对於北方的粮食安全而言太重要了,別说什么南方粮食海运价格便宜,那是朝廷给补贴之后,海运粮食才兴起的。实际上搞农业就是不挣钱,但是农业是国家的压舱石,几代皇帝都高度的重视,贾璉执政期间,更是高度重视,河南的士绅都被洗怕了。修个铁路都能洗一遍,可想而知了。

“有了铁路之后,粮食运输便利,粮食再多都不嫌多。朝廷有明確的粮食收购最低价格,就是怕穀贱伤农。但是,种地不能致富,陛下罢了徭役,免了丁口税,工商业兴旺发达,也该反哺农业,让农民能喘口气了。我希望有一天,朝廷能免了田亩税,可惜有生之年看不到了。今年督察院最要紧的工作,就是盯著下面的官员,有没有在朝廷明確免除丁口税和罢徭役的情况下,欺上瞒下官绅勾结中饱私囊。”

贾荫是不缺钱的,也不会去贪腐,贾璉说这些,是想告诉贾荫,朝廷的大政方针。

从地形上看,北方的耕地更多,农业为主。南方的耕地散,除了湖广之外,其他地方的农业,在农耕时代支撑不了全国的粮食需求。湖广熟天下足,就是一句夸张的话,当真你就傻了。要知道现在全国人口接近四亿,还在快速的增加。

就这,还是在朝廷坚持大量移民政策的前提之下。

贾璉当政期间,往东华国移民人数五百万,南洋等地加起来移民人数一千五百万。这些移民都是青壮年,如果不是移民,全国多了两千万的青壮年男子,这些人还没有土地科种,这是何等可怕的一个数字。

这还是官方统计在册的数字,西南三省好些移民,官府都没有登记,因为人就没去註册移民,自己长腿走陆路往南亚跑。

这几年翡翠被皇家列做贡品之后,价格飆升。西南三省至少偷跑过去上百万青壮年,问题是当地的翡翠矿,哪里需要那么多劳动力,缺劳动力抓本地土著去开矿不香么?非要冒险去用移民,回头被官府盯上了,派兵过来打。如今西南的土司们,守著翡翠矿,真是又开心又发愁。

开心是因为有钱挣了,发愁是因为当地的官员万一不当人呢?

好在当地矿多,翡翠之外还有铜矿,还发现了石油,据说要让缅甸割让仁安羌了。

外面那些移民,一个比一个野,本地土著根本就干不过他们啊。

听说还要往西南修铁路,难度很大,但修通了可不得了,从此西南不再太难搞皇帝太远了,搞事情隨时朝廷派兵灭了你。

就现在,仰光还驻扎著一支海军陆战队。当初说好的不介入印度洋,海军照样派舰队常驻了,藉口都是英国人送的。

英国人在印度经营殖民地,同样是一半欢喜一半忧愁,欢喜是印度人真的怂,真的愿意跪下来当牛做马,愁的是隔壁的缅甸,隨时都可以打过来。好在大部分人对印度人没兴趣,最多买一点白人女子,黑一点都不要。真是的,要求真多。

民间这个风气不知道何时兴起的,这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形成的,从当初开拓南洋,就嫌弃土著女人黑,寧愿从英国人手里买白人女子,从日朝买东亚女子,从奥斯曼人手里买南欧女子。在美国人手里很吃香的黑女,在东华国和中央帝国就被嫌弃,崑崙奴嘛,唐朝就见过了,不新鲜了。

这种风气无疑是刻意引导的结果,新罗婢价格就是最贵的那一档。然后才是胡姬,这个胡姬有讲究,必须是史书上记录的唐朝版本粟特人。

比起盛唐还是有区別的,至少现在的外族可没资格到本土做官,在安西倒是可以做官。你得是部落首领,朝廷册封的官才叫官。

回到河南,贾璉秉政期间,刻意的从河南移民数百万青壮年,导致地主僱人都难了,人力价格上涨了不少。不过说起来河南,现在想找个打地主都难了,被朝廷找各种理由清洗了多遍,同样情况的还有河北。河北的地主更惨,毕竟靠京城更近一些,即便是皇族,贾璉当政期间,也逼著把土地叫出来了,否则就不给你碰一些暴利行业。通过利益交换的方式,河北的权贵地主基本绝跡了。

关键是皇帝在册封族人的时候,也不给附近的土地了,即便是亲王,给的土地也在东北和南洋,还都是荒地,得自己组织人去开荒。

李琬登基之后,还打算给国丈家赐一些京城附近的土地呢,都不要贾璉出手,沈磊和费云等人就给拦下了。

你別看沈氏族人在乡里兼併土地,土大夫阶层真的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皇帝点灯。总而言之一句话,京城周边的土地上,绝对不许出现权贵大地主,有一个都要弄走一个,拿东北和南洋的土地置换,如果你嫌太远了,还可以换到更远的新省和安西。

现在的权贵们,心思全在厂矿、银行、股市上,这上面挣钱快。不过股市这块,朝廷卡的死死的,至少贾璉在一天,情况都是如此。

所以呢,贾璉做这个首辅,真是不知道多少权贵盼著他早点下去。

可惜,贾璉就是不下去,即便是李琬当了皇帝,也跟前两任皇帝一样,惊奇的发现,离开贾璉,很多事情真就是不行。

不是说贾璉专擅,而是很多事情,贾璉就是能拿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最最关键的,贾璉的操守就是比別人强的多。这点李琬看清楚了,沈磊才次辅呢,沈氏族人就给捅了个上千万的篓子。

从央行贷款的一千万银元,收不回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