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直到他掏出了这一部《困在时间里的父亲》……
当我看完全片,我知道在世界范围内众多的导演里面,我最佩服的导演又增加了一个。
陈朔导演,他还是他,还是那石破天惊一般的少年。
他的灵性全都在,而且手法更加成熟。
我想我之前对他的评判有失偏颇,过于片面。
陈朔导演他是一个能将艺术和商业完美平衡的导演。
他并没有迷失自己,失去判断的只是我。
当我看完全片,我全身心都在战栗,为本片欢呼,既是为了导演,也是为了演员。
我想这部电影能拿下金棕榈,实属实至名归!
他总是能用一种让别人意想不到的拍摄手法和角度去讲述他的故事。
就拿这一部《困在时间里的父亲》来说,剧本的核心故事讲的是一个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父亲,但是他用悬疑加惊悚的拍摄手法去切入这一部电影,让这一部电影的剧情变得跌宕起伏。
电影的节奏也非常好,让人跟随他的镜头进入了这一个父亲的故事,讲述了一个患有阿尔茨海默症他的时间记忆点和他的所看到的世界。
怪不得人家说,一个剧本换做不同的导演来拍,拍出来的故事都是不同的。
有的导演可以把一部好剧本拍成一坨屎,也有的导演可以把一部烂剧本拍成一朵花。
能不能根据剧本讲好自己的电影故事,这就要看导演的个人能力了。
而陈朔导演这两者兼有技能,能写剧本,也能当导演,讲好自己的故事。
所以人家的25岁拿了戛纳金棕榈,而有的人25岁,还在剧组里面当助理导演,当执行导演。
这就是天才和庸才的区别吧。
天才永不让人失望!
所以这部电影给五星,四星给自编自导的陈朔,一星给全体演技在线的演员。】
这篇长评一出,大家纷纷转载。
从贴吧到论坛,论坛到网站。
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猫吃鱼给陈朔写了一篇影评大长评,他从一个影评人的角度去看待陈朔这四年来的电影之路。
他没有说很多,反而是说的有点简单,没有通篇彩虹屁,还有就是就自己的角度和心情来感受来讲述了。
但就是这一份简单,而显得特别质朴,容易打动人。
他说出了自己看待陈朔硕电影之路这四年来的感受,是跌宕起伏的。
在到这一部《困在时间里的父亲》获得金棕榈之后,他看完本片的感受,他重新认识到了一个更全面的陈朔。
就是一份这样质朴的长评,让更多的人认识了陈朔,也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了他。
所以这一篇电影长评,它火了!
当刘艺菲给他念完这篇电影长评的时候,陈朔是有点懵的。
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嘛?
他的内心对自己发出了终极的三连问。
你…这说的是我?
我只是一个简单朴实的搬运工。
误会!
虽是误会,但这份误会也只能永远埋在自己心间了,任凭他人误会了。
“陈朔,这个叫猫吃鱼的影评人和我一样欣赏你。”
陈朔心里暗笑:嗯…茜茜,你是懂会说话的艺术的。
“他说出了我想说的话,果然还是文人的笔杆子硬,夸起人来,让人心悦诚服,这比满篇彩虹屁强多了。”
“低调,低调。”陈朔说道。
他们两个此时正在酒店休息,今天的第一站路演,他们就先跑了天金。
刚忙完上午,中午在酒店休息。
“低调不了一点,现在全网都在疯传这一篇电影长评。”
啊…这么快?就因为他清新脱俗的夸人方式?
“我现在想,还是觉得姜闻老师说的对。”
“他说什么了?”
“那天晚上首映结束之后,姜闻老师说的话呀。”刘艺菲提醒他。
他说的话……他们都去写稿告诉其他人你有多牛逼了!
陈朔一下子就想到了这句话。
就目前而言,不管是那些媒体记者写的新闻稿,还是影评人写的影评,目前写的最好的就是这一篇《一个导演的诞生!》。
这影评很强!
那小词写的,虽然没有堆砌文藻,但也很有感染力了。
像是什么石破天惊、一鸣惊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实至名归、浑身战栗在欢呼。
还有最后一句特别装逼的:天才和庸才的区别,在于天才永不让人失望。
这句话一出,再结合前面对陈朔电影生涯的简短分析,他就告诉了不少人:陈朔为什么这么牛逼了?
我去…这影评长评能火,光是借着陈朔的名气也不一定这么火,还是有点子实力在的。
这个猫吃鱼,也不知道有没有做过文宣?
下午。
他们继续跑路演。
周讯凑过来说起了这篇影评的事。
“这电影昨天在国内首映完,影评是昨天写的,今天就火遍全网了,真是快呀!”
请水军都没这么快!
最后一句话,她没说出来。
“讯姐,别说你了,我刚才听到茜茜和我说的时候,我都还是一脸懵呢。”
“不过这也是好事,能给我们电影增加热度。”
“确实是好事,你看现在有不少人说要重新认识你,去把你的电影都看一遍,除了这个,还有短片,甚至连同你写的歌。”
“真的假的。”陈朔没想到这篇影评能带来这样的效应。
“你回去拿电脑看看不就知道了。”
陈朔点头。
晚上。
他们回到京城,陈朔回到家打开电脑进入逗瓣去看这篇电影影评。
影评下面现在的回复已经差不多有1万多条了。
有用是两万,收藏是三千,转发是一万。
实在是夸张。
那位叫猫吃鱼的影评人也没想到自己会因为这样一篇影评而爆火吧?
陈朔看了看点赞第一的回复,其点赞都3000了。
这可是2009年的逗瓣,还不是人手一部智能机的时代,这数据着实夸张。
第一的回复是这样的:
“看完整篇长评,突然发现自己其实和作者对于陈朔导演的看法都是片面的,有失偏颇,我觉得我也应该重新去真正的认识一下陈朔导演,从明天开始复习陈朔导演的作品。”
这样的回复,难怪有那么多人点赞,想必都是非常赞同他的人,心情都是一样的。
第二条回复更有意思。
“通篇没有彩虹屁,都是影评人自己的真实情感,也没有硬夸,只是说了自己对于陈朔这几年来的看法,然后一锤定音,告诉我们天才导演是怎么样的?他到底有多牛逼?
满昏,这是满昏作文。
你写的很好,是哥们写不出的好,但是现在该轮到哥们拿去转发装逼了。”
啊…陈朔都楞了,这个ID的皮下应该是一个很有趣的灵魂。
就这个有趣灵魂的回复,点赞两千八,大有超越第一的架势。
次日,周末。
周六的电影票房出炉,3000万,差一点就破了自己执导的《那些年》所创造的单日票房记录。
而这部电影经过这两天在网络上媒体们的宣发和影评人的影评。
这部电影本就裹挟着金棕榈的热度,非常受关注,而现在更加出圈了,吸引了不少人进入电影院来观影。
也就是趁着这股热度,这部才上映第三天的电影,剧组就要求逗瓣方先开放电影评分了。
也正因为如此,那些看过电影的观众们也迫不及待加入了评论和讨论大军。
现在逗瓣的《困在时间里的父亲》这部电影的评分区,那可简直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热闹的不得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