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06章 西靖陕甘左宗棠(2 / 2)酷酷的橙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左宗棠在同治四年至五年间的两年里调集各路人马,基本剿灭了福建境内的太平军残部。

左宗棠在鸦片战争时期就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巨大威力。

左宗棠在与洋枪队的协同作战中,他更是充分认识到了西洋武器的威力。

因此他积极参与洋务运动,创办了不少军事企业、机构。

左宗棠十分重视新式战舰在海战、河流作战中的作用。

在与太平军作战间隙左宗棠就命人在杭州仿制了一艘小轮船。

“在与太平军的战事结束后,左宗棠将精力投入到加强海防,抵御外敌上。”

“1866年左宗棠抵达福州,当年便向清廷奏请创办福州船政局,并很快得到了朝廷的同意。””

“一年后,福州船政局开工。”

“1866年西北战事趋紧,清廷急调左宗棠赴陕甘,平定回民起义与捻军。”

“左宗棠一直关注福州船政局的建设,其发展一直为左宗棠遥控指挥。”

“在左宗棠的领导下,福州船政局逐渐发展起来,先后建成军舰34艘,具备自行设计建造军舰的能力。”

“同治五年清廷令左宗棠出任陕甘总督,平定西北战乱。”

“就任后左宗棠分析了西北局势,他认为应该先消灭捻军,后平定回民起义。”

“因为捻军战斗力更强,对于清廷威胁也更大。”

“进入陕西后,左宗棠初战失利。”

“左宗棠原定计划包围消灭捻军,而作战灵活的捻军粉碎了左宗棠的包围圈。”

“捻军连克安塞、绥德等地。”

“同治六年十一月捻军兵锋直达保定,威胁清朝统治中心。”

“清廷朝野震动,左宗棠因作战不利被夺职。”

“捻军虽然未被歼灭,但从河南转战陕西、河北等地,未能建立根据地,反而出现了孤军深入,缺乏后勤补给和兵源的致命弱点。”

“左宗棠针对捻军孤军深入,而无后援的死穴,对捻军采取画河圈地,不断缩小包围圈的策略。”

“最后将捻军消灭于徒骇河边。左宗棠因消灭捻军而受到“觐见天颜”的机会,他进入北京紫禁城觐见慈禧太后,并得到了慈禧太后的褒奖。”

“在消灭捻军后,左宗棠回到西安,全力对付回民起义。”

“左宗棠先是通过“剿抚并举”的手段先收伏了回民起义军董福祥部。”

“后攻下董志原,逼迫回民起义军撤往金积堡。”

“1868年5月左宗棠兵分三路,进攻甘肃的回民起义军。”

“战事持续一年半,尤以金积堡的战斗最为激烈,左宗棠所部大将刘松山在战斗中阵亡。”

“在左宗棠的围攻下,回民起义军最终支撑不住,在同治九年十一月年向清军投降。”

“左宗棠接受回民起义军首领马化龙的投降,左宗棠在其召回各地回军后,将马化龙及其全家杀死。”

“左宗棠在此后又继续进攻河州。西宁等地的回民起义军。”

“最终于同治十二年九月攻下回民起义军最后一个据点肃州城,白彦虎带领回民起义军残部退往新疆。”

“左宗棠因平定回民起义有功,而被授以协办大学士,次年又晋升东阁大学士。”

“同治六年,中亚浩罕汗国军官阿古柏联合地方分裂势力占领新疆南部。”

“并在之后占领乌鲁木齐与伊犁,大有吞并全疆之势。”

“陕甘回族起义军残部白彦虎等人又逃亡新疆与阿古柏合流,共同反清。”

“而沙俄又以“帮助中国收复领土”的幌子,侵占伊犁。”

“清廷官僚对于新疆的态度分为塞防,海防两派。”

“左宗棠则认为,塞防海防皆不能放弃。他”

“向清廷陈述了新疆对清政府存亡的厉害关系,并指出,如果失去新疆,则陇右、蒙古等地皆会受到威胁。”

苏轼:光绪元年清廷授左宗棠以钦差大臣,并督办新疆军务

左宗棠为收复新疆制定了先北后南的策略。

先进攻乌鲁木齐、伊犁等地,然后直捣南疆阿古柏的老巢。

为准备西征新疆,左宗棠积极筹办粮草物资。

而清廷还拖欠西北军费2100余万,对于左宗棠西征新疆仅拨款500万两。

左宗棠不得不四处借款,左宗棠写信令胡雪岩筹办军费。

胡雪岩先后从外国借款1800余万两白银。左宗棠又命手下在哈密兴修水利,开垦农田,并四处借粮。

经过一年的筹备后,光绪二年4月左宗棠亲临肃州开始指挥收复新疆的战役。

左宗棠命金顺、刘锦棠等将领从肃州出发,一路攻向古城,一路攻向吐鲁番。

率将士奋战,连克数城,并于10月会师乌鲁木齐。

到10月16日清军顺利收复乌鲁木齐,北疆大部分土地也重新为清廷所得。

但此时,英国突然居中“调停”,想要阻止左宗棠收复新疆。

左宗棠据理力争,指明英国调停的真实目的,并进一步阐明收复新疆的利害关系。

英国借“调停”阻止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企图宣告失败。

左宗棠摆脱了英国人的干涉后,开始了收复南疆的计划。

光绪三年三月左宗棠兵分三路进攻阿古柏布防的重镇达坂城、吐鲁番和托克逊,在不到半月的时间内连克三城,歼灭阿古柏军队一万余人,击溃了阿古柏在南疆的防守重镇。

在清军凌厉的攻势下,阿古柏政权内部发生内讧,阿古柏自杀,阿古柏集团分崩离析。

此时左宗棠收复全疆几乎已成定局,但英国又来“调停”,要求清朝允许阿古柏政权保留喀什葛尔数城,使阿古柏政权以此立国。

光绪三年八月,左宗棠命刘锦棠兵分两路,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收复了新疆除伊犁地区的所有土地,阿古柏残余势力逃亡沙俄。

左宗棠在收复新疆的过程中多次建议清廷在新疆设省,以加强对新疆的控制。

但此时沙俄仍占领伊犁地区,阿古柏政权的覆灭使沙俄继续占据伊犁的借口不复存在。

但沙俄仍然占据伊犁,不愿放手。清廷不得已,派崇厚与俄国谈判。(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