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场各种原料供应都相当充足。
没有时间限制下,厨师们可以很仔细进行挑选。
其中大部分厨师都选择了比较贵的食材。
像是程国胜就挑选了一只大龙虾。
冯正明把大家的选料看在眼里,虽然对大师傅们扎堆选贵的原料不是太看好,但他也没有现场去打断发表任何意见。
孙海在经过一番挑选,最终他选择的是肘子和海参。
很明显他的第一道菜要做海参扒肘子。
这是一道相当传统的鲁菜。
这道传统老菜,能始终经久不衰,确实是有它的优势在。
夏蕙选择了一条鳜鱼,看起来是准备要做孔府菜的篮鳜鱼。
从第一道的准备上。
能看得出来包括冯正明六位师兄在内,他公司旗下的厨师们,都是以做传统鲁菜为主。
程国胜和一些大师傅们则更多是在做一些他们自己创意的创新鲁菜。
这一点被老师傅们和京城评委们看在眼里。
都觉得这个景象是有些奇怪。
几位老师傅对自己徒弟们做创新菜,多少还是有一点点不那么安心。
鲁菜确实需要创新,但有些创新菜不一定适合这样的比赛用。
这是一个鲁菜的比赛,所以更多还是看一些经典鲁菜的烹饪。
当然,程国胜在内的大师傅们,也都是有他们的手艺作为这份创新菜的支撑。
在这样的比赛中,他们拿出创新菜倒也不算是托大。
厨艺上的比拼在第一道菜上也就进入白热化。
百强名厨确实都拿出各自的看家本事。
夏蕙的篮鳜鱼,是一道相当传统的孔府菜。
做法上也经过了几代人的传承和改良。
现在的篮鳜鱼,会进行一些灌汤黄鱼的处理,保证鱼身完整的情况下,把鳜鱼的内脏从鱼口只能给取出,并且还要把鱼骨剔除。
获得完整的鳜鱼后,再从鱼口中灌入一些炒制过的馅料。
当然这道菜在孔府菜里还有一个难点。
那就是要把鱼皮烫了之后刮掉。
孔府菜的技法中称之为“鳜鱼脱衣”。
做法上是用八十度的热水,对鳜鱼表面进行汆烫。
然后用刀小心翼翼把鱼皮刮掉。
这个过程必须要小心,因为绝对不能弄破鱼皮下的肉。
刮干净鱼皮后,进行一番清洗和脱骨去内脏。
之后从鱼口中灌入炒好的馅料。
再在鱼身上打上刀。
因为没有鱼骨支撑,打刀也是相当的讲究。
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
再把准备好切成柳叶状火腿片放在刀的刀口。
之后用猪网油包裹住整条鳜鱼。
再放在准备好的酥皮当中,用酥皮把鳜鱼包裹住。
把酥皮也捏成鱼的造型出来,还要进行一番雕,让外面酥皮完全呈现出一条鳜鱼的样子。
之后再把这包裹好的鳜鱼放进烤箱里进行烤制。
中间需要拿出来刷一层蛋液,让烤出来外面酥皮呈现出更加漂亮的金黄色。
夏蕙在做法上保留了最传统做法基础上。
也还是把她在冯正明沪城店里学到一些东西融入其中。
比如在鱼腹中馅料上,夏蕙结合了一些粤菜的清炒,炒了一份非常清新的馅料,加入了一些火腿丁、鸡丁、笋丁和蔬菜,给鱼增添一些滋味。
再比如在猪网油和鱼中间,夏蕙还包裹了一层酱料,给鱼增添一番风味。
最后是在酥皮上,夏蕙没有如同传统做法上,外面酥皮最后烤制后大部分是丢掉。
她是按照冯正明的一些教导,对酥皮也进行一番改良,用了海外一道知名牛排的酥皮做法,给酥皮也添加了滋味,更是用黄油给酥皮做了油酥处理。
让外面这层烤制的酥皮也是可以吃的。
进行了这么一些改良后,夏蕙的这道孔府篮鳜鱼,出菜一刻便显得与众不同。
侯师傅看出其中门道,笑呵呵表示做法上确实很有新意。
“不错,这次百强名厨里唯一女厨师,手艺上是真的很好啊。”
然后侯师傅看向夏老师傅:“这位是夏师傅您的孙女吧?做的也是孔府菜的名菜篮鳜鱼,真的很厉害。”
另一位京城评委也开口:“对,她鳜鱼脱衣的手法很棒,鱼皮脱的很干净,但完全没有伤到里面的鱼肉。”
其他评委也都纷纷夸奖夏蕙,让夏老师傅也是满脸得意。
“小蕙她这些手艺,都不是在家里学的,都是在外面学的,是跟着正明学的。”
听到夏老师傅这么说,一位京城评委看向冯正明。
“这么说,这位女厨师算是冯状元你的徒弟?”
冯正明被这么一问愣了一下。
然后就看到包括几位老师傅在内,大家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
他想了想,笑着回应:“对,算是徒弟,只是还没有正式拜师。”
冯正明这样的回话,让夏老师傅心里相当高兴。
其他几位老师傅也都面带微笑。
尤其是颜老师傅,觉得冯正明承认夏蕙是徒弟,确实是好事情。
在老师傅们看来,冯正明已经可以收徒,完全不用等到他当初说的四十五岁之后。
不过冯正明说没有正式拜师,也表明了他的坚持。
对此,夏老师傅不在意,因为冯正明承认自己孙女是他徒弟就够了。
没有正式拜师,只要有冯正明这句口头上承认。
对以后夏蕙的发展也是有着极大帮助。
夏蕙的这道菜完成前,不少厨师已经完成了他们的菜。
毕竟夏蕙的这道菜还是稍微复杂一些。
孙海的海参扒肘子也是完成了。
做法上孙海也同样进行改良,肘子是过油进行有着,并且孙海还在碗蒸的时候,加入了一些辅料在下面。
至于海参,也是被孙海用冯正明教他的办法进行处理入味。
让海参可以和肘子保持差不多相似的滋味。
最后还用蒸肘子汤汁收汁勾芡,把海参也是放入其中绘制。
海参中也被孙海瓤入了馅料。
装盘的时候,孙海是专门把海参切片,可以更好搭配肘子一起吃。(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