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他会带人来火车站这边的分店。把朱旭他们调回西餐馆街上那家店。
当然江成哲是一直留在西餐馆街上的店。
因为让他跟那些西餐馆竞争,还是更加有优势一些。
朱旭、管伟和张磊都严格按照冯正明对他们突击教导的东西,一步一步非常精准的去做。
尤其是调口的配方,更是冯正明给他们专门进行了指点。
所以他们在火车站这边分店做出的菜,口味上虽说不能完全跟冯正明媲美。
但绝对要比周边其他的餐馆、餐厅要好上太多。
甚至是这边一些大酒楼都不相上下。
最为关键的一点,朱旭、管伟和张磊三人都经过冯正明泉城店里的锤炼。
他们能够做到几乎不会有做出菜品的质量起伏。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这一点可以说是很多厨师不容易办到的。
不是说厨师的水准不行。
可能在沪城有不少厨师水准都高于朱旭他们。
但其实很多厨师没办法真正做到平稳。
就是一道菜可能今天做的好吃,明天会出现起伏了,味道上就会出现偏差。
朱旭、管伟和张磊在经过冯正明和师兄们的教导后。
他们是已经把基本功融入到平时做菜习惯里。
这样就能够更好的保持做菜水准的平稳。
和西餐馆街上那家店开业声势浩大不同。
火车站这边新店开业要更加的沉稳。
只是在门口摆上了冯正明的一张海报作为宣传。
朱旭、管伟和张磊带领江成哲两个学徒,还有这家店里服务人员在门前迎接了第一批顾客。
之后朱旭他们进入后厨,前边的店里基本上交给服务人员接待。
即便是如此的简单,冯正明的名气摆在那,依旧吸引了不少人来。
第一批顾客坐满后,门口也开始出现了排队。
朱旭立刻让服务人员在门口摆上椅子,并且给排队的人送上一些茶点。
“我还以为今天状元另一家店肯定好多人排队,所以选择来火车站这边的店,没想到这边也排队。”
“可不是嘛,冯状元的名气太大了,他的店确实很难不排队。”
“听你的口音,好像是齐鲁那边泉城的?”
“对对,和我们的状元是老乡。”
“状元在你们那边的店也排队?”
“当然啦,你们是不知道,状元在泉城三家店,几乎是每家都排队。”
“还有在我们烟城的分店也是每天都会排队。”
“那状元经营的那家汇泉楼呢?”
“汇泉楼晚上去吃都是要预订,尤其是包间不预订的话根本就没有。”
“哇,生意那么好?”
齐鲁泉城来的人笑着给门口一起排队的人解释。
“这么跟你们说,冯状元的店,无论是把子肉的铺子,还是汇泉楼,菜价都不算贵的,关键是味道非常好吃。
你们一会进去吃了就知道,别看状元他不在这边店里,但他每家店里厨师,都是经过状元的挑选,是状元手把手教出来,手艺是真的都没的说。”
听完了这番解释,让门口慕名而来的人都更加期待了。
有人则开口:“好像这边店里的东西,价格上要贵不少吧?”
这话引发店门外排队人的议论。
“真是贵不少,我看了一些菜价,感觉比周围其他的店都贵。”
“是啊,不是状元亲手做的菜,定价我觉得是偏高了。”
“感觉吃个新鲜,可能之后不会天天来吃。”
“是不是状元有些飘了?到沪城把价格定得这么高?”
很明显,火车站这边不少人都觉得冯正明这边店里定价高了。
这次连一些齐鲁的老乡,也没有站出来帮忙说话。
不过反倒是几位沪城的本地人帮忙说了话。
“这里是沪城哦,这边的房租什么的多贵啊?不可能跟在齐鲁那边的价格一样。”
“就是,何况人家是全国烹饪大赛的状元,他的店定价跟别人一样,那人家的手艺岂不是不值钱了?”
“我倒是觉得,他的这个定价很合适,给其他厨师一些空间。”
“没错,如果他把价格定得和周围小餐馆一样,那这个周边其他店还怎么做生意?”
本地人说了话,也有一些南方各地口音的人给冯正明说话。
实际上,冯正明的定价,对齐鲁来的老乡,他们对比齐鲁各地分店价格,肯定是会觉得沪城这边分店定价偏高。
甚至冯正明店里的定价,确实也比周边其他店要高出不少。
但对在沪城生活的本地和外地人来说,他们觉得冯正明的定价高没错。
这一点上,算是和江成哲当初劝说冯正明提价的想法不谋而合。
或许对齐鲁的人来说,冯正明虽然是全国状元,但他们在齐鲁经常吃他的店,不觉得他有太多的特殊。
可对全国其他地方的人来说,大家会觉得作为全国状元的冯正明,提高自己店里菜价是应该。
不然冯正明这个状元店里菜价都那样低,那其他的小店难道只能亏本?
西餐馆街上冯正明店里的顾客,终于见到了上桌的菜。
看到的一瞬间,大家心里的念头都是。
状元的定价还真是不贵啊。
无论是西式装盘盖饭,还是中式一道一道菜上桌。
摆盘上都会让人看着觉得很是美观。
尤其是不同口味把子肉,确实相当受欢迎。
还有一道让不少白领人士惊艳到的菜,就是冯正明改良科夫曼那道瓤猪蹄的中式瓤猪蹄。
冯正明为了方便用筷子吃,上桌前会把猪蹄切成一段一段。
摆放在盘子里,搭配上浸着汤汁米饭。
真是把不少自诩吃过见过西餐的白领们都给吃的香迷糊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