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独特的味道,以前生蚝都是清蒸,想不到小顾想出了这种烤制的方法。”
“而且小顾在调味上也做的不错,金银蒜油用的很棒。”在获得老师傅们的赞赏,顾志成很自然将目光看向冯正明。
他的意思很明显,更希望获得冯正明的夸奖。
面对顾志成期待的目光,冯正明笑了笑。
“不错,你的这道菜有不少自己的想法,金银蒜油,搭配上了一点点的白胡椒,其实你还可以加入一点点红葱头末,烤制最后,喷上一点点的白葡萄酒。
当然你这样的做法,实际上已经非常棒了,保留生蚝的那份鲜美,金银蒜油也很好增添了油脂香味。”
获得了冯正明的认可,让顾志成感到非常的高兴。
鲍峰做的是一道汤菜,结合了菏泽出名的羊肉汤和绿豆丸子,搭配上细腻刀功切片的羊肉和羊杂。
用三丝干贝的做法,把料装在扣碗里,蒸制后倒扣出一个完整的造型,最后淋上奶白的羊汤。
鲍峰的这道汤菜上桌,也是让老师傅们的眼前一亮。
崔老师傅看向冯正明:“你手底下的这些年轻厨师,看来都受了你的不小影响,都学会把其他菜系的一些做法融合进我们鲁菜中来了。”
孙老师傅点头:“这道菜看着还真有点扣三丝的意思。”
冯正明笑了:“师伯、师叔你们误会了,鲍峰这个菜的技法,是我们鲁菜里一种传统技法的发扬。”
这话把在场老师傅们都给说得一愣。
还是来自博山的一位老师傅笑呵呵开口点破。
“这个技法应该是我们那边的沤底。”
瞬间其他老师傅们都反应过来。
再仔细拨开一下汤里的东西,发现了其中羊肉是经过烹炒。
“还真是沤底做法,不错不错,这个创意很棒。”
“很棒,能想到用沤底方法做羊肉,有想法。”
冯正明今天也是没想到,鲍峰和顾志成确实给自己带来不少惊喜。
看起来,两人都没有在分店那边停滞不前。
即便两家分店里,他们是掌勺和经营者,他们依然还在努力寻求厨艺上突破。
冯正明也大概明白,顾志成和鲍峰的这份钻研,是想要向自己展示他们的能力,期望以后可以跟冯正明南下沪城。
除了顾志成和鲍峰带给冯正明和老师傅们的惊喜。
还有就是夏蕙和孙海了。
从学厨的年份上来说,夏蕙和孙海实际上要比顾志成和鲍峰年轻不少。
毕竟夏蕙和孙海当初来跟着冯正明干大排档的时候。
顾志成和鲍峰他们已经是能掌勺的厨师。
这几年,夏蕙和孙海在冯正明这边,被有意拔高的位置,让他们一直跟顾志成和鲍峰他们竞争。
尤其是孙海,在拜师冯正明三师兄杨斌后,是真的跟着师父学了不少东西。
所以在今年的大比上,他们两个也算是终于展现出学习成果。
孙海展示了一道口袋豆腐。
豆腐中间掏空,孙海向里面瓤了掺了海鲜干货和香菇丁、笋丁的肉馅。
在锅里用大火滚了很久,让豆腐和里面的馅都完全入味。
最后的勾芡把握的也是相当好。
让每一个口袋豆腐表面都挂着芡汁。
并且在盘子中,不用筷子夹着提溜起来,会发现豆腐依旧棱角分明四四方方。
用筷子夹着提溜起来,豆腐口袋并不会破开。
说明孙海处理的非常好。
关键是调口上,是非常传统的鲁菜葱烧味。
那种咸鲜的口味,浓浓的葱香味,却又不会很咸。
之所以吃起来不是很咸。
显然孙海是受到师父的指示,在调口上做了一些注意。
夏蕙用了孔府菜的脱骨技法,做了一道糟溜鸭三白。
整体做法上有一些类似鲁菜中的糟溜鱼片。
只不过夏蕙是用了脱骨的鸭掌去做。
烩出来的鸭掌白嫩q弹。
摆盘时薄薄的鸭肉垫底,往上逐层分别是鸭掌、鸭肝。
最后淋上的糟汁,只是勾了一个薄薄的米汤芡。
从摆盘和整体烹饪的技法运用上。
尤其展现出的孔府脱骨功夫。
都让在场的老师傅们大为惊叹。
“好啊,这道菜可真是厉害。”
“不错,这道菜当初据说也是京里全聚德的招牌菜之一,可是好些年不曾见到。”
“小夏这功夫是到家了。”
“在你师叔这没有白学,坚守传统,又有属于自己的创新,关键技法的运用非常好,老夏你这孙女可不得了。”
夏老师傅听到大家对孙女的夸奖,脸上毫不掩饰的写满得意。
参加内部大比的青年厨师们,也都被夏蕙和孙海的菜给惊艳到。
顾志成和鲍峰本以为他们两个算是最有突破性的。
没想到遇上夏蕙和孙海,发现他们更是保留传统基础上又有突破。
这么一对比,顾志成和鲍峰一下子觉得:好像自己确实还不够资格跟主厨南下沪城。
夏蕙和孙海的菜品展示,一下子拔高了这次大比的上限。
也给其他参加大比的青年厨师们不小压力。
好在两人基本上已经算是最靠后出场的青年厨师。
在他们两个之后,剩下青年厨师都是一些传统的鲁菜,不再像是他们两个这么多创新。
毫无悬念,这场内部大比,最后获得冠军的是夏蕙。
她那道糟溜鸭三白,确实很难有对手。
连冯正明也夸奖:“你还真是把创意和传统结合的相当好,你能想到用找熘鱼片的做法,去做鸭三白还真的是很大胆。
你的鸭掌脱骨,还有你鸭肝的卤制,都掌握的非常好,看来是准备了很久吧?”
夏蕙一脸兴奋:“对啊,师叔你回来跟我们说了你在外面的见闻后,我就开始考虑这道大比的菜。”
冯正明点头:“很棒,你这道传统加创意的菜,完成了超越。”
获得这样的肯定,让夏蕙更加开心,这一刻她终于觉得,自己应该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青年厨师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