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24章 辩论,航天局长到来(1 / 2)宝宝小蛮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般来说,官方组织的重大会议会持续开好几天。

这一次航天部门和军方组织的会议,原本是为了更新歼20,提高这款战斗机的战斗性能。

但是,会议刚开始,王东来就提出了六代机的设想。

这一下子,就把这场会议的高度拔高了。

等到王东来说完了之后,在场的几位领导也都陷入了沉默和犹豫之中。

沉默是因为王东来提出来的方案,并不完全是胡思乱想,信口开河。

而犹豫则是因为这份方案,太过惊世骇俗了,事关国家安全,根本不是在场的几位领导可以做出决定的。

不过,众人也都没有犹豫太长时间。

会议到这里,暂时也停了下来。

休息室里。

杨安超的神情之中还带着一丝惊讶,上下地打量了一番王东来。

“王院士,‘南天门计划’里面的玄女号战斗机是不是六代机?”

好半天,杨安超才出声问道。

王东来点头,承认下来,说道:“确实!”

“我刚才提到的六代机设想,确实是认真考虑过的,就连‘南天门计划’也是具备一定可行度的,而不是完全是什么的妄想。”

“正如我刚才所说的话,有时候科学家需要大胆地想象,就像是古人都能想到千里眼,顺风耳,能够听到千里之外亲人的声音,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研发出了手机做到了这一点。”

“有很多东西,在当时来看,可能是根本不可能的东西,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技术的发展,这就不一定了。”

“有时候,一个关键技术的突破,可能就会让技术出现跨越式的突破。”

“我认为这种事情,只能早,而不能迟!”

杨安超听着王东来的这番话,陷入了沉思。

很快,便出声问道:“那按照王院士的说法,之前大型对撞机的建设,为何会强烈反对?”

“在高能物理领域,大型对撞机的作用,我想王院士应该也清楚。”

“虽然确实会有一些损失,但是从长远的来看,我们从中得到的应该要比失去的更多。”

王东来没有想到杨安超会提到大型对撞机这件事。

他并没有因为杨安超将会成为自己公司的员工,而有什么威严被冒犯的想法。

反而,听到杨安超询问起这一点,王东来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笑意。

“杨总工这个问题看来应该是藏了很久吧。”

“确实,把资金投入到科研上面,从长远来看是收益比投入大的好事。”

“但是,大型对撞机却和其他领域有所不同。”

“在高能物理这个领域,想要取得进步的代价太大,而收获很少,这只是一部份原因。”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认为兴建大型对撞机,这个方式从根本上就走错了。”

杨安超眼睛一亮,顿时来了兴趣,连忙出声问道:“王院士,你的意思是……”

虽然杨安超不是研究高能物理的,但是他对于高能物理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所以,听到王东来这番话之后,立即就敏锐地意识到王东来有其他的想法。

王东来看了一眼杨安超,略微沉吟了一下,才出声说道:“物理世界的奥秘太多,高能物理又一门心思把注意力放到微观层次上,不能说错,但是兴建大型对撞机这样的东西,并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我认为,这样的研究,其实不应该放到地面上,而是应该放到宇宙环境下。”

王东来话还没有说完,杨安超就否定了起来。

“这不可能!”

“大型对撞机占地面积那么大,设备庞大无比,根本不可能送上太空!”

王东来只是笑着,并没有刻意去争辩,而是将话题转到了航天上面,说道:“杨总工,这一点就不必去争论了,我们还是将注意力放到航天领域上吧!”

杨安超这个时候,也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反应有些大了,神情有些讪讪。

……

就在王东来和杨安超闲聊的时候。

另一边的胡首长和邓涛以及蜀都飞机工业集团的董事长党栋正坐在一起。

“先说说我的意见,从军事角度来说,王院士提出来的六代机设想,确实极为优秀,如果可以实现的话,完全能够对于包括白头鹰在内的所有现役战斗机进行碾压!”

“我是军人,我只会站在军事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王院士迫切研发六代机的理由,在我看来,也是非常正确的,帝国亡我之心不死,这么多年,虽然因为经济联系加强,双方都在飞速发展,但是,在根本上,白头鹰和我们就无法一直平和共存下去。”

“要么打服他们,要么就是被他们打败,然后被分解,只有这两种选择。”

“所以,从我的角度来说,我是赞同王院士的提议。”

“而现在,我需要询问邓局长和党总一个问题,那就是从技术层面来说,刚才王院士提到的那些设想,以我们目前的技术储备,能做到哪些,还有哪些方面有所不足,有没有什么确切的备选技术和解决方式?”

胡首长到底是军人,虽然语气平静,但是这一番话却充满了压迫感。

邓涛和党栋两人相视一眼,都从彼此眼里看到了一丝苦涩。

只不过,面对胡首长开门见山的询问,两人还是飞快地做出了决定。

“在王院士的设计方案里,确实有几个技术难点,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战斗机发动机,在这方面,国内的技术储备不如人意,具备一定程度的难度。”

“但是,如果王院士有信心研发出一款合格的变循环发动机的话,那么六代机的研发就能节约将近三分之一,甚至是更多的时间。”

“至于雷达和激光武器等,我们国家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如果调集资源的话,我认为是有可能完成突破的。”

“最后,还有一个比较显著的难题,就是战斗机的隐身性能,这需要最为先进的隐身材料,涉及到了材料学,这一点我也不敢打包票。”

党栋作为蜀都航天飞机工业集团的负责人,虽然不是首席设计师,但也是懂技术的,并且水平不差。

率先就回答了胡首长的问题。

邓涛紧随其后,便补充说道:“我也认可王院士的说法,六代机一定要早早研究。”

“现在,王院士刚刚证明了ns方程,这对于全球的航天领域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接下来完全可以预见到全球航天领域都会出现一定的技术突破。”

“我们如果不能趁着这个时间,把握住这个空窗时间,利用王院士的学术研发能力,恐怕很有可能会落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