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4章:中医不分科(2 / 2)孙太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赵祖焘和赵茗雪想通其中之处,两人就觉得陆长清开这药方的厉害。

当然,这药方确实是出自《黄帝内经》等相关的药方,可不是陆长清乱开的。

现在练完五禽戏。

三人回去。

杨学农还在等着陆长清。

陆长清进去擦身,换下那套练功服,换回自己那套衣物。

此时,保姆兰姨已经做好早餐。

陆长清,赵祖焘,赵茗雪,杨学农吃完早餐后。本来赵祖焘还想和陆长清说一些事,杨学农则是拉着陆长清离开。

“爸,我有很重要的事要和长清去处理。”

杨学农和陆长清离开。

上到杨学农的车上。

“长清,你真的到那穷乡僻壤给人看病了?”

陆长清说的那个郊区的小镇,在杨学农看来是真的很穷的地方了。以陆长清这一身医术,即使没有在光明医院实习,也没有必要去那边。

“杨哥,那边还好吧,也没有你说得那样。”

“那不是浪费你那身医术吗?”

“当然不是。在我看来,在疾病面前,不分贵贱,人人都是平等的。而且,在光明医院,或者在市区的三甲医院,都是把各科分得很清楚的,但是,我到了卫生院,我就可以作为全科医生,什么疾病都可以看,这对于我医术的成长是有很大的好处。”

在光明医院中医院部,陆长清是跟着王国生看内科。

当然,他也可以申请去其他科看诊,只是比较麻烦。

但是,在卫生院不一样,卫生院分科没有那么详细,陆长清到那边可以直接以全科的中医看诊,所以这一周,他看了一百多位患者,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等的患者。

这对于陆长清的医术增进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当然,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很多时候,如果能够精通每一科,像精通内科,或者精通外科,那已经是非常厉害的。

但是,孙逸鸿不一样。

孙逸鸿那个时候,不会像现在分得那么清楚,虽然古代也有类似分科的情况。

像自元代始,太医院分为十三科,至明隆庆年间改为十一科。

元代十三科为,大方脉、杂医、小方脉、风、产、眼、口齿、咽喉、正骨、金疮肿、针灸、祝由、禁。

明代十三科为,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口齿、咽喉、伤寒、接骨、金镞、按摩、祝由。

1571年,明代的十三科改为十一科,增设了痘疹科,改疮疡为外科,接骨为正骨,去金镞、祝由与按摩等科。

而到了现代,到时中医开始模仿西医,也是分了内科,外科,妇科等等科目。

“我觉得你还是在那边浪费时间了。”

陆长清没有再说,或许这就是他和杨学农的不同之处。

杨学农是掮客,平常见到都是各种有钱人,有权人。

“杨哥,你现在喊我去哪?”

“我最近不是在弄进出口医疗设备公司吗?基本上都搞定了,还有一个没有搞定。”

基本上搞定了?

那这就厉害了!

怕是杨学农还真的用不了多久,就成为东海的亿万富豪。但是,陆长清总感觉这里面有问题,万一以后宋兆安出事,那杨学农也是跟着遭殃?

这种事,怕是也多了。

毕竟,这钱来得太容易,还真的是不踏实。

陆长清觉得还是靠自己慢慢积累是最好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