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中医上,这叫胎黄,又叫胎疸。
中医很早就有详细的记录。
这种新生儿黄疸的情况,并不是所有婴儿或者新生儿都那样,而是一部分有出现这种情况。
除此之外,许多家长看到自家孩子有新生儿黄疸,第一时间想到可能就是用偏方。
因为还是比较多新生儿出现黄疸的情况,所以从别人家那里拿偏方。但是,像那些偏方,有些可能有效,有些可能就没有效果。
不同的孩子情况也不一样。
现在看着这孩子的情况是属于越来越严重,陆长清倒是觉得拖延了太久。
陆长清注意到婴儿张开嘴的时候,看到舌淡,苔黄,看其指纹淡沉。
“婴儿大便情况如何?”
“陆医生,孩子大便干,从出院到现在,差不多是两天拉一次便便。”
“吃的是母乳还是奶粉?”
“都是母乳。”
此时,孙逸鸿也辩证清楚了。
这就是典型的胎黄。
属于先天不足,湿热内盛,胆汁外溢肌肤所致,鉴于大便秘结,腑气不通,湿热之邪没有出路,孙逸鸿也就开了清热利湿退黄法。
以茵陈五苓散为药方。
茵陈蒿,山栀子,大黄,桂枝,白术,泽泻,茯苓,猪苓,山楂,苦参,乌梅。
“长清,胎黄多表现为湿热邪毒偏重之阳黄。盖小儿发育尚不成熟,属稚阴稚阳之体,毒邪乘虚入侵,易化热入里而为患。当此治宜清热利湿退黄。方中茵陈蒿、栀子均为利湿之品,茵陈蒿为主药,清湿热,利肝胆,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作用;栀子清泄三焦湿热,利胆;茯苓、猪苓、泽泻利水渗湿;白术健脾燥湿。诸药共奏清热利湿之功。桂枝、大黄、山楂、苦参、乌梅等改善微循环,有利于排毒排泄,能加快黄疸的消退,防止核黄疸的发生。”
这对于其他医生来说,这病难治疗,这也是为什么需要照蓝光治疗,还要住院,甚至要花几千上万元。
但是,陆长清开的这一副药方,几十块就可以搞定了。
“我就开四剂药,婴儿喝三剂差不多就好了,如果还没有完全退掉,到时再喝三剂。”
那位赵村医,甚至赵裕民一家都很惊讶。
这就那么简单?
“赵村医,村里有药材吗?”
“没有,我那里都是一些西药片和退烧的针水,没有药材,要买药材只能到镇里或者到隔壁镇里。”
“那现在还是尽快去买药回来煎药汤,然后给婴儿喝下去,今晚就有效了。”
赵辉仁急忙拿上陆长清开的药方,前往隔壁镇。
实际上是苏城那边的小镇,要比白河镇近一公里。
赵辉仁开摩托车去。
陆长清还是叮嘱道:“如果小孩喂母乳,小孩母亲不要吃太多辛辣,甚至上火的食物,容易传到小孩身上,导致小孩不能消化,也就引起其他疾病。这黄疸只是其中一种,如果吃太多辛辣食物,再通过母乳喂给小孩,可能也导致其他的症状。”
这一点上,陆长清要提醒的。
许多家长可能都不会注意这些,以为产妇坐月子过程吃很多很补的食物对身体的恢复很好,但是,如果是喂母乳,就容易引起其他的问题。
“谢谢陆医生提醒。”
“当然,在我看来,能够喝母乳就是母乳,母乳还是要比奶粉健康。”
其实不但是中医那样提倡,西医也是那样提倡的,只是现在许多家庭都是奶粉代替了母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