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水泥这么受欢迎,这么有用,秦军还真就不能随意对待。
水泥换一切,只是这一点就值得他重视。
这样一来,秦军就不得不考虑,水泥的产量是不是要提高一些?
回转窑他最近是不想的,但是悬空窑还是能想一想的。
因为他要真想做直径超过两米的钢管,好像也不是不行。
直径越大,卷板机就越是容易加工出来。
只不过电动机的功率必须要大,因为钢板的厚度肯定要足。
既然要做这么大的钢管,那为什么直接做回转窑?
因为回转窑的难度,现在也主要集中在大直径管道之上。
“高级焊工啊!”
加工钢管,虽然不等于制作高温容器,但是也需要高级点的焊工。
最少也要六级工吧?如果有七级工就更好了。
而八级焊工,肯定是不能奢望的!
想着水泥的烧制工艺,秦军发现,传统烧制法最容易,也是真简单。
使用这种工艺,先应付一下,等万事俱备,就先做悬空窑。
至于一步到位,直接上回转窑,还需要等一等。
虽然原来没有在水泥厂干过活,但是他烧过窑,对于水泥的烧制工艺,也有所了解。
一百多年前,刚开始发明回转炉的时候,其实并没有被直接用于水泥工业中。
究其原因有两点,首先水泥这个行业,大概开始发展就是在18世纪末期。
回转炉刚刚出现的时候,人类对水泥的配方才稍有了解。
另外就是水泥烧制温度高,同时耐火砖衬里的技术还不发达。
1400℃的高温,不是那个时候的金属可以承受的。
此外对应的煤粉燃烧技术,也需要一定的积累。
因此,直到回转炉出现100年后,它才被用于水泥工业。
这里面就有几個关键点,耐火砖、钢材需要耐高温,最后就是煤粉燃烧技术。
刚开始,秦军就是图省事,才用了最省事的立窑。
现在仔细想一想,悬空窑真是一个好选择。
这种窑,好像国内现在还在用?
秦军记得原来看过一个新闻,说是一家厂子的机器用了八十多年。
现在仔细想一想,那好像是从丹麦史密斯引进的水泥悬窑。
如果是原来,这样看过一眼的新闻,早就忘了。
但是现在他只要想,还就真能想起来。
那座悬窑是进口货,花外汇买来的。
而且是一九一一年进口回来的,它使用的管道直径为2.1米,长45米。
这座窑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是国内现存最早、也是运转时间最长的两台设备。
直接从1911运转到1997年,长达86年之久。
能用到九七年,距离现在还有十七年的使用时间。
这足以说明,现在就算是弄一座悬窑,也不算太过时。
“卷板机肯定要造了。”
“这东西只要有电机,想要多少有多少!”
一台电机带着三根棍子工作的机器,简单的令人发指。
这种机器原来秦军不做,就是因为太简单。
当然,任何简单的机器,你要想玩点高难度的,也是可以有的。
但是,这真心没必要。
现在是用到了,秦军才会想到。
这台机器最大的加工难度,也就是三根工作辊的动力系统。
现在可供他选择的有轴承和齿轮,如果能买到轴承,肯定要用轴承。
只要能加工出工作辊,那剩下的唯一问题,就只有电机。
所以,这都要看玉爱国行不行了。
他之前可是说的信心十足,就是不知道,县城电缆厂有没有漆包线。
所有事情,又回归到电机之上,只有有它,就能做很多事情。
心情放松的秦军,漫步在农田之中。
他们这边的麦子,还没有收割,也不知道是没人收割,还是没熟!
忍不住走进麦田,还能看到寥寥几棵青色的麦穗,其他都已经是金黄一片。
“小伙子,你是这个小队的社员?”
秦军正折下几根青麦穗,在手中挫着麦粒,打算先尝一尝,却没想到居然有人叫他。
抬头一看,前面几个都是一身中山装,最少的都是四个口袋。
特别是左上部分的口袋之中,还别着一根钢笔。
不用说,这些人都是干部。
看了一圈,有六个人,里面居然没有一个是公社的领导,这就有意思了。
“对,我是这个小队的社员,正在看看麦子熟了没有。”
秦军一脸笑呵呵的凑到跟前。
其中一个年轻的干部,上前走了两步,正好挡在秦军跟这些人中间。
秦军的身形一滞,停了下来。
他居然忘了,现在的农民,不是几十年之后的农民。
那个时代虽然已经只能在电视、网络上见到这些领导,但是那个时代的农民更加自信,穿着也得体。
可现在呢?农民经常穿的衣服,真是没法看。
秦军忍不住拽了拽自己的衣角,他现在的这身绿军装,真被他糟蹋的不轻。
想到赵二娃刚刚给他的时候,这一幅好像闪光啊!
现在呢?不知道哪里来的机油,沾染的一片一片。
还有不知道怎么划的,上衣之上有好几道缝隙。
经常接触钢材,加工机械,稍微不注意,衣服上就会出现一裂缝。
他现在这身衣服,在这些干部眼中,跟乞丐也没什么差别吧?
不过,现在不是所有领导都亲民嘛?这样还能嫌弃他?这也太过分了。
就在秦军看着自己的衣服之时,本来被年轻人挡在身后的一名中年人,却走上前来。
他看着秦军手中的麦粒,笑呵呵的道:“麦子已经熟了吧?感觉灌浆还不错?”
说着,这位领导还直接伸手,从他手中捏起几个麦粒,仔细观察着。
秦军有点感慨,要不怎么说,越是大领导,越是平易近人呢?
小鬼难缠,跟这些领导呈鲜明对比!
“今年有点干旱,灌浆并不太好!”
虽然感觉领导平易近人,很是不错。
但是秦军却是实话实话,但是实话有点伤人。
所以,随着秦军话音刚落,那位本来还笑嘻嘻的领导,笑容已经有点维持不下去。
“今年你们这里,有点干旱?看不出来啊?”
旁边的青年发现问题,立即怀疑的问道。
“这个还能胡说?我们这里三年两旱。”
没等青年继续说什么,秦军就接着道:“现在看不出干旱是吧?那是因为有水利工程。”
“我们村的大渠道,就在这些麦田的中心位置,就是有了这条大渠道,每年干旱之时,才能浇上水。”
“走,我们过去看看。”几个领导都来了兴趣。
秦军走在前面领路,他这也就是看在玉爱国的面子上,要不然高低得给公社领导们上点眼药。
现在好了,有水利工程保驾护航,这都是领导们的政绩。
刚才他真没胡说,因为他们这边原来真是三年两旱。
可九十年代之后,就变成了十年九旱,这些也都是以后领导们的功劳。
那个年代,一切向钱看,谁还管农村的水利工程?
建筑废弃材料、垃圾倾倒,直接堵塞这些渠道,让这条渠道变成了垃圾桶。
没法用,就只能废物利用。
所以那些,他们用辛苦加工出来的块石,垒出来的大渠道,都被人偷回家盖房子了。
没有这个水利工程,他们这边还就真十年九旱。
粮食收入太少,全村青壮年就只能全部出门打工。
对这个,秦军是有怨言的,毕竟人离乡贱!
所以,重生一回,如果能不出门,秦军绝对不想再去外乡漂泊。
“小伙子怎么不说话?你们村这些麦子都应该要收了吧?怎么还不动手?”
回过神来,秦军看向几个沿着大渠道闲逛的领导。
“正准备着呢!”
“这边靠近渠道近,浇水比较多,这些小麦还在灌浆。”
这时,又是那位小伙子说话:“不对吧?我们也不是什么都不懂。”
说着,小伙子指着周围一大片麦地。
“这么一大片,你们多少天能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