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说,诸葛瞻的塑像如今还在武侯祠,不就说明千年以来百姓的态度了吗?”
是啊。
诸葛瞻心头一颤,如果百姓真的厌恶诸葛瞻早就移出去了,想来人们对于诸葛瞻多是一种惋惜的态度吧。要是诸葛瞻能支棱起来,要是
如今再想这些都已经没有用了,历史毕竟是历史,已经成过去了。
但.
诸葛瞻看着诸葛瞻的塑像,心里下定了决心,但我还正值壮年,我要吸取你的过失,我日后要让我的塑像堂堂正正的立在武侯祠里。
随后诸葛瞻向甄德投去了感激的目光,发自肺腑地说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甄德笑了笑,没说什么。
后面的路程顺利多了,众人参拜完刘备墓后,便准备打道回府。
刘谌不知道从哪里听来“姜维祠”,这无疑是引起了季汉众的兴致。
甄德道:“有首诗作得好,潇潇风雨剑门秋,伯约祠堂亘古留。生尚设谋诛邓艾,死当为吏杀谯周。中原有土都归魏,左袒无人复为刘。斗胆尽储亡国恨,九泉应诉武乡侯。”
刘禅满脸好奇地问道:“甄导,诗里的伯约祠堂指的就是我们口中的姜维祠?”
“对,伯约祠堂也好,姜维祠也罢。都是指的是剑阁剑门关里的平襄侯祠。”
“平襄侯祠.剑阁”姜维喃喃自语。
季汉众颇为意动,武侯祠去过了,姜维祠又怎么能错过呢?
甄德看了一眼季汉众,都不用他们出声,通过他们的表情,他都能看出众人的心思。
甄德二话不说,掏出手机,麻利地订下车票。
翌日
天空弥漫着一层灰色,举目望天,总觉得有些雾蒙蒙的。好在风不大,也没有下雨。
甄德和季汉众来到剑阁剑门关景区,穿过仿古的剑阁城门,再往前便来到了祠堂前的广场。
广场上人影稀疏,远没有武侯祠那么热闹。
清净有清净的好,一路上也没有什么人缠着季汉众要签名要合照。
同时季汉众一眼就看到了广场上立着的石像,石像呈赤红色,雕刻的是位身披征袍,骑着高头大马的将军。将军目光炯炯有神,犀利似箭,高举手臂,仿佛正面对着三军将士,鼓舞军心,激励士气。
走进一看,就见石碑上写着,‘姜维点将台’五个大字。
“伯约.”抬眼望着意气风发的姜维,刘禅心里不是滋味,是我没有管理好朝堂啊。
他又看了看身旁的姜维,瞧了瞧面前的甄德,顿时心安了一些。
刘禅暗暗庆幸,好在阿父来到了仙乡,如果此事再度发生,便是肠子悔青了都没用啊。
就在这时,身后响起了陌生的声音,“樊老师,前面是姜维点将台,再往前就是姜维祠堂了。”
樊老师?
甄德下意识扭头一瞥,是两个男人,一个年纪轻轻,另一个鬓边泛白,显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
当他看清老人面容的那一刻,突然觉得有些眼熟。
奇了怪了,我怎么不记得自己见过这位老人家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