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贾长生占据洛阳
洛阳城在贾长生的悉心治理下,渐渐从战火的创伤中复苏,而与此同时,董卓与十八路诸侯也在各自的领地内紧锣密鼓地整顿势力,为下一轮的角逐做着准备,整个天下局势如紧绷的弓弦,一触即发。
长安城内,董卓端坐在太师府那雕梁画栋却尽显阴森的大厅中,眉头紧锁,满脸的横肉因愤怒与焦虑而微微颤抖。洛阳的惨败与狼狈撤退,让他元气大伤,可他心中的野心与不甘却如困兽般在胸膛中横冲直撞。
“吕布!”董卓猛地一拍桌子,怒吼道,“你给我说说,这仗怎么就打成了这般模样?”
吕布单膝跪地,心中虽有不满,但面对董卓的怒火,也只能低头说道:“义父息怒,那十八路诸侯诡计多端,此次失利,是孩儿的过错。”
“哼,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董卓站起身,来回踱步,“如今我们困守长安,必须尽快想办法重振旗鼓。”
这时,李儒从一旁走出,拱手说道:“主公,当下我们应先稳固长安的城防。长安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只要我们加固城墙,储备足够的粮草和兵器,诸侯联军一时半会儿也攻不进来。”
董卓微微点头,说道:“此事就交由你去办,务必尽快完成。”
“诺。”李儒领命而去。
“还有,”董卓接着说道,“我们要重新招募士兵,扩充军队。传我命令,在长安及周边郡县大肆征兵,无论男女老幼,只要能拿得动兵器,都给我招来!”
吕布面露难色:“义父,如此征兵,恐怕会引起百姓不满……”
“我管他满不满!”董卓打断吕布的话,恶狠狠地说道,“现在是生死存亡之际,顾不了那么多了。谁要是敢反抗,格杀勿论!”
除了军事上的准备,董卓还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手段。他为了稳固自己在长安的统治,大肆封赏亲信,将朝廷中的重要官职都换成了自己的心腹。朝堂之上,一片阿谀奉承之声,稍有异见者,便被董卓以各种罪名处死,一时间,长安城内人人自危。
袁绍回到冀州后,便开始着手整顿自己的军队。他深知,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自己作为盟主却未能有效地统一诸侯,导致联军最终分崩离析,这让他的威望受到了极大的损害。为了挽回局面,他一方面加强对冀州的统治,搜刮民脂民膏,扩充军饷;另一方面,他广纳贤才,希望能找到能为他出谋划策、统兵作战的人才。
“主公,如今我们虽退回冀州,但实力犹存。”谋士逢纪说道,“当务之急,是要与周边诸侯修好关系,共同对抗董卓。”
袁绍点头道:“你说得对。派人去联系曹操、孙坚等人,就说我袁绍愿与他们摒弃前嫌,共同商议讨伐董卓之事。”
而曹操回到兖州后,并没有像其他诸侯那样急于扩充地盘,而是致力于整顿内政。他深知,一个稳定的后方是成就大业的基础。曹操推行屯田制,招募流民开垦荒地,不仅解决了百姓的生计问题,还为军队提供了充足的粮草。同时,他还积极招揽人才,颁布“唯才是举”的政令,一时间,兖州人才济济,许多有识之士纷纷前来投奔。
“孟德,如今诸侯各自为政,我们下一步该如何打算?”荀彧问道。
曹操沉思片刻,说道:“董卓虽退至长安,但实力仍不容小觑。我们现在要做的,是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同时,密切关注天下局势,寻找可乘之机。”
孙坚回到江东后,凭借着传国玉玺,在江东地区的威望大增。他以此为契机,积极扩充自己的势力,兼并了周边一些小的势力,逐渐巩固了自己在江东的地位。他深知,传国玉玺既是他争夺天下的资本,也是他的烫手山芋,必须小心谨慎地对待。
“父亲,这传国玉玺,我们该如何处置?”孙策问道。
孙坚皱着眉头,说道:“这玉玺,暂时先妥善保管。但切不可让他人知晓,以免引来杀身之祸。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发展自身实力,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图大业。”
洛阳城内,贾长生依旧在为这座城市的复兴而努力着。他深知,洛阳作为天下名都,不仅是政治中心,更是文化和经济的中心。要想让洛阳真正恢复往日的繁荣,不仅要重建城池,还要恢复商业和文化。
贾长生先是组织百姓修复了洛阳的城墙和城门,加强了城防。同时,他还大力整治治安,打击盗贼和不法之徒,让百姓能够安心生活。在经济方面,他鼓励百姓恢复商业活动,减免税收,吸引了许多商人前来洛阳经商。一时间,洛阳的集市上又热闹了起来,各种商品琳琅满目。
“贾将军,如今洛阳城的商业逐渐恢复,百姓们的生活也安定了许多。”一位官员说道。
贾长生微笑着点头:“这还不够,我们还要恢复洛阳的文化。洛阳是汉室的都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要重建太学,招揽天下学子,传承和弘扬汉室文化。”
于是,贾长生下令重建太学,邀请了许多著名的学者前来任教。他还在洛阳城内设立了书馆,收集和整理各种书籍,供百姓阅读学习。在贾长生的努力下,洛阳城不仅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还焕发出新的文化活力。
然而,贾长生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洛阳的处境并不乐观。他虽然得到了百姓的支持,但毕竟势单力薄,夹在董卓和十八路诸侯之间,犹如风中残烛。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寻找机会壮大自己的势力,才能在这乱世中生存下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董卓、十八路诸侯和贾长生三方都在各自的领地内不断发展壮大,天下局势愈发复杂。一场新的大战,似乎正在黑暗中悄然酝酿,而洛阳城,这座饱经沧桑的城市,又将在这场乱世纷争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无人知晓。洛阳城的夜晚,静谧而深沉,只有偶尔传来的更夫打更声,打破这夜的寂静。贾长生坐在府邸的书房内,烛光摇曳,映照着他略显疲惫却又充满思索的面庞。此时,他的副将匆匆走进书房,脸上带着几分急切与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