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86章 坚壁清野(2 / 2)三吃糖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与此同时,韩擒虎率领的第二路大军,悄悄地绕道京都的后方,找到了敌军的粮草储备地。“弟兄们,给我烧!”韩擒虎一声令下,士兵们纷纷点燃火把,冲向粮草仓库。瞬间,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敌军的粮草被大火吞噬。

岛国守军得知粮草被烧,顿时军心大乱。京都城的防御出现了松动,高颎趁机发动更加猛烈的进攻,终于攻破了京都的城门。大隋军队如潮水般涌入城内,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而在港口城市,贺若弼率领的第三路大军也在激烈地战斗着。岛国守军凭借着坚固的海防工事,顽强抵抗。贺若弼见强攻难以奏效,便下令士兵们挖掘地道,从地下接近敌军的防御工事。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地道终于挖通。大隋士兵们从地道中涌出,出其不意地攻击敌军,成功突破了敌军的防线,占领了港口城市。

贾长生率领的预备队,在战场上灵活支援。哪里的战斗最激烈,他们就出现在哪里。贾长生骑着白马,穿梭在战场上,亲自指挥战斗,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

随着京都和港口城市的相继被攻破,岛国的局势急转直下。其他城池的守军见大势已去,纷纷放弃抵抗。天皇在皇宫内,得知一座座城池被攻破的消息,脸色苍白,瘫倒在地。

“完了,一切都完了……”天皇喃喃自语,眼中充满了绝望。

最终,岛国天皇不得不率领文武大臣,出城向大隋军队投降。贾长生高坐在临时搭建的王座上,接受了天皇的投降。

“从今日起,岛国纳入我大隋版图,朕将派官员治理此地,让百姓安居乐业。”贾长生的声音威严而庄重,宣告着这场战争的胜利。

大隋军队的欢呼声在岛国的土地上回荡,这场御驾亲征的战争,以大隋的全面胜利而告终。贾长生的威名,也随着这场胜利,传遍了四海,成为了大隋历史上一段辉煌的篇章。而岛国,也在大隋的统治下,开始了新的历史进程。

在大隋军队攻克岛国、威名远扬之际,消息如疾风般迅速传遍了周边的大唐、南宋、北宋与大汉四大帝国。一时间,四大帝国的朝堂之上,皆是一片震惊与热议。

大唐的金銮殿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阳光透过琉璃瓦的缝隙,洒下一道道金色的光柱,映照着殿内群臣的脸庞。太宗李世民高坐龙椅之上,面色凝重,手中紧握着那份来自大隋的战报。

“诸位爱卿,大隋竟一举拿下岛国,此事你们怎么看?”李世民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

大殿内顿时一片哗然,群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陛下,大隋此举,实乃出乎臣等意料。这岛国虽小,却孤悬海外,易守难攻。大隋竟能攻克,其国力与军力之强盛,可见一斑。”宰相房玄龄出列,神色忧虑地说道。

“哼,大隋一向野心勃勃。此次拿下岛国,难保他们不会将目光转向我大唐。”武将李靖眉头紧皱,话语中充满了警惕。

“李将军所言极是。我大唐与大隋接壤,边境线漫长,不得不防啊。”另一位大臣附和道。

李世民微微颔首,目光扫视着群臣:“大隋的崛起,对我大唐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不能盲目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当务之急,是加强边境防御,同时密切关注大隋的动向。”

“陛下圣明。”群臣齐声应道。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魏徵上前一步,说道:“陛下,臣以为,我们在加强防御的同时,也可与大隋展开外交周旋。派遣使者前往大隋,祝贺他们的胜利,探探他们的口风,或许能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李世民沉思片刻,点头道:“魏爱卿所言有理。此事就交由你去安排,务必挑选一位能言善辩、机智过人的使者。”

“臣遵旨。”魏徵领命退下。

随后,朝堂上又围绕着如何加强边境防御、发展国内经济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在一片凝重的氛围中,大唐开始为即将到来的风云变幻做着准备。

南宋的临安城,依旧是歌舞升平,繁华依旧。然而,大隋攻克岛国的消息传来,却如同一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打破了朝堂上的安逸。

宋高宗赵构坐在龙椅上,脸上满是忧虑之色。“这大隋,怎么突然就把岛国给拿下了?这对我们南宋,会有什么影响啊?”

“陛下,大隋此举,怕是会让天下局势发生大变。他们实力大增,我们南宋偏安一隅,恐怕处境会更加艰难。”丞相秦桧满脸谄媚地说道,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哼,秦桧,你就知道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大将岳飞忍不住出声反驳,“我大宋虽偏安江南,但也有百万雄师。大隋若敢来犯,我们定当拼死抵抗!”

“岳将军,话虽如此,但大隋如今风头正盛,我们还是要谨慎行事。”一位文官小心翼翼地说道。

朝堂上,主战派和主和派各执一词,争论得面红耳赤。赵构听得心烦意乱,他揉了揉太阳穴,说道:“都别吵了!朕看,还是先加强长江防线,同时派人去大隋探探虚实。”

“陛下英明。”群臣纷纷领命。

在这场争论中,南宋朝堂弥漫着一股忐忑不安的气氛。偏安一隅的他们,在大隋的强大压力下,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只能在加强防御与外交试探之间,寻求一丝生存的机会。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