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凌晨,天色还未完全放亮,大地一片寂静。贾长生的大军便已悄然出动。按照计划,李猛率领一支精锐部队佯装从东旭城的正面发起进攻,他们敲着战鼓,呐喊着向城门冲去,一时间,尘土飞扬,喊杀声震天。
东旭城的高句丽守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势惊醒,他们迅速登上城墙,准备迎战。城头上的弓箭手们张弓搭箭,对着下方的敌军射去,一时间箭如雨下。李猛的部队则举着盾牌,艰难地向前推进。而此时,贾长生亲自率领着主力部队,正沿着东旭城北侧的山林,悄然潜行。山林中荆棘丛生,道路崎岖,但士兵们都咬紧牙关,小心翼翼地前行,生怕发出一点声响。
在经过几个小时的艰难跋涉后,贾长生的主力部队终于抵达了东旭城的北侧。贾长生看着眼前的城墙,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他低声下令:“准备攻城!”
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将事先准备好的攻城器械推到城墙下。云梯一架架竖起,士兵们如潮水般向城墙上涌去。城头上的高句丽守军发现了他们,顿时慌乱起来,急忙抽调兵力来防守北侧。
就在这时,一直佯装进攻的李猛抓住时机,下令部队全力冲锋。他们顶着敌军的箭雨,迅速靠近城门,将事先准备好的攻城槌推了出来,一次次地撞击着城门。
东旭城的守军此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们既要防守北侧的云梯进攻,又要抵御正面的攻城槌攻击。城墙上的战斗异常激烈,双方士兵都在拼死搏杀。
贾长生站在阵前,密切关注着战场上的局势。他看到城墙上的高句丽守军开始出现混乱,知道时机已到。他抽出腰间的佩剑,高高举起,大声喊道:“将士们,冲啊!为了胜利,杀!”
随着贾长生的一声令下,士兵们的士气瞬间高涨到了顶点。他们如猛虎下山般,向着城墙上冲去。一时间,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
在贾长生部队的猛烈攻击下,东旭城的守军渐渐抵挡不住。城墙上的防线被一点点突破,贾长生的士兵们纷纷登上了城墙。
李猛看到城墙上的局势已经扭转,他更是一马当先,带领着士兵们奋力撞击城门。“轰”的一声巨响,城门终于被攻破。
“杀进去!”李猛大喊一声,带领着士兵们如潮水般涌入城中。贾长生也率领着后续部队,迅速跟进。
东旭城内,高句丽的守军还在做着最后的抵抗。他们与贾长生的部队展开了激烈的巷战。狭窄的街道上,到处都是厮杀的士兵,鲜血染红了地面。
贾长生深知巷战的残酷,他一边指挥着士兵们稳步推进,一边寻找着高句丽守军的指挥中心。他知道,只要拿下了敌军的指挥中枢,这场战斗就能迅速结束。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贾长生的部队终于找到了高句丽守军的指挥部。在一阵激烈的交火后,他们成功地消灭了守军的指挥官。
失去了指挥的高句丽守军顿时陷入了混乱,他们纷纷放下武器,投降了。贾长生站在东旭城的城头上,望着城中升起的袅袅炊烟,心中感慨万千。
这场战斗,从谋划到胜利,历经了无数的艰辛。但如今,东旭城已被他们攻克,这意味着他们在高句丽的战场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贾长生转身对身边的将领们说道:“传令下去,安抚城中百姓,不得扰民。同时,清点城中粮草和军备物资,做好统计。”
“遵命!”将领们纷纷领命而去。
随后,贾长生又命人将东旭城已被攻克的消息传回到后方,让后方的将士们也能分享这份胜利的喜悦。
在东旭城的百姓们的惶恐与期待中,贾长生的部队开始了城中的秩序恢复工作。士兵们帮助百姓们清理街道上的杂物和尸体,分发粮食和药品,逐渐赢得了百姓们的信任和支持。
而在高句丽的王都内,当东旭城被攻克的消息传来时,整个王宫都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高句丽王高元瘫坐在王座上,脸色苍白如纸。他怎么也没想到,贾长生的进攻会如此迅速,如此猛烈。
高元看着下方神色慌张的大臣们,怒吼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东旭城怎么会这么快就被攻破?你们不是说那是一座坚城吗?”
大臣们纷纷跪地,不敢言语。大对卢乙支文德硬着头皮说道:“陛下,贾长生此人诡计多端,此次他必定是采用了奇袭的战术。我们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必须尽快想办法应对。”
高元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如今还能有什么办法?我们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东旭城一失,其他城池也危在旦夕。”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跑进来,说道:“陛下,岛国使者求见。”
高元微微一愣,随后说道:“让他进来吧。”
安倍晴明走进王宫,看到王宫内一片慌乱的景象,心中暗自吃惊。他向高元行了一礼,说道:“陛下,听闻东旭城已被贾长生攻克,不知此事是否属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