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朝堂上的争论并没有就此结束。又有几位大臣相继提出了自己的推荐人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和考虑。一时间,朝堂上各执一词,争论得不可开交。
高元静静地听着众人的争论,他的目光在大臣们的脸上一一扫过,心中也在权衡着各种利弊。他深知,此次使者的选派关乎重大,一旦选错,可能会给高句丽带来严重的后果。过了许久,高元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他缓缓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说道:“诸位爱卿,此次使者的选派,关乎我高句丽的未来。你们的每一个建议,朕都认真考虑。经过深思熟虑,朕认为太学博士朴述熙确实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高元的话一出口,朝堂上顿时安静了下来。有些人面露惊讶之色,有些人则微微点头,表示认同。
高元继续说道:“朴述熙博士知识渊博,阅历丰富,且与[出使对象国家或势力]有一定的渊源。他能够以平和的心态与对方交流,同时又能坚定地维护我高句丽的利益。朕相信,他一定能够出色地完成此次出使任务。”
随后,高元又对朴述熙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和期望:“朴述熙,此次出使,你代表的是我高句丽的形象。你要牢记使命,不卑不亢,在与对方的交往中,既要展现出我高句丽的友好,又要坚守我高句丽的底线。遇到任何问题,都要及时向朕汇报。”
朴述熙连忙跪地谢恩:“王上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王上的信任和重托。臣必将以我高句丽的利益为重,在出使过程中谨慎行事,争取为我高句丽赢得良好的发展环境。”
朝会结束后,大臣们陆续散去。朴述熙的心中既充满了使命感,又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将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他回到家中,开始认真准备出使所需的各种资料,研究[出使对象国家或势力]的最新情况,为即将到来的出使之旅做着充分的准备。
而在高句丽的王都之外,百姓们也渐渐得知了选派使者的消息。他们对此次出使充满了期待,希望使者能够为高句丽带来和平与繁荣。在百姓们的心中,高句丽是他们的家园,他们渴望看到自己的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的作用,赢得更多的尊重和利益。
随着时间的推移,朴述熙出使的日子越来越近。整个高句丽都在为这次重要的外交活动而忙碌着。朴述熙在临行前,再次向高元辞行。高元亲自为他送行,并赐予他一把象征着权力和荣耀的宝剑,希望他能够在出使途中披荆斩棘,顺利完成任务。
终于,朴述熙带着高句丽王的嘱托和百姓们的期望,踏上了出使的征程。他带领着一支庞大的使团,浩浩荡荡地向着[出使目的地]进发。在他的身后,是高句丽那雄伟的山川和壮丽的土地,他知道,自己肩负着整个国家的未来。
此次使者的选派,虽然在朝会上经历了激烈的争论,但最终选定的朴述熙,无疑承载着高句丽的希望。他的出使之旅将会面临怎样的挑战和机遇?他又能否成功地完成使命,为高句丽带来新的发展契机?这一切,都将在未来的日子里逐渐揭晓。而高句丽,也将在这场外交风云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历史篇章。
在边境的营帐内,烛火摇曳,映照着贾长生那深邃而锐利的双眼。营帐中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又充满谋划的气息,贾长生端坐在主位上,手中轻轻敲击着桌面,思索着高句丽使者即将到来一事。
“报——”一名传令兵匆匆进入营帐,单膝跪地,“将军,据最新情报,高句丽的使者队伍已在三日路程之外,不日便将抵达我们的驻地。”
贾长生微微点头,示意传令兵退下。随后,他目光扫向营帐内一众将领,缓缓开口:“诸位,高句丽使者前来,看似是为了和平商议,实则背后恐怕另有图谋。但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这时,副将李猛站起身来,一脸疑惑地问道:“将军,这高句丽使者来就来呗,怎么还成了机会?咱们可不能被他们的表面功夫给骗了。”
贾长生微微一笑,说道:“李猛,你这话说得没错。不过,我们正好可以将计就计。他们以为派个使者来就能稳住我们,我们却要借此机会麻痹他们,然后给他们致命一击。”
营帐内的将领们纷纷露出好奇的神色,等待着贾长生进一步的解释。
贾长生站起身,走到营帐中央的地图前,手指在地图上的高句丽北部区域划动:“你们看,高句丽北部的这些城市,防御虽有,但并非坚不可摧。尤其是在他们将注意力都放在使者交涉上的时候,我们若能暗中集结兵力,出其不意地进攻,必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谋赵文则皱着眉头,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将军,此计虽妙,但我们如何才能确保在麻痹高句丽使者的同时,顺利集结兵力而不被他们察觉呢?毕竟,一旦他们有所警觉,我们的计划就可能功亏一篑。”
贾长生点了点头,认可赵文的担忧:“这正是我们需要仔细谋划的地方。首先,我们要在使者到来之前,装作对他们的意图一无所知,表现出一副愿意和平谈判的样子。在使者抵达后,我们要给予他们极高的礼遇,安排盛大的欢迎仪式,让他们觉得我们已经被他们的‘和平诚意’所打动。”
李猛挠了挠头,问道:“将军,就这么简单?这能行吗?”
贾长生笑着看向李猛:“当然不止如此。在欢迎使者的同时,我们要暗中调遣兵力。白天,让士兵们装作进行日常的军事训练,晚上则秘密向北部边境集结。为了避免引起高句丽的怀疑,我们每次调动的兵力不宜过多,分批进行,而且行动要绝对隐秘。”
赵文接着说道:“将军,这样的话,我们还需要一些人在边境制造假象,让高句丽的探子看到我们还是和往常一样,没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迹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