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60章 出击高句丽(2 / 2)三吃糖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双方都死伤惨重。但贾长生的士兵们士气高昂,他们在陈霸天和王猛的指挥下,前赴后继,毫不退缩。就在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时,赵勇率领着一支精锐小队,悄悄绕到了金三城的后方。他们利用事先准备好的绳索,爬上了城墙。

赵勇等人如神兵天降,迅速解决了城墙上的部分守军,然后打开了城门。陈霸天见状,立刻率领骑兵冲入城中。城中的高句丽守军顿时大乱,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困境。

经过一番激烈的巷战,贾长生的大军终于成功占领了金三城。朴成武在战斗中被杀,城中剩余的守军纷纷投降。

贾长生骑着高头大马,缓缓进入金三城。他看着城中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这座历经激战才拿下的城池,将成为他们在高句丽战场上的重要据点。

“传令下去,安抚城中百姓,不得骚扰。同时,派人打扫战场,清点物资。”贾长生对身边的士兵说道。

“是!”士兵领命而去。

金三城的胜利,为贾长生的大军在高句丽的征战中打开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而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向着高句丽的腹地进发,迎接更多的挑战。

在成功攻克金三城后,贾长生深知,想要在高句丽战场取得全面胜利,必须对北部剩下的十一座城池有详尽了解。于是,他再度点将,挑选出一批精锐且富有侦察经验的士兵,分别派往各城,探查虚实。

数日后,中军大帐内,贾长生端坐帅位,神色凝重而专注,等待着探查人员归来汇报。第一位走进帐内的是李虎,他风尘仆仆,单膝跪地,声音洪亮:“大帅,我已探查完黑水城的情况。”

贾长生目光炯炯,示意他起身详说。李虎站定,清了清嗓子:“黑水城位于一片沼泽地边缘,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城中守军约有三千人,由一名叫崔浩的将领统领。城防工事较为坚固,城墙虽不算高,但四周环绕着一条宽阔的护城河,河水颇深。城门处设有厚重的铁门,且有重兵把守。此外,我还发现,黑水城的粮草储备充足,至少能支撑半年之久。不过,城内的士兵士气似乎并不高涨,我听闻崔浩对待士兵极为严苛,时常打骂,导致士兵们心生不满。”

贾长生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问道:“周边地形对我们攻城作战有何影响?”

李虎回道:“黑水城周边的沼泽地对大部队行军极为不利,尤其是我们的骑兵,难以施展。但沼泽地的边缘有一条狭窄的小路,可容步兵通过,只是需要小心谨慎,以防陷入沼泽。”

贾长生听后,对黑水城的情况有了初步判断,挥手让李虎退下。紧接着,张豹进入大帐汇报云顶城的情报。

“大帅,云顶城地处高山之上,地势险峻,仅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可通城内。城中守军约两千五百人,将领是朴成勋。此城城墙高大厚实,城墙上设有众多瞭望塔和箭楼,防御十分严密。城内粮草储备尚可,能维持四个月左右。”张豹一口气说完,稍作停顿,接着道,“不过,我发现云顶城与周边城池的联系并不紧密,一旦被我们围困,很难得到及时支援。而且,由于长期处于高处,城内水源主要依赖于山间的泉水,若我们能切断其水源,或许能对城内守军造成不小的压力。”

贾长生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思索的光芒,对张豹的汇报表示认可。随后,又有几位探查人员陆续归来,汇报各自负责城池的情况。

周雄汇报铁城的情况时说:“大帅,铁城以坚固的城墙和精良的兵器闻名。城中守军约四千人,由韩勇将军统领。铁城的城墙是用巨石砌成,异常坚固,普通的攻城器械很难对其造成破坏。而且,城内兵工厂众多,兵器制造能力很强,士兵们的装备精良。不过,铁城的兵力分散在各个城门和重要据点,城内的机动兵力相对较少。”

当吴刚汇报完枫林城的情况后,贾长生陷入了长时间的沉思。枫林城的守军虽仅有两千人,但城中百姓尚武之风盛行,一旦开战,极有可能全民皆兵。且枫林城四周树林茂密,敌军可利用树林进行伏击和骚扰,给攻城作战带来极大困难。

待所有探查人员汇报完毕,贾长生站起身来,在帐内来回踱步。他的脑海中,十一座城池的情况如同清晰的地图般浮现。良久,他停下脚步,看向众人:“这十一座城池,各有特点,防御方式和兵力部署也不尽相同。但我们不能被这些困难吓倒,必须制定出针对性的攻城策略。”

副将王猛上前一步,说道:“大帅,依我之见,对于黑水城,我们可以先派小股部队佯攻正门,吸引敌军注意力,再派遣精锐步兵从沼泽地边缘的小路迂回包抄,出其不意。对于云顶城,切断其水源是关键,同时我们可以在山下设置防线,防止敌军突围和援军到来,待其水源枯竭,军心大乱时,再发动总攻。”

陈霸天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铁城城墙坚固,我们可以制造巨型投石车,集中力量攻击城门和城墙的薄弱点。同时,利用我们的骑兵在城外骚扰,分散敌军兵力,寻找攻城的机会。至于枫林城,我们可以先派出弓箭手清理树林中的伏兵,再用火攻烧毁部分树林,为攻城创造条件。”

贾长生认真听取了众人的建议,不时点头表示赞同。经过一番深入讨论,针对十一城的初步作战计划逐渐成型。

“好,就按照我们刚才讨论的方案,各部队回去加紧准备。记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对这些城池了解得越透彻,获胜的把握就越大。”贾长生目光坚定,扫视着帐内的每一位将领。

“遵命,大帅!”众人齐声高呼,声音中充满了斗志和决心。

随后的日子里,贾长生的大军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攻城准备。士兵们日夜操练,熟悉各种攻城战术;工匠们加班加点,制造和改进攻城器械;后勤部队则四处筹集粮草和物资,确保前线的供应。

而贾长生,每天都会仔细研究各城的情报,反复推敲作战计划,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深知,接下来的战斗将异常艰苦,但只要全军上下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攻克这十一座城池,在高句丽的土地上站稳脚跟。

在等待进攻的日子里,贾长生也没有放松对金三城的管理。他派遣得力将领负责城内的治安和防御,安抚百姓,恢复生产。金三城在他的治理下,逐渐稳定下来,成为了大军继续前进的坚实后盾。

终于,一切准备就绪,贾长生站在金三城的城楼上,望着远方的十一城,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他知道,一场更为激烈的战斗即将拉开帷幕,而他和他的大军,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迎接这场挑战。

回首看着手下所有人说道。

“兄弟们,咱们已经准备好了,可以继续进攻剩下的城市,都说说看,咱们接下来进攻哪里吧。”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