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17章 拙劣的模仿(1 / 2)狂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17章 拙劣的模仿

石头们不理解的事情有很多,麻木不仁的它们也不会对这些被称作“生命”的东西产生任何的情绪,只是在时间的尺度上静静地旁观着。

可亿万个孤寂的游魂,总归会有这么几个开窍……

在数亿年的变迁中,有几颗石头偶然之间“苏醒”了,它们瞥见了生命的神奇,当沙漠中的飞虫停留在石壁上、浑身鳞甲的蜥蜴钻过石洞,这些石头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细腻与柔软。

这些弱小而脆弱的生命短暂地让它们的时间停滞了,不知为何,它们竟对这些放弃一切的家伙产生了羡慕。

“我们能不能也像它们一样?”

石头并不理解生命是怎么做到的,只能采取最简单的办法——模仿。

刚开始,它们学着生命复制、生长,让自己的体型变得越来越大,它们并不愿意放弃那些它们本就拥有的东西,只是在岩石循环的作用下不断“膨胀”。

它们由几块变成了很多块,占据了沙漠中的一个区域,紧接着,又向天空中长去,让自己像那些生命一样长得越来越高。

可这似乎没有什么用。

石头们本来就很“多”、很“大”,这种无意义的生长,是它们本来就能做到的东西,除了造就一些从未有过的冲天石林奇观之外,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

阳光洒在石林上,沙漠中的风穿过石柱,在了数百万年后,这些麻木的石头终于幡然醒悟,它们的模仿方向好像错了。

生命的“壮大”只是一种表象,更深刻的内核其实在那脆弱的肉体中。

于是,石头们又开始模仿那些生命的躯体。

生命长成什么样子,它们就变成什么样子。

在长久的岩石循环中,石头们早就被自然塑造成了各种形态,它们只需要略微把这段被塑造的记忆调用出来,然后加以修缮,就能变成“清晰的模样”。

昆虫、蜥蜴、蛇、飞鸟、走兽……

它们开始对自身精雕细琢,尽力地模仿着生命的样貌。

雕刻师最需要的就是时间与经验,而石头们最不缺的就是时间,细节不对,就不断地完善,雕坏了,就换一块石头雕,在无数次“训练”下,这些石头成了最顶级的雕刻师,它们可以任意地改变自身的形状,可以让每个细节都栩栩如生,做到与真实生命毫无差别。

可即使做到这样,还是差了一点东西。

石头们一开始并不知道差了什么,仍在不断地根据生命的变化而修改着自己的雕刻,直到生命到达终结,那修改了无数次的雕塑也变成碎末。

它们终于明白了,生命是流动的……

从一个生命诞生之初开始,它就是柔软的,可变的,就像是天上的云彩一样,那所谓“由小到大”的生长变化也只是生命流动中的一部分表象。

这种动态的变化是石雕永远也无法比拟的,即便它们雕得再快,将每一个元素的接纳与逃逸都雕得清清楚楚,将每一次受力都模拟得分毫不差,也不能代替这种动态的变化。

当生命处于运动状态时,它们可以用高速的雕刻来复现这种运动,可它们终究只是石头,坚硬是它们的本质,必然无法像柔软的生命那样自由地活动。

即使做到极致,也只能缓慢颤动,但它们还是坚持下来了,慢慢地将生命的历程完整度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